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目的用免疫组化法及超微病理技术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EBT)及其配套产品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10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与糖尿病造模组(8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选取6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并随机分为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每组20只)。4组大鼠均建立足溃疡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敷生理盐水,MEBO组外敷湿润烧伤膏,贝复济组外敷贝复济。治疗第5天和第14天,各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利用电镜观察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对比各组观察及测定结果。结果治疗第5天和第14天,MEBO组与贝复济组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逐步改善,细胞内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逐渐恢复,MEBO组、贝复济组肉芽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连续换药第5天,MEBO组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且MEBO组、空白对照组、贝复济组3组相比,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第14天,MEB0组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且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3组相比,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MEBT/MEBO能改善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通过动态调节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m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磷酸化ERK1及c-my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MEBO组(20只)、贝复济组(20只)和模型组(20只),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仅作皮肤全层切除,不予药物干预;MEBO组、贝复济组及模型组在皮肤全层切除后,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其中模型组建模后不予药物治疗,MEBO组及贝复济组建模后分别采用MEBO及贝复济换药治疗,并于治疗第3、7、14天,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4组大鼠相同部位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创面愈合过程中,4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治疗第3、7、14天,空白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e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14天,MEBO组与贝复济组创面肉芽组织中p-ERK1及p-c-myc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EBO组和贝复济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能是通过提高磷酸化ERK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m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VEGFR-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MEBT/MEBO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只健康成年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8只)、对照组(18只)、模型组(18只)、MEBO组(18只)和贝复济组(18只),其中空白组仅做备皮处理,对照组做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济组做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后皮肤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治疗,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覆盖治疗,贝复济组大鼠创面予以贝复济药纱覆盖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对比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创面处理后第3、7、14天,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模型组、MEBO组及贝复济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变化均较明显,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MEBO组及贝复济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及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模型组则呈递增趋势。治疗第3、7、14天,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VEGFR-2蛋白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T/MEBO可通过上调创面组织中VEGFR-2的表达水平,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 MEBO) 及配套产品湿润烧伤膏(MEBO) 对大鼠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 级SD 雄性大鼠45 只, 参照付小兵大鼠慢性性皮肤溃疡创面模型制作方法制作模型, 成模后再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15 只)、MEBO 组(15 只)、贝复剂组(15 只), 造模后第2 天开始用药, 观察用药后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创面炎症、成纤维细胞数量、血管改变情况; 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 换药后第7、14 天取创面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 观察MEBO 对创面肉芽组织EGF、EGFR 表达的影响。结果 MEBO 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与贝复济组;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及贝复济组(P <0. 05; P <0. 01); 病理学观察: MEBO 组与贝复剂组及模型组比较, 炎症反应轻、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纤维增生程度低; 换药后第7、14 天, MEBO 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分别较模型组和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EGF 和EGFR 蛋白表达阳性染色指数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MEBO 能增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EGF、EGFR 的表达量, 从而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肉芽组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45只,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每组15只.用药后第8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①肉芽组织生长情况;②光镜下创面组织变化情况;③电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MEBO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0.13 d±1.41 d,短于贝复济组的22.07 d±1.62d,明显短于模型组的30.40d±1.18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与贝复济组及模型组比较,MEBO组创面毛细血管计数较多,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毛细血管分别为(12.13±2.26)条、(9.87±1.99)条、(7.60±1.50)条,MEBO组与贝复济组及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结果示:MEBO组治疗的创面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线粒体结构情况明显好于贝复济组及模型组.