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泪道系统阻塞是眼科常见病,阻塞部位可以分别或合并发生在如下4个部位:(1)泪小点;(2)泪小管同泪囊的连接处;(3)泪囊和鼻泪管,特别是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4)鼻泪管出口处。该病药物治疗难以根治,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病人较痛苦;且需一定条件,费用较高,基层医院推广难。笔者近年来应用消毒硬脊膜麻醉导管(下称导管)置入泪道治疗本病,方法简单,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437例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特点、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对门诊收治437例511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时机、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泪点膜闭、泪小管阻塞107眼,占20.94%;鼻泪管阻塞186眼、占36.40%;鼻泪管下端阻塞213眼,占41.68%;其他5眼,0.98%。根据患儿的年龄、泪道阻塞部位、有无分泌物及家属意愿采取从按摩法、泪道加压冲洗法到泪道探通法的阶梯疗法。总有效率95.69%。结论:泪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生先天性泪道阻塞,采取从按摩、加压冲洗到探通的阶梯疗法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可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不会改变泪道的解剖结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2009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87例,共94眼,年龄26~71岁,平均56岁。其中鼻泪管阻塞患者3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56例。随访时间为18个月。结果与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后第2天92眼溢泪症状完全缓解,成功率为98%(92/94)。随访中,85眼人工鼻泪管保持通畅,8眼发生阻塞,1眼发生人工鼻泪管移位,植入有效率为90%(85/94)。植入后有7例患者出现疼痛,2例出现眼睑水肿,所有患者均有少量鼻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果可见人工鼻泪管植入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泪溢患者的核素泪道显像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素泪道显像对泪溢患者泪道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取坐位,睁眼,头后仰在裂隙灯改装的头固定器前,面对装配针孔型准直器的探头,调整探头距离患者眼球为12cm。吸取^99mTcO4^-3.7MBq,体积0.05mL,滴入每眼下睑中部结膜囊内。即刻动态采集。结果:56例泪溢患者中正常泪道4例,轻度阻塞3例,中度阻塞14例,重度阻塞17例,完全阻塞18例。泪道冲洗通畅8例患者中,核素显影正常者4例,另4例核素显像发现于泪囊下口、鼻泪管骨段下口及鼻泪管膜段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泪道冲洗不通畅48例中,分别于泪小管、鼻泪管骨段下口、鼻泪管膜段、泪囊下口、吻合道阻塞。结论:核素泪道显像是一种较为客观反映泪道生理功能与病变部位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无痛苦,无创伤性,没有外加压力影响等优点,是泪道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潇莱威在泪道探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泪道阻塞多发生在泪点、泪小管、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 ,治疗方法很多 ,但疗效不尽人意。近年来 ,我们采用泪道探通术中潇莱威留置于泪道中的方法治疗泪道阻塞和泪囊炎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8例 (48眼 ) ,男5例 ,女43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36.5岁。其中泪道阻塞40眼 ,泪囊炎5眼 ,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3眼 ;均为单眼。病程最长10年 ,最短3个月。适应症 :无急性炎症的泪道狭窄或阻塞者及泪道冲洗无分泌物者。二、治疗方法患者取端坐位。1 %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泪小点…  相似文献   

6.
张爱斌  吴文兰  黄宏清 《护理研究》2005,19(13):1181-1182
[目的]研究泪道激光成形术在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等疾患中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36例、鼻泪管阻塞5例、慢性泪囊炎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形术,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泪小管阻塞全部治愈,泪总管阻塞治愈率90.3%,鼻泪管阻塞治愈率98.0%。[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是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应根据不同时间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不会改变泪道的解剖结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评价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8/2009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87例,共94眼,年龄26~71岁,平均56岁.其中鼻泪管阻塞患者3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56例.随访时间为18个月. 结果与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后第2天92眼溢泪症状完全缓解,成功率为98%(92/94).随访中,85眼人工鼻泪管保持通畅,8眼发生阻塞,1眼发生人工鼻泪管移位,植入有效率为90%(85/94).植入后有7例患者出现疼痛,2例出现眼睑水肿,所有患者均有少量鼻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果可见人工鼻泪管植入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爱斌  吴文兰  黄宏清 《护理研究》2005,19(7):1181-1182
[目的]研究泪道激光成形术在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等疾患中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36例、鼻泪管阻塞5例、慢性泪囊炎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形术,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泪小管阻塞全部治愈,泪总管阻塞治愈率90.3%,鼻泪管阻塞治愈率98.0%。[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是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应根据不同时间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 ,单纯泪道阻塞通常采取探通术 ,但疗效不理想。我院于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对门诊72例76眼泪道阻塞病人应用Nd :YAG激光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2例76眼 ,其中男16例17眼 ,女56例59眼 ,年龄6~68岁。病程1月至16年 ,其中泪小管阻塞13眼 ,泪总管阻塞15眼 ,慢性泪囊炎27眼 ,单纯鼻泪管阻塞8眼 ,泪小管、泪总管二处阻塞11眼 ,泪总管、鼻泪管二处阻塞2眼。1.2设备武汉莱尔康医疗激光公司生产的Nd:YAG泪道激光机 ,波长为1.064μm ,脉冲频率5~40C/S ,最大输出功率6W。特…  相似文献   

