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祥  罗小平 《胰腺病学》2006,6(5):299-300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FICT)是胰腺一种少见的肿瘤。古胰岛细胞瘤的10%-15%。早期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待肿瘤压迫周围邻近脏器和结构,甚至发生转移时才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发现时,肿瘤体积多较大。对其处理和预后与常见的胰腺癌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术前诊断对手术切除可行性及预后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来源于胰岛细胞,又称为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ICTs),是胰腺肿瘤很重要的一种类型,发生率约为0.4/10万人[1],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2%~4%,其中10% ~ 20%伴有多发内分泌肿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m,MEN).临床上,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及其所分泌的激素水平分为功能性(functioning PNET,FPET)和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non-functioning PNET,NFPNET)两类,组织学上二者无明显差异.NFPNETs具有产生内分泌激素特性,但不引起典型临床表现,虽病程进展缓慢,但因临床上发病隐匿,缺乏与激素过度分泌相关的特异症状,就诊时肿瘤常已较大,且多有局部侵犯与远处转移,此外其治疗措施、预后又与胰腺癌等截然不同,故有必要进一步对其诊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ICT)为胰腺肿瘤之一,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少见,其良恶性的诊断标准还有较多争议[1].ICT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血清酶学肿瘤标记物特异性不高,并且青年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青年人ICT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青年人ICT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4例的诊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986年1月~ 200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以腹部包块和腹痛为首发症状.良性肿瘤28例,恶性6例.术前B超、CT及MRI检查可作肿瘤定位,其中30例肿瘤来源于胰腺.手术治疗33例,采用肿瘤切除术、远端胰腺切除加脾切除术、或Whipple手术,肿瘤恶性者术后辅以放、化疗.随访24例,其中良性18例,均存活;恶性6例中1例于术后6年死亡,5例存活,至目前已生存1年者2例,3年者2例,9年者1例.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早期缺乏临床症状,不易发现.B超、CT及MRI是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肿瘤对周围组织浸润和肿瘤转移是恶性胰岛细胞瘤最可靠的诊断标准.手术切除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者辅以放、化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5.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4例的诊治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986年1月~200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以腹部包块和腹痛为首发症状。良性肿瘤28例,恶性6例。术前B超、CT及MRI检查可作肿瘤定位,其中30例肿瘤来源于胰腺。手术治疗33例,采用肿瘤切除术、远端胰腺切除加脾切除术、或Whipple手术,肿瘤恶性者术后辅以放、化疗。随访24例,其中良性18例,均存活;恶性6例中1例于术后6年死亡,5例存活,至目前已生存1年者2例,3年者2例,9年者1例。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早期缺乏临床症状,不易发现。B超、CT及MRI是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肿瘤对周围组织浸润和肿瘤转移是恶性胰岛细胞瘤最可靠的诊断标准。手术切除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恶性者辅以放、化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细胞的肿瘤,通过分泌和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其中约25% ~ 50%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1].嗜铬细胞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时预后很差[2],同时合并休克时病情更危重.我院成功抢救嗜铬细胞瘤并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及休克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我院手术治疗胰岛细胞瘤的经验,总结胰岛细胞瘤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组19例病例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8例,胰岛素瘤11例,其中2例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前者恶变率62.5%(5/8),平均年龄40岁;后者恶变率9.8%(1/11),平均年龄39岁.肿瘤位于胰头8例,胰体6例,胰尾5例.术前影像诊断明确肿瘤定位15例(78.9%),其余4例定位可疑或不能定位者经术中超声和触摸探查得到定位.对肿瘤行局部切除术11例,胰体尾切除+胰空肠吻合术5例,肿瘤+脾脏切除术2例,Whipple手术1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1.6%(6/19),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恶变率显著高于胰岛素瘤(P<0.01).术前不能确定肿瘤位置的,应联合应用术中超声和术者触摸以探查肿瘤部位.胰岛素瘤手术方式多为单纯肿瘤切除;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对可疑恶性者应尽量采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因为临床变化多样,肿瘤体积较小不易发现,极易被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65例胰岛细胞瘤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卵巢支持莱狄细胞瘤(SLCT,既往称卵巢男性母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较为罕见的一种肿瘤,其发生率占卵巢肿瘤的0.2%~0.5%[1].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l例卵巢支持莱狄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此种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对其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1例报告孙重波,孙涛,王殿昌胰岛细胞瘤为起源于胰岛细胞的内分泌肿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为一组临床上无特异的内分泌表现的胰岛肿瘤。我院自1956年至1991年共收治胰腺肿瘤538例,其中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1例,均经病理证实。