结论 MEBT/MEBO能明显促进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调节创面修复基质的形成等作用而发挥MEBO的综合调控机制,最终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失调51样激酶1(uncoordinated 51 like kinase-1,ULK1)表达的影响,探讨MEBT/MEBO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EBO组,每组30只,其中对照组大鼠建立常规创面模型,模型组和MEBO组大鼠建立糖尿病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外敷治疗,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第1、11、18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LK1蛋白及qRT-PCR技术检测ULK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比观察3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治疗第1天,3组大鼠创面均淤血水肿,无肉芽组织形成;治疗第11天,对照组大鼠创面干燥,可见大片肉芽组织形成,模型组大鼠创面高度水肿,无肉芽组织形成,MEBO组大鼠创面轻微水肿,可见散在肉芽组织形成;治疗第18天,对照组大鼠创面完全愈合,模型组大鼠创面轻微水肿,可见散在肉芽组织形成,MEBO组大鼠创面干燥,可见大片肉芽组织形成。(2)治疗第11、18天,3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第1天,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ULK1蛋白及ULK1 mRNA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对照组与MEBO组及对照组与模型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1天,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ULK1蛋白及ULK1 mRNA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组间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8天,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ULK1蛋白及ULK1 mRNA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MEBO组<模型组,对照组与模型组及MEBO组与模型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BT/MEBO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提高创面组织中ULK1表达水平,诱导细胞自噬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n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WagnerⅡ级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并探讨其修复创面的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WagnerⅡ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1例,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组(43例)和贝复济组(38例),分别外用湿润烧伤膏和贝复济凝胶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用药后第1、10、20天观察创而修复情况。结果用药后第10、20天,湿润烧伤膏组患者创面较贝复济组患者创面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湿润烧伤膏组治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1例;贝复济组治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促进WagnerⅡ级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MEBT/MEBO对血管内皮细胞粗面内质网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课题旨在进一步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对皮肤溃疡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粗面内质网结构的影响,以期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MEBT/MEBO的改善微循环、祛腐生肌、促进创面再生与修复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组和贝复济对照组,每组20只,造模后于次日开始用药,观察用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在造模后第8天,取两组同时相点创面组织,用电镜观察标本的超微结构,主要观察血管内皮细胞中粗面内质网的结构形态.结果:MEBO组大鼠的皮肤溃疡创面愈合情况明显好于贝复济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贝复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MEBO组治疗的创面,造模后第8天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中粗面内质网结构形态多于贝复济组.结论:MEBO较贝复济能明显的缩短实验性SPF级SD雄性大鼠体表皮肤溃疡模型皮肤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愈合时间,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愈合的作用.其部分愈合机制: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等以加速肉芽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m Therapy/Moist Exposed Bum Ointment,MEBT/MEBO)治疗Ⅲ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31日遂宁市中医院收治的1例Ⅲ度烧伤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局部采用MEBT/MEBO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43 d后,Ⅲ度烧伤创面原位再生愈合,愈后皮肤无瘢痕形成,无功能障碍。结论MEBT/MEBO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联合微粒皮种植治疗Ⅲ度深型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Ⅲ度深型烧伤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EBT/MEBO联合微粒皮种植治疗,观察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结果 10例患者创面均愈合,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为45~140 d,平均愈合时间为78 d,愈后皮肤有轻度瘢痕形成,但无功能障碍和畸形。结论 MEBT/MEBO联合微粒皮种植治疗Ⅲ度深型烧伤创面,操作简便,能有效缩短Ⅲ度深型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及愈合质量,疗效显著,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临床诊治规范。方法以全国多家医院收治的102例应用MEBT/MEBO治愈的Wagner 3~5级DFU患者的治疗经验为依据,归纳总结应用MEBT/MEBO治疗DFU的临床诊治规范。结果通过总结102例应用MEBT/MEBO治愈的Wagner 3~5级DFU患者的治疗经验,发现MEBT/MEBO治疗DFU的疗效显著。结论规范的MEBT/MEBO治疗方案可作为DFU的临床诊治规范,该规范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DFU,使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组织中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EBO组和VSD组,每组20只,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予以凡士林油纱换药处理,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处理,VSD 组大鼠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VSD)处理,对比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干预第3、7、10、14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MEBO组与VSD组(P均<0.05); 干预第14天,MEBO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VSD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 MEBO 组与 VSD 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 (2)干预第7、14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VD均明显低于MEBO组与VSD组(P均<0.05),且VSD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VD又明显低于MEBO组(P均<0.05)。干预第7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中可见极少量散在分布的棕黄色颗粒,而MEBO组与 VS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均可见较多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干预第14天,模型对照组、MEBO 组、VS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均可见大量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且MEBO组与VSD组棕黄色颗粒量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 (3)干预第7、14天,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MEBO组与VSD 组(P均<0.05),且 VSD 组大鼠创面组织中 VEGF mRNA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MEBO组(P均<0.05)。结论 MEBT/MEBO可通过提高VEGF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血管生成,进而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凡士林油纱与 VSD。  相似文献   

13.
