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培哚普利组和卡托普利组。结果两组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效果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卡托普利组偶测血压效果低于培哚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培哚普利组,服药依从性差于培哚普利组(均P〈0.05)。结论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卡托普利,而不良反应低于卡托普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艺  姜蕾 《中国医药》2008,3(12):755-75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百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各33例,2组分别口服替米沙坦80mg和培哚普利4mg,均1次/d,疗程共8周。结果①治疗8周后,替米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72.7%,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68.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替米沙坦组11.4%和12.3%,培哚普利组8.9%和11.1%,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替米沙坦组为3.2%,培哚普利组为1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国产缬沙坦(缬克)与进口培哚普利(雅施达)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费用。方法:7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口服国产缬沙坦80 mg.d-1或进口培哚普利4 mg.d-1,4周末诊室坐位舒张压≥90 mmHg者剂量分别加倍至160 mg.d-1和8 mg.d-1,继续服用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参数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缬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80.6%(P>0.05),缬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3.4 mmHg和11.7 mmHg,培哚普利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2.8 mmHg和12.1 mmHg,(P>0.05)。缬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每月人均治疗费用分别为105元和124元。结论:国产缬沙坦与进口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没有差别,但国产缬沙坦成本更低,服药依从性及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给予培哚普利吲哒帕胺片1片(培哚普利2 mg,吲哒帕胺0.625 mg),qd,对照组52例给予培哚普利片4 mg,q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临床疗效,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总有效率8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和DS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提高血压达标率,降压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乐卡地平与培哚普利小剂量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A组)和单用乐卡地平组(B组)和单用培哚普利组(C组)。A组服用培哚普利2 mg·d^-1+乐卡地平5 mg·d^-1;B组服用乐卡地平10 mg·d^-1;C组服用培哚普利4 mg·d^-1。分别观察三组治疗后4、8、12周后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第4周开始,血压达标率及血压下降幅度均优于单药治疗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4例,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乐卡地平组7例,培哚普利组19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乐卡地平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降压幅度和降压速度、提高降压有效率,两药小剂量联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心内科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偶测血压有效率、24h动态血压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偶测血压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患者24h动态血压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64%(P<0.05);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培哚普利组患者(P<0.05)。结论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卡多普利组,更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各60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 0例 ,随机分为 2组。培哚普利组 60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0±s 15a) ,采用培哚普利 4~ 8mg ,po ,qd× 4wk ;卡托普利组 60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0± 14a) ,采用卡托普利 12 .5~ 2 5mg ,po ,tid× 4wk。每组 16例进行了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为92 % ,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为 78% ,2组差异不显著(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培哚普利组 12 % ,卡托普利组 2 8% (P <0 .0 5) ,均轻微。结论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中度高血压病疗效均较好 ,培哚普利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培哚普利片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白琦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74-75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替米沙坦40~80mg,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4~8mg,均1次/d,疗程共8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服药8周后替米沙坦和培哚普利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5.7%(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与培哚普利联合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即比索洛尔组、培哚普利组和比索洛尔联合培哚普利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pro-bnp水平,观察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比索洛尔组(80.0%)和培哚普利组(77.5%),P<0.05,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比索洛尔组和培哚普利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联合用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pro-bnp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腹水的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中西医结合治疗(A组)和单纯西医治疗(B组);A组40例除常规对症治疗,另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滋养肝肾中药方剂;B组4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A组总有效率85.0%高于B组75.0%(χ^2=3.86,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312,t=2.247,t=2.801,t=2.847,P〈0.05~0.01);A、B组治疗后TBA、ALT、PTA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812,t=2.247,t=2.301,P〈0.05~0.01);A组腹水消退后稳定时间(45.26±6.38)d明显优于B组(31.76±6.58)d(t=2.314,P〈0.05);A组1个月、2个月、6个月内复发低于B组(χ^2=3.89,χ^2=3.96,χ^2=4.01,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降低门脉高压,使腹水消退。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通过去肾脏交感神经术对犬高血压的治疗,探讨高血压病与交感神经兴奋及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18只杂种狗随机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8)两组,干预组为高血压造模组,两组实验动物都接受去肾脏交感神经术。