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吻合口瘘是食管胃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38.1%~53%。吻合口瘘多发生于术后2~7d,常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加上食管疾病患者营养状态差,极易引起循环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肠内营养的使用,患者死亡率呈明显下  相似文献   

2.
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发生吻合口瘘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经过凶险、常威胁病人的生命,虽积极采取各种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达33%—66%。近5年来我们采用三管法连续治愈4例,谈一点我们粗浅体会。 1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在45—65岁,平均57岁,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术后5—11天,平均8天。术式:胃腔内食管胃吻合1例,端侧上套式吻合2例,端端吻合1例。表现为突然胸痛,呼吸急速,脉搏快,体温38.5—39.5℃等中毒症状。胸部X线透视和拍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吻合口瘘的防治梁耀飞,张连国,李泉华,刘振波(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口瘘;预防;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77年1月~1994年12月共计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6...  相似文献   

4.
1990~1996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用国产GFⅠ型消化道吻合器吻合,共发生吻合口瘘10例,均为早中期瘘,经再次进胸行吻合口重建术,9例治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50~70岁。10例胸内吻合口瘘,其中弓上吻合口瘘6例,弓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早期瘘6例,发生于术后3天以内,中期瘘4例发生于术后6~14天。瘘的治疗及效果:6例开胸后再次游离胃及胸段食管,行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4例开胸后直接行瘘口修补术,其中1例原瘘口修补术后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共行胸上中段食管癌切除术颈部食管胃吻合术101例,发生吻合口瘘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1例食管癌切除术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共发生11例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10.9%,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胃肠道维持营养,伤口敞开引流是治疗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的正确认识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1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治过程,延迟拔胃管,持续胃肠减压,积极肠内肠外营养,控制感染可提高治愈率。结果:11例均保守治疗康复出院,3个月后造影复查吻合口通畅无明显狭窄。胸部CT检查吻合口区形态良好,无包裹性积液,局部肺内无感染灶。结论:积极正确认识及处理吻合口瘘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困难,内科保守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我们自2001年~2005年对26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放置空肠营养管、胃减压管、脓腔引流管后对症处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4年 2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采用多种保守方法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5 3~ 75岁 ,平均6 7.2岁 ,均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患者。其中弓上吻合 2例 ,弓下吻合 6例 ;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 2~ 11d。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胸腔引流管引出咖啡色液体及口服美蓝溶液后胸腔引流管引出或胸腔穿刺抽出蓝色脓液。1.2. 治疗方法 除 2例患者行单纯胸腔冲洗治疗外 ,其他 6例患者均在X线电视监视下行镍钛热记忆合金带膜支架置入术。如果位置适当 ,带膜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9.
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且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原因复杂,术前预防措施的恰当实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是降低吻合口瘘病死率的关键.充分通畅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是治疗吻合口瘘的基础.食管内支架植入、生物蛋白胶及钛夹的应用为治疗吻合口瘘提供了新的方法,尤其是可降解支架的使用对于吻合口瘘的愈合有较高的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黄育红 《吉林医学》2011,(5):983-98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8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及肠外营养支持组。肠外营养组术后每天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肠内营养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明显低于PN组的38.89%。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吻合口瘘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或颈部吻合术278例,术后确诊胃食管吻合口瘘12例。总结患者诊治经过,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3%(12/278),其中,胸内瘘占3.9%(10/257),颈部吻合口瘘占9.5%(2/21)。保守治疗11例,10例治愈,治愈率为91.0%(10/11),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二次手术1例,最后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完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能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将气囊尿管应用于有较大伤口的肠外瘘病人的肠内营养,以达到减少肠液及营养液外漏,同时又可有效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用16-18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气囊尿管前端涂石蜡油,从远端肠管瘘口处插入肠道,然后在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或空气,注毕,用胶布将气囊尿管固定在腹壁上,局部伤口覆盖。结果外漏的肠液营养液明显减少,病人营养状况好转,确定性手术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14.
陈溉  姚健  官禹 《西部医学》2009,21(6):918-919,92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5.
张伟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8):665-666,718
目的:探讨覆膜内支架在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作用。方法:在电视透视下对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进行覆膜内支架置入。支架设计成双喇叭状,并上下两端超出瘘口至少3cm。结果:全部病例均置入成功,术后恢复正常进食。结论:覆膜内支架置入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新天  佟倜 《吉林医学》2007,28(3):304-305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食管、贲门癌术后5年内吻合口瘘病人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人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3~13d,病情多较危重,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包括积极手术介入可明显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郭定刚  陈福春  林加宝 《浙江医学》2005,27(5):332-333,339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胃切除术后病人179例随机分为EN组(90例)、肠外营养(PN)组(89例),进行等热量、等氮量(单位体重)营养支持,EN组经空肠造口管于术后第2天开始滴注能全力,PN组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于术后第1天开始滴注全营养混合液,7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状态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2A、尿素氮水平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均P<0.05)、营养支持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胃切除术后早期EN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胆汁淤积,降低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期经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25例(TPN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23例(EN组)。观察两组治疗期间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疾病恢复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周后,EN组和TPN组c一反应蛋白水平、ApacheU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N组和TPN组治疗第2天和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N组出现感染7例,腹泻6例,四肢血栓1例。EN组出现感染1例,腹泻1例。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可靠、有效,能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艮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in)早期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胃切除患者75例,肠内添加Gin的肠内营养组(EN-Gin组)、静脉添加Gin的肠内营养组[EN-Gin(d)组1及标准肠内营养组(EN组)各25例。均于术前1d及术后1、7、12d测定肠黏膜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术后7、12d,与EN组比较,EN-Gin(d)组和EN-Gin组DAO、TNF-α(水平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AB)、前清蛋白(TF)、IgG、IgA水平及CD4+/CD8+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3-Gin(d)组与EN-Gin组各时点DAO、TNF-α、ALB、TAB、TF、IgG、IgA水平及L/M、CD4。/CD8+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谷氨酰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增强全胃切除患者的免疫力和营养状况,有利于快速修复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有助干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凹顾性分析11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对象营养方式小同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混合营养组。另外选择单纯经口进食供能的患者30例为埘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肝功能、。肾功能、总白蛋白、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肠内营养组、肠外荷养组、混合营养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TLC、CD4、CD4/CD8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冠著升高(P均〈0.05)。肠内营养和混合喂养患者IgG治疗后较治疗前湿著升高(P〈0.05),肠内营养组和混合喂养组治疗后IgG水平也够著高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预防重要脏器的损伤,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而肠内营养及混合营养在体液免疫方而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