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大鼠肝脏铁含量和铁蛋白( Fn )、转铁蛋白受体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n)mRNA的表达,探讨甲亢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组,每组6只,8个模型组经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给药建立甲亢模型,1个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于第1~8周末各取1个模型组大鼠肝脏,行组织切片后经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检测肝脏铁含量,经RT-PCR检测大鼠肝脏Fn、TfR1、DMT1、Fpn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铁染色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强。对照组大鼠肝脏表达Fn H、Fn L、TfR1、DMT1和 Fpn mRNA。模型组Fn L mRNA在1~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8周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Fn H mRNA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且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模型组TfR1 mRNA和DMT1 mRNA各时间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模型组Fpn mRNA的表达量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P<0.05),且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亢可引起大鼠肝脏铁含量增加,Fn、TfR1和DMT1 mRNA表达升高,而Fpn mRNA表达下降。肝脏铁含量升高可能与TfR1、DMT1和Fpn表达改变有关,肝脏Fn增加对升高的铁具有储存作用,防止铁超载对肝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肥胖对小鼠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mRNA、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FPN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肥胖影响铁吸收的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模型组,每组6只,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模型,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饲养,实验干预期14周。建模完成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十二指肠DMT1、FPN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十二指肠FPN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肥胖模型组小鼠十二指肠DMT1、FPN1mRNA表达以及FP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会下调机体十二指肠DMT1、FPN1的表达,导致铁吸收不良,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引起铁缺乏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原代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后,脑泰方通过调节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铁调素(hepcidin,Hep)及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表达变化,探讨脑泰方对氧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程序低氧舱建立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为CIH组和对照组.CIH组大鼠置于程序低氧舱内,按程序设计予以每天8h,共35天的间歇低氧,每一低氧-复氧循环时间为1 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条件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相关通路激活对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CIH组通过低氧舱造模,低氧条件(60 S/N2,60 S/空气,交替充入,保证舱内氧气浓度在5%~21%之间波动,每天8:30~16:30,共35 d)?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β)?口服葡萄糖法检测两组大鼠糖耐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胰岛β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mTOR及通路相关蛋白指标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H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P < 0.01);葡萄糖耐量?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P < 0.05);ki67染色阳性的β细胞约增加了5倍;胰腺组织mTOR通路相关蛋白激活?结论:CIH条件下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而mTOR相关通路的激活可能在胰岛β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CIH)条件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及相关通路激活对大鼠胰岛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二组。CIH组通过低氧舱中造模,低氧条件(60S/N2,60S/空气,交替充入,保证舱内氧气浓度在5%-21%之间波动,每天8:30~16:30,共35天)。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β)。口服葡萄糖法检测两组大鼠糖耐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胰岛β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mTOR及通路相关蛋白指标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H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葡萄糖耐量及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β细胞增殖明显,胰腺组织mTOR通路相关蛋白指标表达升高。 结论:CIH条件下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同时CIH通过激活mTOR相关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机体对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氧性脑损伤修复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IH 1周、CIH 3周和CIH 5周组。CIH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小时,连续缺氧1、3和5周。