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术后肺动脉压力(PASP)的变化。方法入选94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成功完成TAVI手术。根据术前PASP分为两组,无肺动脉高压组(PASP<40mmHg)和肺动脉高压组(PASP≥40mmHg)。结果TAVI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组和肺动脉高压组PASP均降低。肺动脉高压组具有更小的主动脉瓣面积[(0.58±0.16vs 0.67±0.16)cm^2,P=0.014],更高的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60.8±17.3vs 53.9±17.2)mmHg,P=0.035],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11.6vs 3.9)%,P<0.001]和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13.9vs 1.9)%,P<0.001]发生率更高。结论TAVI术后1年,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8例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住院患者为A组,另选取22例同期诊断为单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仅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为B组,均行TAVR术.随访6个月,比较2组基本资料、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随访期间死亡率、出血情况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平均主动脉瓣环内径、二叶式畸形患者比率、升主动脉内径高于B组,钙化积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入路、选择瓣膜尺寸及植入瓣中瓣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跨主动脉瓣流速、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以及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瓣周漏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TAVR术后能有效降低平均跨瓣压差,改善心功能,但瓣周漏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多为微量或轻度瓣周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insufficiency, AI)患者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aortic valvuloplasty,AVP)后1年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心超)检查结果 ,评价AVP的效果。方法 :25例接受AVP治疗的AI患者在术后1年时行心超检查,测量心腔大小、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AI分级、收缩期经主动脉瓣口流速及跨主动脉瓣压差等指标,并与术前检查结果比较,从心超角度评价AVP手术疗效。结果:心超检查显示,患者AVP术后1年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54.4±4.6) mm比术后(50.0±4.9) mm,P=0.003]、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术前(145.7±28.8) m L比术后(120.4±27.8) mL,P<0.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术前34.0(31.0,38.0) mm比术后31.0(29.5,34.0) mm,P<0.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术前47.0(37.5,63.0) mL比术后37.0(32.5,48.5) mL,P=0.005]、左室每搏输出量[术前(92.6±18.4) mL比术后(78.4±17.8) m ...  相似文献   

4.
患者因“反复心累、气促1+年,加重3+月”入院。术前TTE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二尖瓣轻度返流,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性。患者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后TEE再次明确术前超声诊断,外科医师遂即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脱机后TEE监测发现二尖瓣前叶瓣体出现新增反流束,缩流颈为2mm,考虑以下原因:1. 术前超声及术中TEE漏诊的可能性;2.可疑医源性二尖瓣损伤;3.因术中未对二尖瓣进行探查,不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加重瓣体损伤。外科医师遂即行二尖瓣瓣叶修复术,术后TEE显示二尖瓣前叶瓣体反流消失,主动脉瓣未见瓣周漏。患者于术后12天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TAAVI)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接受TAAVI治疗的1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别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有效瓣口面积、平均跨瓣压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平均跨瓣压差,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入选15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平均有效瓣口面积(0.55±0.28)cm2,术前平均跨瓣压差为(58.93±14.96)mm Hg(1 mm Hg=0.133 k Pa)。1例患者术中超声示中量瓣周漏,重新放置瓣膜顺利。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其他原因死亡外,术后超声随访结果示所有患者人工瓣膜位置均正常,7例患者探及瓣周1~2 mm反流。与术前比较,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均增加,平均跨瓣压差均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19、7.357、6.401,P均<0.001;t=9.523、9.687、5.932,P均<0.001)。结论术前经过超声心动图严格筛选,TAAVI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效果良好。超声心动图在术中评估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前与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T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主动脉瓣相关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后壁厚度(PWT)、肺动脉收缩压(PASP)、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AVPG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AVPGmean)、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AV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根部内径(AORD)、左心房内径(LAD),分析TAVR术前与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 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47例患者的LVESD、IVST、PWT、PASP、AVPGmax、AVPGmean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VA和LVEF均明显变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合并二尖瓣反流中度及以上或三尖瓣反流中度及以上的患者较术前明显减少(8例vs 3例,7例vs 2例)。 结论TAVR可纠正主动脉瓣狭窄,改善患者心功能。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有助于TAVR术后人工瓣膜及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严重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分别经由两种不同手术入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其中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面积1.0 cm2,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4 m/s,平均跨瓣压差≥40 mm Hg)和1例人工生物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患者行经股动脉TAVI,另外4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和4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行经心尖TAVI,术前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经股动脉TAVI组:所有患者均成功经导管植入人工生物主动脉瓣,其中1例患者术中发现心包填塞合并升主动脉夹层分离。经心尖TAVI组: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人工生物主动脉瓣,无并发症发生。CT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最小径、瓣环面积及狭窄瓣口数据的比较,二者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99(瓣环最大径)、0.97(瓣环最小径)、0.98(瓣环面积)、0.99(狭窄瓣口面积);术前连续性方程测量的狭窄瓣口面积与CT及3D-TEE比较,二者相关性良好,r值均为0.99。结论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主动脉瓣环的大小及评价主动脉的解剖结构,并且能实时引导、监测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的植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快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76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为联合瓣膜病组与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组,并把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组分成两组(I组:术后LVOT流速增加;II组:术后LVOT流速未见明显增加)。