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粗榧新碱衍生物HH07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文江  周同惠 《药学学报》1998,33(3):212-216
用GC-MS联用技术对海南粗榧新碱衍生物HH07A在大鼠体内代谢转化进行了研究。尿样经XAD-2固相提取、酶水解、浓缩并硅烷化,用GC-MS联用仪分离鉴定尿中HH07A及其4个代谢物,推断4个代谢物结构及其体内代谢途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海绵Aplysina aerophoba的溴代酪氨酸衍生物进行去重复分析,以期为该类新化合物的快速发现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DAD-MS),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和质谱数据,建立溴代酪氨酸衍生物的快速鉴别方法。结果发现16个溴代酪氨酸衍生物,其中5个化合物可能是新化合物。结论本法简便、迅速,可用于海绵中溴代酪氨酸衍生物类成分的去重复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辰辰  杨继章  吴丹 《中国药房》2014,(31):2961-2963
目的:为唇形科中药材化学成分鉴定及含量测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唇形科薄荷、广藿香、紫苏、荆芥、丹参、黄芩等药材中的应用进展。结果:采用GC-MS联用技术已对该6种唇形科中药材进行了化学成分鉴定,其中5种进行了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论:GC-MS联用技术对唇形科中药材挥发油成分的鉴定和新化合物的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该科其他中药材中的应用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GC-MS法检测球花石斛花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娟  刘圣  胡江苗 《安徽医药》2013,17(1):31-32
目的研究球花石斛花中挥发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回流法从球花石斛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球花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亚油酸(51.82%)、亚麻酸(10.056%)、棕榈酸(9.282%)、硬脂酸(4.579%)、8-羟基-4,7-二甲基香豆素(4.727%)、6,7-二甲氧基香豆素(3.083%)、二十三烷(4.490%)等。结论该文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球花石斛花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远志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技术,提取远志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对远志SFE-CO2萃取物GC-MS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7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结果:(GC-MS)是一种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分离分析方法。质谱检测模式有全离子扫描(SCAN)模式和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常被用作定量分析,且能提高灵敏度,降低样品浓度检测限。结论:拓展GC-MS在众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秀珍菇子实体多糖中3-O-甲基-半乳糖组分的谱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秀珍菇子实体多糖中的未知糖组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秀珍菇子实体经热水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纯多糖PGPS1。PGPS1经三氟乙酸水解后用硼氢化钠还原,乙酰化后以单糖标准品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进一步采用13C NMR DEPT-135和2D NMR(1H-1H COSY谱、TOCSY谱、HMQC谱、HMBC谱和NOESY谱)分析该未知糖组分。结果:GC分析和GC-MS联用发现PGPS1中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和一种3(4)-O-甲基-己糖,核磁结果解析证明该己糖为3-O-甲基-半乳糖。结论:PGPS1中含有3-O-甲基-半乳糖。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系统生物学分支,旨在揭示生物体受外界刺激后,体液、细胞及组织等生物样品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并且配有标准谱图库,可以方便地鉴别代谢组分,因而在代谢组学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GC-MS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包括衍生化技术、代谢物鉴定及数据分析;同时,介绍了GC-MS用于检测小分子代谢物如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及糖类等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甘松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对甘松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重叠峰和包埋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和选择离子法(SIA)进行分辨,同时计算各组分的程序保留指数(PTRI),用NIST质谱库对解析后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结果定性分析出69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3.98%。结论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比单用GC-MS法定性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秦皮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秦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5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968%。其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成分有4-己基-2,5-二氧代呋喃-3-乙酸(10.197%)、3-氟-4-甲氧基苯胺(9.846%)、葡萄螺烷(7.252%)、1-十五烯(7.228%)、右旋橙花叔醇(6.501%)、氧化芳樟醇(5.465%)、α-红没药醇(4.959%)、反-氧化芳樟醇(4.582%)、4-萜烯醇(3.203%)、柠檬烯(2.134%)、正癸酸(2.019%)。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秦皮挥发油成分,为秦皮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不同产地葶苈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比较各产地葶苈子之间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不同产地葶苈子的脂溶性成分,利用GC-MS对脂溶性成分中的化合物组成进行鉴定,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三个不同产地的葶苈子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预测连翘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连翘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筛选连翘药材中的Q-Marker候选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连翘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筛选挥发油中的Q-Marker候选成分;然后将筛选的Q-Marker候选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腹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大腹皮中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大腹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大腹皮中共分离出60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6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7.48%。其中主要成分为萘(54.93%)、二丁基羟基甲苯(7.21%)、3,4-二甲氧基甲苯(4.74%)等。结论:首次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大腹皮挥发性成分,为大腹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快速鉴定小金丸中的化学成分,构建较为全面的小金丸化学成分谱,为小金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UPLC-Q-TOF-MS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Waters,2.1 mm×100 mm,1.7 μm)超高效液相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飞行时间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质谱数据以MSE模式采集。UPLC-Q-TOF-MS分析依据离子峰的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和多级质谱碎片,与文献报道数据和数据库对比,对小金丸的甲醇提取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在线快速鉴定。GC-MS分析采用Agilent 19091S-433 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gilent,30 m×250 μm×0.25 μm)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氮气;质谱采用EMV模式:增益因子1.00。GC-MS分析通过增强型NIST4.L标准质谱库进行检索,对小金丸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从小金丸中共鉴定化学成分118种,主要包括生物碱类24种、有机酸12种、甾体类9种、单萜类5种、倍半萜类16种、二萜类14种、三萜类7种和苯丙素类成分5种,另外还有个别酯类、糖类、氨基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等。结论:UPLC-Q-TOF-MS和GC-MS方法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小金丸中的化学成分,为小金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中药复方的成分鉴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分析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就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样品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作综述,对其中一些测定方法,从生物样品提取,衍生物化处理,仪器条件及结果处理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海桐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海桐果实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α-蒎烯(72.38%),其次为γ-杜松烯(5.66%)、1-异丙烯基-3-异丙酯苯(5.21%)。结论:首次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海桐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海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柿蒂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蒂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83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704%,其主要成分为己醛(6.465%)、植酮(4.647%)、氧化芳樟醇(4.361%)、壬醛(3.879%)、α-松油醇(3.768%)、2-茨酮(3.519%)、芳樟醇(2.966%)、水菖蒲烯(2.930%)等。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柿蒂的挥发油成分,可为柿蒂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鉴定藏木香脂肪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总色谱峰总面积的86.05%,主要为内酯类。结论该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为开发利用藏木香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中药复方扶正平消胶囊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扶正平消胶囊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3个挥发油成分,并对其中48个成分进行了药材归属。结论本研究为扶正平消胶囊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金门高粱酒的芳香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金门高粱酒中的芳香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金门高粱酒中鉴定了14个化学成分,占总成分含量的98.95%,其中主要成分为酯类(76.90%)及醇类(15.71%)。结论:为阐明金门高粱酒的香型和风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