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建新 《眼科新进展》1996,16(4):250-252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广西江滨医院黄建新综述老年性黄斑变性(SMD)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八MD)。是危及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黄斑部病变。在欧美国家。**D已成为的岁以上人群低视力及致盲的主要原因据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估计,每年大约有10万人患SMD...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黄斑变性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黄斑变性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胡桃舫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200065)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dRelatdMacularDegeneration,ARMD)是老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常见原因之一〔1〕。随着不断深入的...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23例,男20例(25眼),女3例(3眼),双眼5例,单眼18例,共28眼,年龄49-90岁。15例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8例未作造影,但眼底有典型改变。19例(22眼)为活动期,4例(6眼)为瘢痕期。随访16例,时间1-20年,活动期12例(13眼),瘢痕期4例(6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随访观察非常重要。(13眼),瘢痕期4例(6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撕裂是一种少见的眼底黄斑疾病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和老年性黄斑变性行视网膜光凝术中或术后,也可以自发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例。我们最近遇到一例老年性黄斑变性伴自发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宋旭东  丁宁 《眼科》2010,19(2):73-75
老年人往往同时罹患老年性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两种眼病,长期以来对于白内障手术是否影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情一直存在争议。先前的报道多认为白内障手术加快了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进展,而近年的报道多认为白内障手术并未加快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进展,反而更多地改善了患者的视觉功能,这与白内障手术的进步和超声乳化技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跟科,2010,19:73-75)  相似文献   

6.
报告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23例,男20例(25眼),女3例(3眼),双眼5例,单眼18例,共28眼。年龄49-90岁。15例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8例未作造影,但眼底有典型改变。19例(22眼)为活动期,4例(6眼)为瘢痕期。随访16例,时间1-20年,活动期12例(13眼),瘢痕期4例(6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随访观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当前社会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有一定效果,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型易与弥漫性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脉络膜下积血等疾病混淆。笔者曾遇一例将老年性黄斑变性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凉血化瘀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CNV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表达的关系。方法:以32例38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44例73眼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及50例健康人为观察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的表达,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予凉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CR3的表达。结果: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CCR3表达和健康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CR3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CNV的形成可能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或嗜酸性粒细胞表面CCR3的高表达有关,而凉血化瘀法能有效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CNV,却与CCR3表达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白建伟,惠延年,蔡用舒,肖庆珊老年性黄斑变性(SM)是主要致盲眼底病之一.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则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膜的特征.将我院1983—1994年内38例SMD...  相似文献   

10.
黄斑中心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通常规后预后较差。根据黄斑光凝研究组(MPS)的随机对照治疗观察,视网膜光凝对某些黄斑中心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尤其是复发膜有一定疗效,但视力不可避负地下降。因此作们探索应用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技术切除黄斑中心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共切除或分离了92眼的CNV,其中病因为老年性黄斑变性42眼,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35眼,其它病因5眼。通过短期随访观察,由老年性黄斑变性引起的黄斑中心CNV48例中12例视力明显提高(以提高二行或二行以上为标准);病因为组织胞浆菌病综合征31例中14例视力明显提高;其它病因5例中2例视力明显提高。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技术切除CNV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为研究CNV提供了机会,并为许多黄斑疾病无法恢复视功能提供了手术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又称地图样变性,是导致发达国家老年人中心性失明的重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多种原因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尽管目前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可以通过抗VEGF治疗得到较好疗效,但是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因为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成为眼科领域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导致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近年来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抗氧化治疗,减少视网膜玻璃膜疣的形成,抑制补体系统及免疫抑制治疗,减少视网膜毒性产物堆积及改善脉络膜灌注,新的措施包括干细胞治疗及基因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治疗手段有限。本文主要就遗传因素、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和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对此病邓以介绍。想念随着研究的深入,会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最终可预防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放射线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剂量放射线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能有效地使脉络膜新生血管萎缩,减少渗出了出血,防止黄斑变性的发展和视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由天津市眼科医院陈松教授主编,全国著名眼底病专家中南大学聂爱光教授和北京同仁医院王光璐教授主审,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作序,全国多所医疗机构60余位眼底病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共同编写的《现代老年性黄斑变性基础与临床研究》一书近期由天津市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生理,包括黄斑解剖生理,黄斑区的微循环,组织病理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第二章: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与发病机理,包括病因学,慢性光损伤,氧化应激,流行病学,免疫学,基因研究以及相关因子等;第三章: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特征,包括黄斑玻璃膜疣,地图状萎缩,渗出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第四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检查,包括视功能检查,光学、声像学、电生理检查和眼底造影检查;第五章: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介绍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剂量放射线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能有效地使脉络膜新生血管萎缩,减少渗出和出血,防止黄斑变性的发展和视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1):51-51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在l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委托,我们将对近年来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治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编辑出版《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和基础研究》一书,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图文并茂,主要介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分型、视功能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药物治疗、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 中药治疗以补气健脾为主,干性型(萎缩性)佐以软坚散结、清肝明目,湿性型(渗出性)佐以活血止血、渗湿利水,西药治疗主要是维生素C、维生紊E、锌剂、曲克芦丁口服。结果94眼中,好转56眼,无变化31眼,恶化7眼。好转率达59.6%,治疗前后盲目率对比:治疗后盲目率明显下降。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具有标本兼治作用,对延缓或减少盲目的发生乃至治愈该病具有一定疗效,是治疗该病的一个途径,值得临床探索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FM100-色调试验仪及Goldmann-Weeker暗适应仪,对伴有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进行了黄斑阈值、色调分辨力及暗适应检查。结果显示,晶体混浊及正常的AMD患者、除黄斑绿光阈值外,黄斑光阈值、色调分辨力及暗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提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可能不是引起AMD视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叶黄素血浆浓度与老年性黄斑变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浆叶黄素浓度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42例,平均年龄69.2岁。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志愿者20例。对研究对象行视力、眼前段的检查,眼底照像的检查,同时询问吸烟史、饮酒史及心血管病史。对研究对象的饮食摄入进行询问,估计叶黄素的大致摄入量。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中胆固醇含量,利用高效液相分析仪检测了血中叶黄素的含量。结果比较AMD患者与无AMD人群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及血浆胆固醇含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血浆叶黄素浓度,AMD组为1.73mg/L,无AMD组为3.12mg/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黄素作为一种黄斑色素,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眼科新进展》2004,24(6):434-434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受天津科技出版社的委托,我们将把近年来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治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编辑出版《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和基础研究》一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图文并茂,主要介绍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分型、视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