术前记录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是否合并主动脉瓣畸形、LVOT流速、左室射血分数等,并在术后常规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 26例联合瓣膜病组患者行AVR后,2例发生LVOT流速增加,50例单纯性AS患者中则有18例出现此现象;对于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LVEDD、室间隔厚度与LVEDD比值有统计学差异。对于单纯性AS术后左室流速增加的18例患者,术后1周内流速增加最快,6个月左右流速大都能恢复正常。结论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增快发生率较高,流速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多数术后6个月左右回复正常;多发生于术前为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并且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室间隔厚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相关,与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是否畸形、术后假体瓣膜性质等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用于心尖入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的价值.方法 纳入23例接受J-Valve TAVI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根据主要疾病,将其中20例非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反流(AR)者分为AS组(n=10)及AR组(n=10).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中全程以经食管超声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LVOT)流速变化特征。方法选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114例,根据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变化情况分为流速增幅≥50%组(A组45例)和流速无明显增高组(B组69例),两组分别于术前3 d、术后7 d、3个月及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及LVOT流速,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前判断主动脉瓣是否合并瓣叶畸形,术后记录人工瓣膜的性质,分析其对LVOT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术前3 d、术后7 d及3个月两组LVEDD和室间隔厚度与LVEDD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主动脉瓣是否合并瓣叶畸形及术后人工瓣膜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VEDD较小、室间隔厚度与LVEDD比值较大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LVOT流速增快发生率高;LVOT流速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多于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I)术后患者左心室的逆重构。方法入选113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成功完成TAVI手术,对比术前术后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以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评估左心室的逆重构现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平均年龄(77.2±5.5)岁。术后,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0.66±0.16)cm~2 vs(1.55±0.40)cm~2,P0.001]。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2.43±12.37)mmHg vs(9.97±4.21)mmHg,P0.001]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3.8±12.7)%vs(64.6±9.7)%,P0.001]。室间隔厚度[(12.60±2.37)mm vs (11.56±1.99)mm,P0.001]及LVPW厚度[(12.02±1.67)mm vs (11.16±1.87)mm,P0.001]减低。LVEDD减小[(51.99±6.59)mm vs (48.94±4.49)mm,P0.001]。结论 TAVI术后1年,左心室发生明显逆重构:左心室内径变小,左心室壁厚度变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行TAVR的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主动脉狭窄患者13例(Ⅰ组),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6例(Ⅱ组),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反流患者13例(Ⅲ组)。分析各组术前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主动脉根部结构测值、术前及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以及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中均经股动脉植入瓣膜,并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其中2例于TEE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逆行跨主动脉瓣,4例采用瓣中瓣手术。术前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与MSCT测得的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最小径、面积、周长,以及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TEE评估:少至中量瓣周漏4例,少量瓣周漏9例,微量瓣周漏5例,无瓣周漏14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Ⅰ组术后1个月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 Vmax)、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AVPGmean)、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AVI的11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口面积<1.0 cm2,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4 m/s,平均跨瓣压差>40 mmHg(1 mmHg=0.133 kPa)]和1例人工生物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二维、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2DTEE、3DTEE),术中二维、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3DTEE与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评价主动脉瓣环最大值、最小值、瓣环面积以及狭窄口面积的相关性及3DTEE、MDCT与连续性方程评价狭窄口面积的相关性。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人工生物主动脉瓣,其中1例患者术中发现心脏压塞合并升主动脉夹层分离,经心包穿刺以及升主动脉夹层分离保守治疗3 d后突发心脏压塞死亡。所有患者MDCT与3DTEE评价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最小径、瓣环面积及狭窄口面积的相关性均较好(r=0.98、0.97、0.97、0.99,P均<0.01);术前连续性方程测量的主动脉狭窄口面积与MDCT及3DTEE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均很好(r值均为0.99,P均<0.01)。 结论2DTEE、3DTEE能快速、准确地定量主动脉瓣环的大小及评价主动脉的解剖结构,能实时引导和监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尖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植入术(TAAVI)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接受TAAVI治疗的1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别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有效瓣口面积、平均跨瓣压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平均跨瓣压差,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入选15例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平均有效瓣口面积(0.55±0.28)cm2,术前平均跨瓣压差为(58.93±14.96)mm Hg(1 mm Hg=0.133 k Pa)。1例患者术中超声示中量瓣周漏,重新放置瓣膜顺利。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其他原因死亡外,术后超声随访结果示所有患者人工瓣膜位置均正常,7例患者探及瓣周1~2 mm反流。与术前比较,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均增加,平均跨瓣压差均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19、7.357、6.401,P均0.001;t=9.523、9.687、5.932,P均0.001)。结论术前经过超声心动图严格筛选,TAAVI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效果良好。超声心动图在术中评估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6例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桡动脉血流参数进行了系统测量,并设66例条件匹配的正常受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桡动脉内径,排血延迟时间,收缩期血流持续时间均正常,收缩期第一峰,第二峰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1),第三峰血流速度无变化,提示舒张早期就有血液返流抵消了部分正向频谱,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01),说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返流  相似文献   

16.