10.
软探针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和泪囊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探针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和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133眼)先天性泪道阻塞和泪囊炎用软探针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57例(65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愈率达98.5%;62例(68眼)先天性泪囊炎治愈率为95.6%。未发生1例假道和泪小管损伤。结论掌握泪道探通及泪道冲洗的技巧,术后观察及处理是软探针泪道探通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的泪道阻塞都是用手术方法治疗,痛苦大,出血多,损伤面积大。对青年患者来说,又影响美观。我科自2000年11月开展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以来,共治疗1006例患者,1086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1月~2005年1月,门诊收治各种泪道阻塞患者1006例,1086眼。其中女性815例,男性191例,年龄6~76岁,病程1个月~20年。1086眼中,泪点阻塞6眼,泪小管阻塞59眼,泪总管阻塞47眼,泪小管合并泪总管阻塞85眼,泪总管合并鼻泪管阻塞58眼,单纯性鼻泪管阻塞685眼,鼻泪管阻塞合并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鱼形针"在泪道植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纯慢性鼻泪管阻塞51眼,复杂性泪道阻塞19眼,急性泪囊炎3眼,采用自行设计定制的"鱼形针"配合送管器,将硅胶管植入鼻泪管和泪囊,随访6~18月。结果 73眼中67眼(91.7%)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6眼有流泪症状(8.2%)、泪道冲洗欠通畅。单纯慢性鼻泪管阻塞平均手术时间为3分钟。手术操作后多数患者无明显鼻腔出血。结论鱼形针与送管器配合硅胶管置入术无需使用鼻镜、额镜等观察器械来辅助,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的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而且在急性泪囊炎的治疗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对1999年至2002年我院门诊治疗的102例,138眼因鼻泪管阻塞、泪小点狭窄、闭锁、慢性泪囊炎引起泪溢患者,采用泪道探查术、泪小点扩大术、甲硝唑冲洗泪道,然后灌注四环索可的松眼膏置留泪道等综合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NDd:YAG倍频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Dd:YAG倍频激光治疗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64例(66只眼)各种泪道阻塞患者采用NDd∶YAG倍频激光治疗机进行激光治疗.结果: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远期治愈率分别为100%(5/5)、94%(15/16)、89%(25/28),泪管阻塞远期治愈率为29%(5/17).结论:NDd∶YAG倍频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更适合于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阻塞,而对于鼻泪管伴慢性泪囊炎远期疗效差,宜选用其它术式.  相似文献   

15.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眼病,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溢泪、流脓等症状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同时作为潜在感染灶,易造成角膜溃疡并威胁内眼手术。此病治疗方法较多,非手术治疗方法简便。2004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优维素从泪道腔内注入治疗各种泪道阻塞103例167眼,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平云 《护理研究》2008,22(25):2317-2318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眼病,包括上下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等.溢泪、流脓等症状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同时作为潜在感染灶,易造成角膜溃疡并威胁内眼手术.此病治疗方法较多,非手术治疗方法简便.2004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优维素从泪道腔内注入治疗各种泪道阻塞103例167眼,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310-4311
我院采用ND:YAG激光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慢性泪囊炎213例(237眼),效果良好,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8例(86眼),女135例(151眼),年龄14~71岁,病程1个月~20a,其中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208例(232眼),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阻塞5例(5眼)。本组术前均经过泪道冲洗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泪道造影(DCG)在泪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92只眼)泪溢患者行CT-DCG检查,通过CT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观察泪道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并运用CT后处理技术从CT各个层面测量泪囊的大小。结果 92只眼中,40只眼为正常眼,4只眼为泪小管阻塞,2只眼为泪总管阻塞,46只眼为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正常眼与慢性泪囊炎的泪囊各层面大小、最大近似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DCG和CT后处理技术能明确泪道疾病阻塞的具体部位,可从CT各个层面测量泪囊大小,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辉 《护士进修杂志》1996,11(12):20-20
鼻泪道逆行植管术及护理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彭辉慢性泪囊炎和单纯性鼻泪管阻塞是眼科最常见的泪器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全泪道插管术和泪湖鼻泪管插管术。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鼻泪道逆行植管术,共治疗患者28例32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最佳时机和有效方法。方法泪囊按摩和加压冲洗无效的89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通治疗。结果89例106眼中101眼治愈。其中一次性治愈70眼(66.0%),2次治愈28眼(26.4%),3次治愈2眼(1.8%),3次以上治愈1眼(0.9%),3例5眼未愈(4.7%);未愈及治疗≥3次以上治愈的2例3眼患儿年龄均〉12个月。结论冲洗式的泪道探通治疗是先天性泪道阻塞有效方法,最佳治疗时间为2~6个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