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Ⅰ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Ⅰ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其Ⅰ型受体抗体组及单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其Ⅰ型受体抗体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SW-13细胞增殖,其作用效果与作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抗体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SW-13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对SW-13细胞的增殖亦有直接抑制的作用(P<0.05).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SW-13细胞株的生长,而这种作用亦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传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抗体可明显抑制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凋亡的调控和其可能机制. 方法 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W-13细胞后细胞的凋亡的情况,同时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 结果 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1单用IGF-I组或IGF-Ⅱ组细胞凋亡率低于空白对照组低于混合作用组低于单用anti-IGF-IR组.而单用IGF-I组和IGF-Ⅱ组、IGF-I anti-IGF-IR组和IGF-Ⅱ anti-IGF-IR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antli-IGF-IR组细胞形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SW-13细胞株的生长,这与其抑制了细胞凋亡有关,而这种生物学作用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可明显抑制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羟喜树碱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羟喜树碱对SW-1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药物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羟喜树碱分别作用24,48,72 h后,SW-13细胞的生长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P<0.01),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SW-13细胞凋亡率随羟喜树碱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羟喜树碱可以显著抑制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系统由IGF及其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组成,体内外研究表明,它们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IGF是一种强力的促细胞分裂素,其作用决定于I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IGFBP是由6种与IGF高亲和力结合蛋白组成的家族,不仅具有运载蛋白的功能,而且通过IGF依赖性或非依赖性机制抑制或促进IGF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IGFBP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MTT比色法观察IGFBP-1及与IGF-1预混后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株)生长影响。结果 IGFBP-1对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剂量成正比;预混后各组IGF-1促细胞生长作用明显被抑制。结论 IGFBP-1既可以直接也可以通过调节IGF-1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鄄I)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的合成和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GF鄄I分别刺激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ALP活性;VonKossa染色测定钙化结节数目。结果:一定浓度IGF鄄I能明显增加大鼠成骨细胞数量(P<0.05),在0.1~100.0ng/ml这种作用与IGF鄄I的浓度呈正相关;经IGF鄄I刺激,大鼠成骨细胞ALP合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IGF鄄I刺激,大鼠成骨细胞钙化结节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IGF鄄I能增加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数量,促进成骨细胞ALP合成和钙化,提示IGF鄄I可能直接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和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宏才  李威 《广东医学》2007,28(9):1530-153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系统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IGF系统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及其水解酶,其中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 R)最为重要,介导着IGFs的主要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雷娜  黄桂林 《医学综述》2008,14(19):2924-292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就其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作了阐述,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膀胱肿瘤T24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膀胱肿瘤细胞株T24,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用RT-PCR测定不同姜黄素浓度对肿瘤细胞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膀胱肿瘤细胞株的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从性,姜黄素能够诱导膀胱肿瘤细胞株凋亡,姜黄素可使肿瘤细胞株的IGF-1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姜黄素可能会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通路抑制膀胱肿瘤T24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包括IGF多肽(IGF-1、IGF-2)、两种IGF受体、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6)以及一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酶。I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与IGFBP结合成无活性复合物存在,IGFBP具有延长循环水平的IGF、半衰期和稳定IGF血浓度的作用。IGFs中的IGF-1及IGFBP-1与妇产科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沈文  胡卫列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0):1072-107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是一类重要的肽类生长因子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现就IGF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与正常肾上腺皮质及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中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抗体对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人喉鳞癌细胞株Hep-2细胞建立裸鼠喉癌模型。将24只裸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腹腔内注射VEGFR-3抗体和生理盐水,观察肿瘤体积及重量变化,进行微淋巴管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结果VEGFR-3抗体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小于生理盐水组,有统计学意义(t体积=56.90,P〈0.05;t重量=11.64,P〈0.05)。EGFR-3抗体抑瘤率为48.21%。但组间微淋巴管计数无差异(t=1.48,P〉0.05)。结论 VEGFR-3抗体可以抑制裸鼠人喉鳞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C和VEGFR-3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siRNA干扰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探讨siRNA沉默c-myc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iRNA-c-myc转染入SW-13细胞中,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c-myc的表达,MTT分析SW-13细胞的增殖,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FHIT在SW-1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c-myc mRNA在转染48 h后明显下降,c-myc蛋白在转染72 h后明显下降。 SW-13细胞增殖能力在转染24 h后开始下降,48 h和72 h后受到明显抑制。沉默c-myc基因后,FHIT在SW-13细胞的表达有所升高。结论 siRNA沉默c-myc使肾上腺皮质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siRNA沉默c-myc基因为肾上腺皮质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卵巢癌HO8910PM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IGF1作用于HO8910PM细胞24、48、72和96 h,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特异性IGF1R小干扰RNA(siRNA),通过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于转染后48 h给予IGF1刺激,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IGF1作用48 h后可明显刺激细胞的增殖(P<0.05);转染IGF1R siRNA后48 h,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转染IGF1R siRNA后48 h给予IGF1刺激,IGF1的促细胞增殖效应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IGF1通过IGF1R途径促进HO8910PM细胞的增殖,IGF1R siRNA可以有效抑制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成骨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 - β1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 1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麦胚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成骨细胞中TGF β1 和IGF 1的表达情况 ,用HPIAS - 1 0 0 0图象分析仪对各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麦胚提取物培养的大鼠第 3代成骨细胞的TGF β1 和IGF 1呈阳性表达 ,麦胚提取物组的TGF - β1 和IGF 1平均光密度都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 ,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麦胚乙醇提取物可增强新生大鼠成骨细胞TGF β1 和IGF 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GF-ⅠR信号通路在西妥昔单抗抗HepG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浓度递增的西妥昔单抗(5~500)m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5~250)μmol/L及其抑制剂aIR3(2.5~250)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IGF与aIR3对西妥昔单抗抗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72 h后,单药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西妥昔单抗联合aIR3组增殖抑制率在相应浓度下均显著高于同浓度的西妥昔单抗组(均为P<0.01),IGF(10~250)μmol/L与西妥昔单抗(20~500)mg/mL联合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低于相应浓度的西妥昔单抗组(均为P<0.01)。结论 IGF-ⅠR通路可影响西妥昔单抗抗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肝癌细胞株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曹莹  李敬  于大海  陈海波  郝洁 《广西医学》2008,30(5):617-620
目的探讨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小分子RNA干扰(siRNA)对舌癌TCA8113细胞体内和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两对特异性针对VEGF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以空载体组做实验对照组,经脂质体转染人舌癌TCA8113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以未转染舌癌细胞作空白对照组,MT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将稳定转染的各组细胞接种裸鼠,接种后7 d开始,每4 d测量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各时间段肿瘤生长,接种后47 d处死,比较瘤体积和瘤重。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两个实验组细胞生长速度降低,细胞抑制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接种肿瘤生长缓慢,处死后测量到瘤体体积小、重量轻(P<0.05),而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抑制率、瘤体体积、瘤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siRNA在体内和体外能有效的抑制人舌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