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表达高峰出现在1周后(P<0.05),3周后表达逐渐减少(P>0.05),5周后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变化,这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肝的损伤及其对肝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表达的影响,并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21只健康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间歇低氧组(CIH组)和慢性间歇低氧+N-乙酰半胱氨酸组(CIH+NAC组),每组7只。对照组置于空气循环舱内,其余两组置于间歇低氧舱内,每日8 h,共5周;对照组及CIH组每日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IH+NAC组每日给予NAC溶液灌胃。5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肝组织MDA含量和SOD活力,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大鼠肝CXC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H组、CIH+NAC组大鼠肝MDA水平均升高(均P<0.05),SOD活力均降低(均P<0.05);与CIH组比较,CIH+NAC组大鼠肝MDA降低,SOD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CIH组和CIH+NAC组大鼠肝脂肪变程度及炎症反应均增加(均P<0.01);CIH+NAC组大鼠肝损伤较CIH组减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CIH组和CIH+NAC组大鼠肝组织CXCL10表达均增强(均P<0.01);CIH+NAC组较CIH组减弱(P<0.01)。结论:CIH可导致大鼠肝组织损伤,并使大鼠肝组织CXCL10表达增加;NAC可以减轻CIH导致的大鼠肝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部分改善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半胱氨酸(L-cys)增加内源性H2S对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大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氧(Control)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组、正常氧L-cys干预(Control+ L-cys)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L-cys干预(CIH+ L-cys)组.CIH组和CIH+ L-cys组大鼠放入低氧仓进行间歇性低氧处理,每天8h,连续15 d.L-cys干预组每天给予L-cys(10 mg/kg)灌胃.用无创套尾法测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SBP),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系统在体记录大鼠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ELISA法测量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H2S含量和CSE、CBS活性.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间歇性低氧15 d后,CIH组大鼠SBP、RSNA,血浆中NE水平较升高,而血浆中H2S水平降低;应用L-cys可增加CIH大鼠血浆中H2S水平,显著抑制间歇性低氧引起的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动过度激活.结论 L-cys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H2S改善间歇性低氧引起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TMT-PRM技术研究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肾脏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筛选差异表达蛋白以鉴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实验组(n=10)。实验组放入低氧舱内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大鼠模型。12周后采集肾脏样本,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变化;提取蛋白并酶解和TMT标记,采用LC-MS/MS鉴定蛋白,软件Proteome Discoverer2.4处理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倍数变化1.2以上或低于0.83为标准,t检验P<0.05作为差异表达蛋白,并应用PRM技术验证候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IH引起肾脏损伤,肾小球形态不规则,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等。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有31种,其中表达上调的22种,表达下调的9种。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黏附、缺氧应激、钙离子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涉及PPAR、AMPK、代谢途径等信号通路。PRM相对定量分析的目标蛋白中进行筛选,P07379(PCK1)、P19132(Fth1)、Q5XI79(Ndufaf7)3个蛋白与TMT定量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泰方对体外血红蛋白(Hb)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采用Hb诱导神经元模拟建立脑出血后神经元损伤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去铁胺组和10%脑泰方含药血清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Calcein-AM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内铁含量;采用免疫荧光与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HCA)检测各组神经元转铁蛋白(Tf)及其受体(TfR)、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脂质活性氧自由基(lipid-ROS)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Tf、TfR和DM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内铁含量、细胞上清液中lipid-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Tf、TfR及DM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去铁胺组和10%脑泰方含药血清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细胞内铁含量、细胞上清液中lipid-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Tf、TfR及DMT-1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或P0.05),去铁胺组和10%脑泰方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泰方可通过调节Hb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铁代谢,减轻神经元铁超载及lipid-ROS累积,从而提高神经元细胞活力;其作用与铁死亡抑制剂去铁胺一致,提示脑泰方可能通过抑制脑出血后神经元铁死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慢性间断低氧(CIH)大鼠动脉内膜病理改变及厚度的观察和血管炎症因子变化的检测,探讨CIH对动脉内膜的损伤及其可能的途径。方法:24只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慢性间断低氧组(CIH组),慢性间断低氧+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CIH+NAC组)、慢性间断低氧+生理盐水组(CIH+NS组)和常氧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6只。