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MEBT/MEBO及贝复济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再生与修复的作用,并期望为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30例和对照组(贝复济组)30例.观察用药3天、14天、21天、28天各组难愈合创面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疼痛程度、肉芽生长情况及用药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MEBO组在用药3天时缓解伤口疼痛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MEBO组在用药后7天缓解疼痛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说明MEBO缓解疼痛效果优于贝复济;用药后7天MEBO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与贝复济组相同,P>0.05;MEBO组在用药14天、21天、28天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小伤口深度与面积大小与贝复济组无差异,P>0.05,说明MEBO在加速伤口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面与贝复济效果等同,两组痊愈率接近;MEBO组与贝复济组创面愈合时间无差异;SI评分MEBO组与贝复济组有差异,P<0.05,说明MEBO减少瘢痕形成优于贝复济.结论:MEBO在减轻疼痛,减少瘢痕愈合方面优于贝复济,而在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方面与贝复济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MEBT/MEBO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EBT/MEBO组(12例)于常规清创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包扎治疗,每日换药1次:常规组于常规清创术后应用生理盐水纱布包扎治疗,每日换药1次,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 MEBT/MEBO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1.00 d±1.26 d,与常规组(62.00 d±2.23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BT/MEBO组有1例患者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常规组有3例患者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BT/MEBO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感染,促进创面组织再生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显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股动脉假性血管瘤破裂人工血管植入术后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福安市医院外科收治的1例因吸毒而导致一侧股动脉假性血管瘤破裂,Ⅰ期采用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后创面感染的患者,采用MEBT/MEBO规范治疗,无损伤地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后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并用湿润烧伤膏药纱覆盖,治疗过程中严格保护裸露的人工血管,严密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变化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70 d后创面愈合,患者出院。出院后3个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剧烈活动时会出现轻微的患肢无力、疼痛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正常活动时无不适感。结论 MEBT/MEBO治疗股动脉假性血管瘤破裂人工血管植入术后感染创面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创面微循环,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及微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5的动态表达水平,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组与rb-bFGF组,每组18只,其中空白组大鼠只做背部备皮处理,对照组大鼠于背部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和rb-bFGF组大鼠于背部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湿敷,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换药治疗,rb-bFGF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药纱换药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7、14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0.054、1.333,P=0.948、0.293),其他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K15蛋白:F=192.766、58.065、126.888、118.244,P均=0.000;CK15 mRNA:F=580.869、272.569、569.254、736.054,P均=0.000)。治疗第3、7天,对照组、MEBO组、rb-bFGF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而治疗第14天对照组、MEBO组、rb-bFGF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治疗第3、7、14天,MEBO组与rb-bFGF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调控创面组织中CK15的表达水平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可能是MEBT/MEBO加快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且其治疗效果与rb-bFGF相当,作用机制与rb-bFGF相似。  相似文献   

17.
<正>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reatment/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原名为"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是我国烧伤创疡学科带头人徐荣祥教授于1988年发明的,由湿润暴露疗法(Moist Exposed Burn Treatment,MEBT)和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组成;1989年国家卫生部将其推荐在全国推广应用;1991年,国家卫生部将其列人首批向全国推广普及的十项重大医药技术。MEBT/MEBO是一种顺应生命规律的全新的局部与全身系统治疗相结合的烧伤治疗技术,其应用中医医学哲学理论,借助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打破了长期以  相似文献   

18.
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167例压疮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996年1月-2009年12月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67例压疮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全程应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体会。结果Ⅱ期压疮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2±3.6)d,Ⅲ期压疮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7.2±5.2)d,Ⅳ期压疮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63.2±3.4)d。结论原位再生医疗技术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治疗压疮,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烧伤的关键节点(Key Nodes,KN)和与之相对应的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入手,制定临床应用标准,以保证MEBT/MEBO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方法以MEBT/MEBO的临床规范化流程作为基础,以MEBT/MEBO规范化治疗烧伤的病例为模板,确保临床治疗的关键节点和与之相对应的关键控制点的无缝衔接,制定MEBT/MEBO的临床应用标准和操作规范。结果 MEBT/MEBO各关键节点的实现,为烧伤创面的原位再生创造了生理条件,达到了烧伤创面原位再生复原的理想效果。结论掌握MEBT/MEBO的关键节点和与之相对应的关键控制点,是保证再生医疗技术实现烧伤创面原位冉生的基础,为MEBT/MEBO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MEBT/ MEBO) 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内核转录因子红系 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 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只SPF级 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每组18只。 其中空白组大鼠只做备皮处理, 对照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 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换药处理, 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EBO)药纱换药处理,贝复新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药纱换药处理, 对比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以及皮肤/ 创面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Nrf2、HO-1、NQO1 蛋白与 HO-1、NQO1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第 3 天,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尤以对照组最高、贝复新组次之 (P均<0.05); 干预第 7、14 天,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尤以 MEBO 组最高、贝复新组次之 (P均<0.05)。 HE 染色结果显示, 干预第 3、7、14 天,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坏死细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 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逐渐增多,而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内坏死细胞和炎性细胞减少不明显; 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 干预第 3、7、14 天, 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胶原纤维由细少且紊乱逐渐趋于粗大且平整, 而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内胶原纤维虽逐渐增粗、增多, 但排列仍较紊乱。 干预第 7 天, 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MDA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均<0.05); 干预第 3、7 天, 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SOD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均<0.05)。 干预第 3、7 天, 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Nrf2、HO-1、NQO1 蛋白以及 HO-1、NQO1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对照组和模型组 (P均<0.05), 且干预第 7天, MEBO 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Nrf2、HO-1 蛋白以及 HO-1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贝复新组 (P均<0.05)。结论 MEBT/ MEBO 可能能够通过激活 Nrf2 / HO-1 / NQO1 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氧化应激损伤, 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