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方法常规对4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400例患者共检出2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占同期良性甲状腺肿瘤的5.25%,临床无特异表现,镜下肿瘤组织学结构由乳头状突起和细胞核的特殊形态为其特点。免疫组化:EMA+,TG+,CK19+,VIM+。结论免疫组化检查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提示或可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块实性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有微小钙化;血流分布以内部丰富血流为主)共41例;对B超提示和可疑病例均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确诊31例;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57例;58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分辨率超声、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低侵袭性,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就诊甲状腺肿瘤患者80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记录超声诊断出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及其它类型肿瘤患者的例数,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诊断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d≤1cm)20例,其它类型肿瘤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彩超结果为:患者甲状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实性不均匀回声、周围无声晕,可见微小钙化、血流紊乱。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表现是:结节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可见砂粒体,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结构。两种诊断方法结果比较,诊断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最大流速峰值与阻力指数分别为(25.89±10.56)cm/s 和(0.67±0.23),均较良性肿瘤明显增加,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重要指标是:粗糙毛刺状结节、结节内部微小钙化灶、结节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余鹏飞 《右江医学》2007,35(5):536-53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常规对3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30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6例,检出率为5.3%,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透明)细胞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在外检时细致、系统地多取材,仔细阅片,以免造成漏诊,引起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方法、漏诊原因和治疗方式,从而在临床上能更准确诊断和及时地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7年10月~2007年10月行手术治疗1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48例。结果: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48例病例随访1~10年,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因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结论:术前、术中运用多种手段准确地诊断甲状腺结节合并乳头状微小癌,确定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及时治疗疾病,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牟焕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54-154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3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1:4,28例为单发癌结节。无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多数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术后偶然发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预后较好,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达到早期发现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临床早期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出甲状腺肿瘤患者5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7例,甲状腺腺瘤35例。结果超声图像可清晰显示甲状腺肿瘤的形态及内部回声,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不同性质的甲状腺肿瘤的包膜、后方衰减、肿瘤周围声晕及内部微小钙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增强超声医师诊断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K19)、间皮细胞(MC)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的表达情况,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联合应用Galectin-3、CK19、MC及TPO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多灶病例占33.3%(16/48);颈部淋巴结清扫病例的颈淋巴结转移率27%(6/22)。脉管浸润(大多数为淋巴管浸润),腺叶切除或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手术方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部清扫,预后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通过病理组织的巨检和镜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分析其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甲状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73例乳头状癌的术前超声表现,病灶大小、回声、边界、钙化、内部的血流、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伴随疾病等.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年龄平均46.7岁,男女比例为1∶5.41;173例共203个癌灶,乳头状癌灶与微小乳头状癌灶低回声、边界不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前者在血流丰富程度、微小钙化出现率、术前超声诊断率方面均高于后者(P值分别为<0.01、<0.05、<0.01);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多灶性33.53%(58/173),其中乳头状癌与微小乳头状癌多灶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后者(P<0.01);微小乳头状癌不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术前诊断率较合并其他疾病者高(P<0.05),乳头状癌有无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对诊断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综合考虑甲状腺结节直径大小、边界、回声、微小钙化、颈淋巴结转移、结节内血流及伴随疾病等指标能更好地诊断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9月期间行甲状腺手术治疗诊断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病理学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与周围界限不清,无明显包膜,部分组织伴有钙化,有沙砾感。组织病理学特征: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含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枝乳头,可有核毛玻璃样,核沟,核内包涵体,沙砾体,纤维化间质。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标本,取材时应书页状剖开,仔细观察,发现可疑病灶,提高微小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以圆形或类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部分可见钙化,多数结节边界不清,无包膜,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76%(32/42).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3.8%(31/42).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有其特征性,其边界不清,无包膜,低回声及微小钙化是诊断要点,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以圆形或类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部分可见钙化,多数结节边界不清,无包膜,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76%(32/42).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3.8%(31/42).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有其特征性,其边界不清,无包膜,低回声及微小钙化是诊断要点,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与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方法以及与病理对照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通过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共40例,对其超声诊断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 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提示为PTMC共34例,疑似共5例,漏诊1例.34例超声检查确诊为PTMC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低回声或等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无囊性变化、部分存在微小钙化等.结论 采取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检查,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且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效果。方法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3例,均行石蜡病理检查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石蜡标本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准确率、漏诊率和延迟诊断率。结果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15%,误诊率为2.74%,延迟诊断率为4.11%,延迟确诊因素主要为取材不当和冰冻切片固定及染色不当。结论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准确率较高,但仍有延迟诊断及误诊,其诊断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一般情况下不难,但微小乳头状癌作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有时容易被忽视,常于其他原因切除甲状腺和尸检中偶然发现,以下结合我院1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边界不清,灰白色,质中等,直径约为0.2~1.0 cm,癌组织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支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核、核内胞浆假包涵体、核沟,纤维间质反应及砂粒体。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多取材、多切片,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防止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12.5%),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例(12.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多见于女性;常与甲状腺良性疾病共存;诊断主要根据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必要时结合巨检和免疫组化特点;肿瘤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微小癌8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瘤直径≤1cm为甲状腺微小癌(TMC),TMC的组织学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又称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其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常伴发其它甲状腺病变,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TMC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理特征和诊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评估全甲状腺切除+预防性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中心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4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术后病理证实对侧微小癌32例(6.63%)。证实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63例(33.75%)。单侧多发癌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单侧单发病灶(分别为49.24%、3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7,P<0.05)。单发病灶中,微小癌和直径大于1 cm的乳头状癌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上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966,P>0.05)。多发病灶中,微小癌和合并有微小癌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癌灶直径均大于1cm的病例,全为微小癌的病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合并有微小癌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6,P<0.05)。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13.87%;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0.62%;短暂性饮水呛咳发生率3.73%,无永久性饮水呛咳的病例。喉返神经短暂性麻痹发生率3.1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易早期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全甲状腺切除+预防性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