本文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刺激蛋白1(Sp1)和原癌基因转录因子(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胰岛β细胞瘤的关系,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TERT、Sp1、c-myc在27例良性、16例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20例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中的表达,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TERT、Sp1、c-myc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75.0%、87.5%,在良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29.6%、14.8%,在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中没有表达。hTERT、Sp1和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胰岛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hTERT与Sp1、c-myc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992、0.893,P均<0.01)。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TERT、Sp1和c-myc的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自从Nicholls和Fabozzi先后于1902年和1903年报告了第一例胰岛细胞瘤和胰岛细胞癌以来,各家对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及其分泌的激素,如胰岛素、胃泌素、高糖素以及肠血管活性肽等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复习了1960~1978年间经手术证实的168例胰岛细胞瘤,其中胰岛素瘤102例(占60%),胃泌素瘤30例(占18%),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5例(占15%),其余8例分别为与分泌肠血管活性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钙素、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类及生长激素等有关的肿瘤。本文重点分析25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资料。临床资料: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6.8岁(24~79岁)。常见的临床征象有:腹痛9例,黄疸7例,腹块2例,腹水、精神失常及脂肪下痢者各1例。4例无症状。其他伴随的症状尚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及葡萄糖耐量轻度下降。临床症状与肿瘸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肾球旁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JGCT)是一种罕见的肾脏内分泌肿瘤,可引起高血压。肾球旁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肾素过度表达,进而导致高血压、高肾素、继发性醛固酮增高、低血钾等临床症状[1],也有无症状的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14.
文亮  刘兵  沈敏 《心脏杂志》2020,32(2):221-222
正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分泌高浓度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入血,导致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高血压,同时入血的大量儿茶酚胺也可导致心肌的损害[1],嗜铬细胞瘤中儿茶酚胺心肌病的发病率为32%~65.4%,其心肌损害通常预后良好,尽早手术切除肿瘤以及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使心脏损害恢复[2]。本文报告嗜铬细胞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并发室颤1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5年来经手术证实的18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分析。如对本病临床表现不加重视。容易误诊。瘤体大小以1.0~2.5cm多见。肿瘤分布以胰尾居多,其中腺瘤占77.7%。本文讨论了临床分型、症状发病机理,诊断与诊断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胰岛B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B细胞瘤在胰岛细胞瘤中最为常见,占全部胰岛内分泌肿瘤中的70%~75%。本病既可发生于数月的婴儿,亦可发生于80岁的老年人,多见于40~5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率报道不一,总体年发病率为1/100万~5/100万。随着医生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和诊疗技术的进步,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95%的胰岛B细胞瘤为良性腺瘤。本病的病变类型可以分为胰岛B细胞增生、细胞癌和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MEN1),在儿童中可见一种特殊类型为胰岛细胞弥漫性增生。关于MEN1的发生率国外报道(4%)高于国内(1.33%),可能与国内对MEN1认识欠缺以及人种…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1],被发现时通常处于晚期.国内外报道5年生存率均在5%以下.国外报道胰腺癌完全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可升至20%以上[2].因此,对胰腺癌进行正确的分期,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国外常用腹腔镜进行胰腺癌的术前评估,然而由于其有创性和费用较高,在我国难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骨髓瘤的一种变异形式,是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实体肿瘤,占浆细胞肿瘤的3%~5%,多发生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但也可发生在肺、消化道和颅内[1],在气管内很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其他原发性或转移性气管肿瘤难以鉴别,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两年半前我科诊断1例气管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经支气管镜下介入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美国调查发现,有13%~27%老年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1],邢风妹等报道,老年人抑郁率为20.2%~31.7%[2],李雪莹等报告,天津市老年人抑郁率为37.01%[3].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期抑郁障碍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期抑郁的疗效和预后,日渐引起精神医学专业的重视,本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后2年的结局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预后的诸多因素,旨在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及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胰岛β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胰岛功能性肿瘤,其肿瘤的定位仍然困难。本文介绍了各种定位诊断技术在胰岛β细胞瘤中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