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脾动脉栓塞术(SAE)和高危脾切除术的分析,探讨了术前行SAE对脾切除术的有利因素,同时结合我院的3例临床病例,发现术前行SAE有以下特点:①术前SAE可以阻断脾脏的主要血流,使脾脏的体积有所缩小而有利于手术。②术前SAE阻断脾脏血流后,可使术中折出血量减少,有利于脾脏切除术中粘连的分离与结扎,减少了术后的出血及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③SAE自身具有治疗脾大及脾亢的作用,但长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脾动脉栓塞术(SAE)和高危脾切除术的分析,探讨了术前行SAE对脾切除术的有利因素,同时结合我院的3例临床病例,发现术前行SAE有以下特点:①术前SAE可以阻断脾脏的主要血流,使脾脏的体积有所缩小而有利于手术。②术前SAE阻断脾脏血流后,可使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有利于脾脏切除术中粘连的分离与结扎,减少了术后的出血及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③SAE自身具有治疗脾大及脾亢的作用,但长期疗效较差,如在SAE72小时内,结合脾切除术可以得到较确切的疗效。④SAE本身具有发热、腹痛及脾脓肿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103例肝硬化脾机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洪林  王秀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5):2334-2335,2338
目的研究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治疗脾机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cr方法,选择103例脾机能亢进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择性进入脾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棉,阻断部分脾动脉。治疗后1周、术后4周及6个月观察随诊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既能减少脾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可以改善脾功能亢进所致的外周血象改变。同时又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传统观点认为脾脏切除后其功能可由其它脏器代偿,对机体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全脾切除后患者暴发性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儿童,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出58倍,死亡率高出200倍,因此全脾切除术只有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考虑实施。而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又能保留部分脾脏的功能,目前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琨 《中原医刊》1997,24(6):21-22
25例脾损伤保脾治疗体会黄琨安徽省界首市第一人民医院(236500)随着脾脏外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明确脾脏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因此以往脾损伤后一律切脾的观点已被摒弃,各种保脾手术及非手术保脾在基层医院已经兴起。我科近5年共收治脾损伤病人48例,2...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将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脾动脉栓塞术是通过经导管血管阻塞术(TVCO)部分阻断脾动脉主干或末梢分枝后,使脾实质血供被切断或减少,继而发生脾实质梗死和机化,削弱了脾脏巨噬细胞吞噬血细胞作用,使脾功能亢进得以改善,而部分没有栓塞的脾脏则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同时脾血流量减少,使门脉压降低。该方法创伤小,费用低,特别是对于营养状况差、凝血功能差、不能耐受外科手  相似文献   

7.
报道外伤性脾破裂76例的外科治疗,全脾切除手术57例;保脾的外科治疗1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1例,脾缝合补术5例,脾部分切除1例,脾切除后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治愈出院认为何种疗法,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脾脏破裂程度。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脾破裂行保留脾脏手术31例,行缝合修补29例,部分切除2例,加用局部止血剂,修补术中无1例死亡,修补保脾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有些不宜作修补术,如病理发患者,血液病者,严重多脏器损伤及休克者等。手术操作要求熟练,轻柔,阻断脾动脉后修补相对容易,修补不成功者应立即全脾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止血效果及术后脾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入5~6F Cobra导管或RS导管至脾动脉,行脾脏术中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SA),显示破裂区域的出血动脉,然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该动脉,经导管注入相应大小和数量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动脉。常规于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置人8F“猪尾巴”多孔引流管,引流腹腔积血。确认无污染、溶血者,行自体血回输。于术后0.5~18个月行Bus、CT及^99mTc检查,监测脾脏形态、密度、血流灌注情况,测定血小板及血中IgM、IgG、C2、C4水平。结果 全组共30例外伤性脾破裂(AAST V级以下),止血效果确切,脾脏全部存活,免疫指标正常。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微创、无严重并发症,符合现代脾脏外科保脾及其功能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经验,包括诊断、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10年间外伤性脾破裂3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8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全脾切除11例,其中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7例),9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3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普外科的危、急症,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准确评估脾破裂损伤的程度和分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保留脾脏和脾脏的免疫功能是一种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1例脾脏损伤后施行保留脾脏手术的病例,讨论了保脾手术的指征、脾的显露以及止血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我们阻断脾蒂、结扎脾内血管、不规则部分脾切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ortion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内科首选方法,不但能减轻脾亢进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还能保留部分脾脏功能。但PSE后并发症往往影响着栓塞后的效果,某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作好PSE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术后效果、减轻病人的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但脾脏又是腹部最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其发生率占20%-40%。随着免疫学研究及脾脏功能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近年对切脾后所致凶险感染(OPSI)的报道增多,创伤脾的处理从全脾切除术逐步发展到了各种保脾手术及脾自体移植等。我院自2001—2005年共手术治疗脾创伤126例。其中行保脾手术共32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对脾脏抗感染与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发现,导致了临床上保脾性措施的兴起,不断有采用非手术或保脾性手术治疗脾外伤的成功报道。我院自1981~1997年共收治脾外伤260例,其中应用脾修补术或部分脾脏切除术63例(24.2%),收到满意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肝移植术中是否需保留脾脏。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术前及术后第1、2及4周35例肝硬化合并脾亢病人脾脏的长径、厚径及脾门静脉管径、平均血流速度及峰值血流速度等并进行比较。同时期测量病人肝固有动脉管径及峰值血流速度、门静脉管径厦血流速度,检测病人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 术后病人脾脏缩小、脾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峰值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加,外周血细胞计数上升,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症状得到部分改善,这些症状的改善是否继续或有反复仍需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0):43-44
目的:总结外伤性睥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外伤性脾破裂4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进干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加除术9例,全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3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除2例脾破裂患者因合并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而死亡外,4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伤情,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和移植术,术中尽量保留器官,保留器官功能,不能保脾的伤者需行脾片移植术以保证术后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儿童),而适当的保守疗法也是治疗脾外伤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脾脏在人体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免疫器官,也起着促进髓外造血灭活衰老的细胞的功能,还能调节门脉压.过去采用外科切脾,将导致激素缺乏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作用下降.IgM减少使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故易产生脾切除后的严重感染.脾部分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主干,并用明胶海绵块,每块缓慢的漂浮进入脾脏的供血动脉内部,阻断部分脾脏的血供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核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脾脏破裂的治疗迄今仍以手术为主。现代对脾脏损伤的外科治疗已发展至选择性保脾阶段:即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脾脏,或最大限度保留脾组织,以期保留脾功能,各种保脾术式纷纷开展。脾脏部分切除术是保脾效果较好的术式之一,但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后血象及门脉压力的改变。方法观察行PSE的216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其手术前后肝脾血流动力学、血像、脾脏大小等变化。结果 PSE术后,外周血象明显升高(P〈0.05),脾脏不同程度缩小(P〈0.05),消化道出血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实施PSE治疗,血细胞数值有不同程度升高,达到了治疗脾亢的目的,消化道出血减少,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在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脾亢患,采用介入方法行部分脾栓塞术。栓塞材料使用普通明胶海绵颗粒或经高压蒸汽消毒后的明胶海绵颗粒,脾栓塞范围约为脾脏体积的35%-70%左右。结果:16例行部分脾栓塞术的脾亢患,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5例,总有效率达8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栓塞术具有微创、疗效满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是脾功能亢进非常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