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抢救是中医医院的前沿阵地,急诊抢救工作的优劣关系到医院形象的好坏,关系到中医医院效益的提升,关系到中医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建立有效的急诊抢救运行机制,坚持急诊抢救工作五个到位,以推动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急诊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院前抢救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现场急救的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员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由王崇一、李矢禾同志主编的《现代医德讲座》一书,已由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共15讲24万字。1~6讲,主要论述了医德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医德的形成与发展;医德的概念与范畴;医德规范与医德修养及社会主义的医患关系。7~15讲则论述了在急诊抢救、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医学康复、技术开发、医院改革等工作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阅毕全书,受益非浅。《现代医德讲座》一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8-2003年急救中心急诊抢救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医院,急救中心担负着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急诊抢救工作,为深入了解我院急救中心急诊抢救情况,现做以下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危重病人抢救统计是医疗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抢救工作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标志,它不仅可以了解医护人员在抓抢救时机是否及时,诊断是否正确,抢救措施是否得力有效,并且还可以分析研究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措施,为加强急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结台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抢救组织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前关于急诊管理的探讨已有报导,但从群体抢救的全过程来探讨组织管理的,却还不多见。我们在历经了多次抢救实践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一、了解群体伤员抢救工作各阶段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要成功实施抢救工作,必须掌握4个阶段的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所插管的216例病例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急诊危重病员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性别、病种、抢救方式、滞留时间及转归。[结果]抢救病人病种以创伤、呼吸、神经、心源性疾病为主;多发伤病员急诊停滞时间最长,刀刺伤病员有最高的抢救后死亡率。[结论]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应有重点的对创伤、呼吸衰竭或卒中等急诊常见危重患者的诊治制定出更为适用的抢救流程,使危重病员得到更好的救治。  相似文献   

8.
护士在创建急诊绿色通道中的管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焕 《医疗装备》2008,21(2):27-27
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急诊科从2006年1月成立急诊绿色通道,由于不断加强绿色通道护理系统的建设及管理,有力的配合了各项抢救工作。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危重患者32例,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加强抢救室管理提高急救水平江萍(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246003)急诊抢救工作是医疗工作一个关键环节,集中反映了整个医院的医疗和管理水平。近5年来(1989-1993年)我院急诊抢救了6437人次,死亡257人次,平均年抢救成功率为96%,这是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诊成批伤意外伤害伤员急诊抢救的经验。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批195例成批伤抢救中的组织与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健全急诊成批伤的抢救的组织系统,完善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工作的应急预案。制订急诊抢救流程;合理分工,加强对急诊护士的急诊技能的培训。结果急诊抢救32批195人次成批伤病人,除2人院前死亡、3人在ICU抢救2天后死亡外,其余190人均抢救成功。结论对成批伤的抢救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快速反应的护理队伍;同时要加强各环节管理,保障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才能避免抢救工作中的忙乱,提高成批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一个医院对急危重症病患的抢救水平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成功的抢救,既需要良好的技术能力,又需要高效能的组织协调。特别是对一个没有ICU病房,临床仅设内、外科急诊值班的小医院而言,在抢救工作中,医疗行政干预的介入,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坚持遇有重大医疗抢救,医疗行政管理人员亲自到场指挥,在抢救工作中实施合理的行政干预,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 ,急诊是门诊的窗口 ,所以急诊是窗口的窗口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它离不开高超的医术、先进的医疗设备 ,但也离不开我们护理人员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和有力的护理措施。现就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作如下探讨。1 熟练掌握急诊抢救工作的特点1.1 随机性强 需要来就诊进行抢救的患者何时来 ?来多少 ?伤情如何 ?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 ,要求急诊护士随时坚守岗位 ,做好一切应急的准备 ,随时待命。1 2 应急性强 急诊护理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决定患者的生与死的能动性工作 ,要求护士思…  相似文献   

13.
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院1983年~2001年急诊抢救资料统计表明:抢救人次由1983年的285人,增加到2001年的1980人;抢救病种逐年增多,抢救成功率在80%~95%;重危病人增多,意外事故增多。2001年意外事故占抢救人次30.98%,意外事故死亡率达27.7%。急救病人在数量增加的同时病情的危重程度也增加了,尤其是多发伤、复合伤病人病情凶险,稍一耽搁就会失去抢救时机,必须提高抢救工作效率。抢救工作中,护士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护士是抢救者、协调者、组织者。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抢救工作效率。本文从急救护理管理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急救工作效率。1.提高急救护士整体…  相似文献   

14.
射阳县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2004年全年统计日平均急诊382人次,最多一天曾高达600多人次,其中需抢救的危重患者约占8·5%。急诊室是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是急诊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任务,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为从根本上保证抢救工作质量,我们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按照质量形成的基本规律,现对急诊抢救质量控制作以下探讨。1抓好人的管理,以全面带动要素质量急诊室的抢救工作效率和质量,是由人、医疗技术、药品物资、仪器设备和时间5要素决定的。但在5要素中,人是起主要作用的,抓好人这个要素,提高…  相似文献   

15.
沈丽芬 《现代保健》2010,(36):130-131
洗胃是将大量溶液通过洗胃管灌入胃腔反复冲洗的技术。尽快彻底地清除胃内容物是抢救的关键措施之一。担负急诊抢救工作的护士应熟练掌握洗胃技术,并能及时解决洗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急诊护士在洗胃时若操作不当,可使患者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李红花 《中国保健》2009,(18):787-787
目前有机磷农药种类繁多,使用广泛。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成为基层医院常见急诊之一。其病情变化迅速紧急,及时正确地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化学工业的毒尘危害,化学物品的易燃。易爆,是整个工业体系中产生意外事故最为突出的。化学性群体中毒、群体烧伤的抢救又是临床急诊医疗中比例较大的部分。怎样做好临床急救处理和现场抢救工作,要注意在抢救前、抢救中和抢救后着重做好哪些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去减少事故对人民生命  相似文献   

18.
急救中心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相关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诊医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新兴跨专业学科,急救中心建设和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急诊抢救的对象大多是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医疗市场的竞争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日趋势激烈……这一切,都对急救中心的管理者,尤其是主要核心领导——急救中心主任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面且这种要求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高。本文就此问题浅谈几点拙见供大家探讨。1 基本素质1.1 爱岗敬业医德好 就整个社会分工来讲,医疗职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就医学专业分科来说,急诊专业地位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就是急诊学科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并没有被大家所认识。加之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作为其学科和专业实体的急救中心和急诊科室大多处于发展初期的艰苦创业阶段,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都相对较差较苦较低。所以淡泊名利,大公无私对于急救中心主任来讲非常重要,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对急诊分诊护士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作为一种职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医学从理论到结构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急诊分诊作为急诊的一个亚专业,对急诊分诊护士也有了新的要求,分诊护士能准确的判断病人的病情,合理的分诊为进行早期抢救、组织协调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使急诊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减少了患者因会诊、检查耽误时问而延误治疗[1].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适应人群对医院急救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急诊抢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全国大中城市医院相继建立了急诊科。但由于各自条件不同,多数仍处于原有急诊室水平,其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技术水平,抢救手段等均不能满足广大急救病人的需求。尤其在急诊高峰期,一线值班人员不足,年资普遍偏低,临床经验不足,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