观察的主要指标是平均动脉血压(MAP)的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4, 10周监测MAP,在造模前、造模后和术后检测内皮素-1(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等指标,同时在术后2、4、10周检测干预组血管紧张素II(AngII)指标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来探讨高血压病与交感神经兴奋及内皮功能的关系。结果 在干预组,造模后MAP、ET-1、CGRP都较造模前显著改变(P<0.001);在去神经术后,MAP、 ET-1、CGRP、AngII等指标都较术前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高血压病的发生、维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交感神经兴奋,同时在其进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内皮功能受损,去肾脏交感神经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导致显著和持久的血压下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袁海鹏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74-1475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胆道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4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麻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各32例,观察两组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结果 两组麻醉后2h、术后1d、3d与麻醉前比较,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全麻组术后5d与麻醉前比较,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d、3d、5d,全麻组与硬麻组比较,CD3+、CD4+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d,全麻组与硬麻组比较,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麻醉对胆道手术患者免疫功能有一过性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全身麻醉较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姚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36-133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35例和单纯西医治疗组(B组)35例;观察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ηbL)、全血高切黏度(ηbH))、纤维蛋白原(Fg)、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蛋白(Up)、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残余肾功能指数(RRFI)的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31例(88.5%)明显高于B组23例(65.7%)(x2=3.98,P〈0 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尿蛋白、BUN、Scr、CCr、RR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1,t=2.223,t=2.324,t=2.375,t=2.371,t=2.265,t=2.415, t=2.771,P均〈0.05);两组治疗后尿蛋白、BUN、Scr、CCr、RR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1,t=2.378,t=2.411,t=2.378,t=2.391,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高血压肾病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姚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70-1072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PB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B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200—250mg/次,3次/d;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76.0%(19/25)高于B组的60.0%(15/25)(χ^2=3.87,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χ^2=3.87—6.89,t=2.214—2.517,P〈0.05—0.01),A组改善情况较B组更明显(χ^2=3.88—4.12,t=2.284—2.418,均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PB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并远处转移患者接受131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DTC术后患者,根据DTC转移部位给予一次和分次治疗,总去除剂量为(370~740)×10^7Bq,间隔时间为4个月.结果 50例DTC术后患者中,35例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成功(70.0%);转移癌18例中,治愈6例(33.3%),有效8例(44.4%),无效4例(22.2%);甲状腺转移患者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甲状腺转移(t=2.715,P〈0.01),治疗后明显下降(t=2.844,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DD8+、CD4+/CD8+含量[(26.5±4.7)%、(39.4±5.7)%、(0.6±0.4)%]均低于治疗前[(38.3±5.6)%、(29.8±6.9)%、(1.4 ±0.5)%](t=2.345,t=2.244,t=2.451,均P〈0.05).结论 DTC术后131Ⅰ治疗可以有效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治疗转移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高血压病史需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右美托咪啶组(n=20),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第1、3、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同时刻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以很好地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行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10 d;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临床表现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B组的72.0%(P〈0.05);两组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和睡眠满意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A组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的恢复时间和治疗天数均少于B组(均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住院单双号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每天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50/100μg;对照组每天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每次100μg。所有病例分别于治疗后4、12周后,观察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肺活量25%的瞬时流速(V75)、肺活量50%的瞬时流速(V50)、肺活量75%的瞬时流速(V25)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43例(86.0%)高于对照组的28例(56.5%)(χ^2=3.987,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儿FEV1和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升高(χ^2=4.01、4.21、4.31、4.08,均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31、2.41,均P〉0.05);两组治疗12周后V75、V50、V25分别达到了预计值的90%以上,两组治疗后V75、V50、V25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χ^2=4.285、4.234、4.311、4.278,均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宋月霞  王希柱  钟雪莲 《中国药房》2007,18(20):1572-1574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限盐、低钠饮食、适当锻炼、减轻体重、口服利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非洛地平5mg,1次.d-1,治疗8wk。观察血浆生长素水平(Ghrelin)、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Ghrelin水平、NO、FM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ET-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以上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同时可提高血浆生长素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