经相应处理42 d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血和胸主动脉。ELISA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正五聚蛋白3(PTX3)血清浓度,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动脉内膜厚度。结果:CIH组及CIH+NS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部分受损脱落,少量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动脉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厚(P<0.001);CIH+NAC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厚度与CIH组及CIH+NS组比较显著减小(P<0.001)。CIH组及CIH+NS组大鼠血清HIF-1α,ox-LDL,PTX3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01)。CIH+NAC组大鼠血清HIF-1α,ox-LDL,PTX3水平较CIH组及CIH+NS组明显降低(P<0.001)。大鼠血清HIF-1α,ox-LDL,PTX3浓度间呈正相关,ox-LDL,PTX3浓度与胸主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CIH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动脉内膜增厚。CIH通过激活氧化应激状态,增加HIF-1α,ox-LDL,PTX3等因子的产生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间歇低氧大鼠肝脏细胞中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探讨肝脏细胞PTEN、P-AKT在间歇低氧相关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即慢性间歇空气对照组(CIA组)、慢性间歇低氧4周组(CIH4组)和慢性间歇低氧8周组(CIH8组)。检测3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肝细胞中PTEN及p-AKT的表达,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系统评价胰岛素抵抗。以平均灰度值表示PTEN及p-AKT的蛋白表达量,灰度值越高表示蛋白质表达越少。结果与CIA组比较,CIH4组、CIH8组ISI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H8组下降比CIH4组明显(P〈0.05);CIH4组、CIH8组HOMA—IR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H8组升高较CIH4组明显(P〈0.05)。与CIA组比较,CIH4组、CIH8组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H4组比较,CIH8组PTEN蛋白表达量升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A组比较,CIH4组、CIH8组p-AKT蛋白表达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H4组比较,CIH8组p-AKT蛋白表达量下降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低氧大鼠肝细胞中PTEN的表达随着IsI的下降和HOMA—IR的升高有显著升高趋势,且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性增加;间歇低氧大鼠肝细胞中p-AKT随着IsI的下降和HOMA—IR的升高表达下降,且随着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结论慢性间歇低氧暴露使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升高,发生胰岛素抵抗,并且随着间歇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间歇低氧大鼠肝细胞PTEN蛋白表达增加,p-AKT蛋白表达减少,且与ISI、HOMA.IR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该蛋白可能在间歇低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Sesn2/AMPK信号介导肝脏的自噬在间歇低氧和复氧致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与慢性间歇低氧(CIH)组,每组24只,CIH组置于间歇低氧舱8 h/d,持续8周,随后予常氧饲养4周;NC组始终常氧饲养。两组大鼠分别在基线、间歇低氧8周、复氧4周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Sesn2、AMPK、p-AMPK蛋白及mTOR、LC3 mRNA水平。结果 基线时,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低氧8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FBG、FINS、HOMA-IR、mTOR水平增高,Sesn2、p-AMPK/AMPK、LC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以导致大鼠FBG、FINS增高,可能是通过抑制Sesn2/AMPK介导肝脏的自噬引起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大脑皮质神经元DMT1、FPN1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皮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月龄雄性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淫羊藿组、黄芪组、葛根组、复方组、DFO组,每组各10只。6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淫羊藿组小鼠灌胃给予淫羊藿苷水溶液,黄芪组灌胃给予黄芪甲苷水溶液,葛根组灌胃给予葛根素水溶液,复方组灌胃给予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DFO组肌肉注射DFO,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个月,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 time PCR和Western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DMT1和FPN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均未见DMT1及FPN1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MT1的表达增高,模型组FPN1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组和DFO组DMT1的表达降低,模型组和DFO组FPN1的表达增高;与DFO组相比,复方组DMT1和FPN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Real time PCR结果、Western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结论:应用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下调AD小鼠大脑皮质DMT1的表达,上调AD小鼠大脑皮质FPN1的表达,从而抑制AD小鼠脑铁超载,缓解铁超载带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的sTfR和hepcidin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慢性高原病大鼠模型作为HAPC实验组,将西宁地区饲养的常氧大鼠模型作为对照组,测定大鼠血清铁调素(hepcidin)及肝脏铁调素、血清sTfR水平,及大鼠骨髓TfR及肝脏铁调素基因(HAMP)mRNA的表达。