陈曦  鲁闻燕 《护理与康复》2014,13(9):909-911
<正>主动脉瓣狭窄作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在西方国家是仅次于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第三位心血管疾病[1]。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于高龄、合并疾病较多的患者,手术风险高,创伤大,存在术后瓣膜反流等缺陷。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2]为诸多生理、心理上不能承受手术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2013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replacement,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继发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从8家心脏瓣膜中心共筛选出4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急诊TAVR治疗,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术后住院期间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及McNemar检验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心脏超声指标、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0±7.9)岁,术中1例患者发生瓣膜移位,手术成功率为97.7%,住院期间死亡4例(9.1%),中位住院时间11.5d.术后主动脉瓣瓣口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0.5±0.2)vs.(3.8±1.6) mm2,P<0.05],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64.0±24.9)vs.(11.3±4.6) mmHg(1 mmHg=0.133kPa),P<0.05],主动脉峰值流速较术前明显下降[(4.5±0.7)vs.(1.9±0.7) m/s,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下降[(59.0±7.2) vs.(56.1±7.3) 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30.1±10.4)% vs.(40.9±11.0)%,P<0.05],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中行瓣中瓣植入2例(4.5%),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11例(25.0%);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卒中1例(2.3%),严重出血3例(6.8%),严重血管并发症5例(11.4%),急性心肌梗死2例(4.5%),少或微量瓣周反流30例(68.2%),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3例(6.8%),急性肾损伤5例(11.4%).结论 TAVR对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继发的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郝丽丽 《天津护理》2021,29(2):198-200
总结39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 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瓣周漏、血管并发症、急性肾功能损伤、呼吸道并发症,全面评估患者术前基础状况及合并症,结合TAVI手术治疗的特点,围术期严格执行常规护理并进行严密监护,警惕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预见性地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是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病例女,25岁,自述心脏有杂音,病因未明,日常活动无明显不适.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经胸心脏彩超所见:二尖瓣前、后叶发育略厚,回声略强,前后叶均分别通过腱索与同一组(后内侧)乳头肌相连,开放时前向血流速度轻度加快约1.6 m/s,平均跨瓣压差约5 mmHg(1 mmHg=0.133 kPa),关闭时探及少量返流.主动脉瓣“二叶式”,呈斜裂,开放时前向血流速度加快约3.1 m/s,平均跨瓣压差约23 mmHg,关闭时探及少量返流.各房室腔径大小、比例正常.室间隔、左室壁心肌厚度、运动正常.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弓降部血流速度略加快约1.9 m/s,未探及明确狭窄部位.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降落伞型二尖瓣、二尖瓣轻度狭窄、单组乳头肌、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主动脉弓降部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单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左室扩大和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及左心衰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变。方法采集因单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瓣口面积〈1.0cm^2)伴左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和左心衰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15例。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PWTd)和室间隔厚度(IVSTd),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Simpson法测量LVEF以及连续多普勒测量主动脉瓣跨瓣血流速度和最大压力阶差(AVP)。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并于术后3个月至3年随访观察。结果15例患者术后一周症状改善,AVP由平均(112±66)mmHg显著降至(28±17)mmHg(P〈0.05)。平均随访1.6±1.3年期间,心衰症状改善明显,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由3.3±0.5级降至1.7±0.9(P〈0.05),与术前相比,LVDd有显著的降低、LVEF显著性增加(P〈0.05),与术后1周比较也有改善;LVMI与术前和术后1周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尽管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AVP在术后1周已有显著降低的基础上,在随访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其中因心源性死亡的3例患者均是合并严重冠脉三支病变曾同时行冠脉搭桥术。结论单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左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左心衰的患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跨主动瓣压差、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术前跨主动脉瓣压差较低的患者应进一步评价其手术风险及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