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硬化是门静脉血栓(PVT)患者常见病因之一,肝硬化合并PVT易出现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在对PVT的概述基础上,论述了肝硬化阶段PVT形成的原因、机制,PVT的诊断、治疗及目前仍然存在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在肝硬化患者中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PVT增加了消化系出血的风险,目前治疗PVT以药物为主,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消化系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应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对于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后应及时对PVT进行治疗.抗凝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介入及手术治疗.这篇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近年来关于PVT的研究,探讨肝硬化非肿瘤性PVT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将增加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PVT可与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发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PVT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目前,治疗PVT仍以药物为主,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并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经治疗消失后,应及时针对PVT进行治疗。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在治疗后常规给予抗凝处理可减少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早期诊断、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肝素用量、预防复发方面仍有较多问题等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自然病程和治疗管理尚未得到国际指南和会议共识的明确建议。既往研究表明PVT可自发再通,而抗凝治疗明显有利于PVT的再通。由于肝硬化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带来的出血风险,目前对于肝硬化患者PVT的抗凝治疗存在争议。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对肝硬化...  相似文献   

5.
<正>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合并严重的腹腔感染,则出现PVT的机率会更高,Wang等[1]研究就表明腹腔感染与PVT有关。本文报道1例肝硬化突发消化道出血合并腹腔感染导致急性PVT后,出现自发性再通的诊疗经过,提醒临床医生,对于病情危重的肝硬化PVT患者若无法行药物溶栓或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去除诱发因素也至关重要,同样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例诊疗经过  相似文献   

6.
断流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术式.其优点是止血确切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然而由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引起严重并发症.超声、CT、核磁共振成像是临床常用的诊断PVT的方法 .确诊后可通过抗凝、介入、手术等方法给予有效控制及治疗.因为PVT多数出现在断流术围手术期,而且治疗效果局限,所以围手术期PVT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术前给予抗凝药物预防PVT形成,术中防止对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损伤,减少脾静脉盲端的形成,稳定术后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术后常规彩超复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4):165-173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使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升高,加重肝功能失代偿;但由于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其重要性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长期被忽视.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 PVT的检出率逐年上升.目前,PVT的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然而临床医生对于各种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困惑.本文就近年来PVT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PVT病人的临床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文献报道PVT在肝硬化患者的患病率为0.6%~26.0%~([2,3])。PVT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致命性并发症,如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肠梗死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PVT被诊断出来~([4~6])。1肝硬化并发PVT的临床特点1.1急性PVT P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栓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指门静脉或其分支、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内形成的血栓。PVT是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往往可能会导致肝损伤、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甚至是缺血性肠坏死。因而,早期发现PVT并进行有效干预,对降低PVT患者的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危险因素和治疗进行了综述,指出PVT应及早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塞(M1)后左室重构较常见,其结局是导致心力衰竭,一旦出现心衰,病情将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在心衰出现以前,已有心功能异常存在,病人尚无典型的心衰症状(劳力性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如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延缓临床心衰的发生,进一步延长病人生命。现将近年来我们遇到的M1后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非肿瘤性PVT和出现原发性肝癌后并发门静脉瘤栓,其后果可导致肝功能恶化、加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相关门静脉高压不良事件,降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PVT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因子作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从传统的血栓形成三要素及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早期预测因子进行阐述。对相关研究分析表明,部分早期预测因子与PVT具有明确的相关性,为PVT的早期识别提供帮助。但具体预测值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血栓(PVT)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恰当的处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策略为抗凝治疗,但是考虑到肝硬化伴有PVT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比无肝病的原发性PVT患者要高很多,抗凝治疗的选择十分困难。大多指南对于肝硬化并发PVT患者应当如何治疗并未作出明确的推荐。我们通过检索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在肝硬化PVT患者应用抗凝药物能获得较高的再通率,而不会显著增加出血的风险,但研究的证据级别普遍较低,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论证,同时临床应用抗凝治疗时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门静脉血栓(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与血流缓慢、局部血管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关。本文就肝硬化PVT的危险因素、中医证候特点及中西医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1 流行病学门静脉血栓(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门静脉左、右分支发生血栓,伴或不伴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1]。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仅为0.7/10万~1/10万[2],而PVT在肝硬化患者中却非罕见,由于起病隐匿,且认识不足,曾经一度未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是指血栓发生在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肝硬化是其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是P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1].PVT可诱发或加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及腹水,使肠缺血或肠坏死的风险增加,降低肝移植术后患者及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系统的任何一段,包括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目前,PVT是肝硬化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入肝血流异常、门静脉高压症加重,进一步诱发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可见,全面认识PVT有利于早期术前评估风险和监测PVT的发生。该文将对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年内门静脉脉血栓(P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51例,随访1年。根据1年内是否发生PVT,分为PVT组与非PVT组;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P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观察健脾化湿方对PVT的预防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WBC、Alb、TBil、INR、APTT、FIB、PT、MEL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上消化道出血史、PLT升高、门静脉宽度增宽、未应用中药治疗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1∶1倾向性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后,健脾化湿方组患者1年内PVT发生率8.2%,对照组为18.5%,健脾化湿方组患者PVT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有上消化道出血史、PLT升高、门静脉宽度增宽、未应用中药治疗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项尸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门静脉血栓(PVT)的发病率为0.05%-0.5%,与日本调查相近。在西方国家,PVT占门静脉高压的5%-10%,在发展中国家,门静脉高压中PVT占40%。肝硬化患者PVT的发生率为0.6%~64.1%。慢性PVT可能只表现为厌食、乏力等非典型症状,急性发作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则可致病人死亡。即使是慢性发作,仍可因肝动脉的缓冲反应旧。和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成导致肝外性门静脉高压。本文拟探讨全身应用尿激酶结合经皮经脾门静脉置管溶栓在治疗中老年PVT患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出血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常见的症状,埃希菌属大肠杆菌天门冬酰胺酶(CASP)单用或联合类固醇激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方法,然而可并发无症状性血栓形成如静脉血栓。本研究旨在比较CASP联合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后出现的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2):670-676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肝功能分级、血凝状态、门静脉压力及血流速度等.合并PVT患者的治疗较非PVT患者有着更大的难度,且预后不佳.但PVT起病往往隐匿,不易察觉,因此早期识别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PVT的形成机制有着不同的观点,研究热点也在逐步推进.本综述将对PVT形成机制进行探讨,针对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正>【据《Am J Gastroenterol》2018年12月在线报道】题:抗凝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作者Pettinari I等)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抗凝治疗肝硬化PVT的获益、安全性及用药持续时间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分析肝硬化PVT患者接受或未接受抗凝治疗的疾病病程。本研究对2008年1月-2016年3月期间的182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首次发现PVT后至少随访3个月)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