结果 HAPC组血清hepcidin、肝脏hepcid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APC组血清sT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APC组大鼠肝脏HAMP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PC组大鼠骨髓TfR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APC组血清hepcidin、肝脏hepcidin分别与血清sTfR水平呈负相关性(r=-0.361,P=0.043,r=-0.575,P=0.001)。结论 sTfR可以作为HAPC红系生成的生物学标志之一;hepcidin水平在HAPC中明显降低,其结果促进机体肠道铁吸收并增加储存铁的动员,进一步促进红系生成;sTfR对HAMP表达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雯  赵丹  万自芳  张湘燕 《重庆医学》2021,50(7):1087-1093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CIH)导致大鼠肠道菌群改变.方法 分别建立4周、8周CIH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留取各组大鼠粪便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定所有粪便细菌的16SrRNA基因V3、V4区序列,使用Qimme软件分析菌群物种分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样本间差异和各组生物学标志物.结果 高通量测序及相关分析显示,低氧状态下大鼠肠道菌群较对照组大鼠发生明显改变.间歇性低氧增加了α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0.05),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β多样性的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P<0.05).间歇性低氧暴露的大鼠较对照组表现出更多的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等和更少的乳酸杆菌.结论 间歇性缺氧改变了大鼠粪便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使得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激动剂血晶素对间歇性低氧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间歇性低氧致动物血压变化的机制和调控方法。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晶素组、间歇低氧组及正常组,每组8例。血晶素组大鼠接受腹腔内注射血晶素30 min后置于常压低氧有机玻璃箱内,使其间歇性低氧8 h/d;间歇低氧组大鼠接受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30 min后置于常压低氧有机玻璃箱内,使其间歇性低氧8 h/d,箱体内氧气浓度与血晶素组相同;正常组大鼠接受每天早晨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后置于玻璃箱中正常通气。三组大鼠均在同等条件下室温常规饲养。35 d后测定大鼠平均颈总动脉压力(mCAP),检测其血浆一氧化碳(CO)含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关组织器官中HO-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相关组织器官中HO-1蛋白表达。结果 mCAP在间歇低氧组较血晶素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在血晶素组较正常组高(P0.05)。血浆CO含量在血晶素组较间歇低氧组、正常组高(P0.05),间歇低氧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肺、肾HO-1 mRNA的表达在血晶素组较间歇低氧组及正常组高(P0.05),在间歇低氧组较正常组高(P0.05)。mCAP与HO-1 mRNA呈曲线趋势,二次方曲线拟合方程为Y=39.715+446.640X-334.353X~2。结论间歇性低氧可使大鼠的血压升高,相关组织器官中的HO-1表达增加,但血浆CO含量并不升高。使用血晶素可使间歇性低氧大鼠体内HO-1及CO均升高,并有一定程度的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合并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GBE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 NC)组、慢性间歇性低氧( CIH)组、GBE灌胃组,各组10只。于实验前后采用无创血压分析仪观察大鼠血压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肾、腹主动脉的病理变化;同时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及外周脂肪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CIH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GBE灌胃组大鼠血压显著低于CIH组(P<0.01);与 NC 组相比,CIH组心肌细胞、肾小管明显水肿呈水样变性,GBE灌胃组与CIH组比较心肌细胞、肾小管水肿显著降低,各组腹主动脉均无明显病理改变;与NC组比较,CIH组大鼠血清中 TNF-α、IL-1、IL-6的含量均显著增高( P <0.01),GBE灌胃组与CIH组比较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BE灌胃组与NC 组比较TNF-α、IL-6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1的含量GBE灌胃组明显高于NC 组(P<0.01);与NC组比较,CIH组外周脂肪组织中TLR4、JN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GBE灌胃组其表达含量显著低于CIH组(P<0.01)。结论 GBE可以抑制OSAS合并高血压大鼠脂肪组织TLR4、JNK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中TNF-α、IL-1、IL-6的水平,对OSAS合并高血压大鼠血压有显著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认知功能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影响。 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 mL/L间歇低氧组(50 mL/L CIH组)。50 mL/L CIH组采用低氧舱模拟间歇低氧环境制造低氧模型,在间歇低氧7 d、14 d、21 d、28 d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观察前额叶皮层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caspase-8)蛋白表达的变化,TdT介导的脱氧核甘酸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 mL/L CIH组逃避潜伏期在14 d、21 d、28 d时间点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跨越目标象限时间亦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0 mL/L CIH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从14 d起随低氧时间延长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50 mL/L CIH组额叶皮层神经元caspase-8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增加,于28 d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额叶皮层神经元出现明显结构受损、神经元密度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增高( P<0.05),且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 P<0.05)。 结论 重度慢性间歇性低氧可以引起大鼠前额叶皮层的病理学改变,可能通过促进促凋亡因子caspase-8阳性表达,引起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