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梳理和探讨了《中国药典》以及国内外标准对包装材料气体透过量测定方法的情况.详述了两类常见的测定方法——压差法和电量分析法(库伦法)的国内外标准收录情况,以及测试原理和优缺点;同时通过药品包装容器氧气透过量进行测定研究.从而对药品包装材料气体透过量测定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对药品包装容器相关测定方法标准的设立提出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杯式法、电解法和红外法3种方法测量塑料薄膜水蒸气透过量的数据一致性。方法:采用厚度均匀的塑料薄膜,经杯式法、电解法和红外法3种方法测量其水蒸气透过量,等效检验评价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杯式法、电解法和红外法测量塑料薄膜的水蒸气透过量分别为7.03、7.02和6.99 g/(m2·day)。结论: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等效。这为多种方法测量塑料薄膜水蒸气透过量的实验室数据对比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袁怡  姜南生 《中国药师》2017,(5):943-945
摘 要 目的:考察不同的测试仪器、方法及试验条件下测定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水蒸气透过量的可比性,为相关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比较国内外测试水蒸气透过量的3种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SO)和国际标准(ASTM),分析其原理、测试参数、条件及适用范围,采用3种基于不同原理的仪器进行试验。结果: 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对同一台仪器测得的结果影响较大;在相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同试验原理的仪器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结论:检验人员需定期使用标准膜来校准传感器法的仪器,试验严格控制温湿度,应从测量精度、人员操作、经济损耗多方面考虑,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韩小旭  赵霞  杨会英  孙会敏 《中国药事》2022,36(9):990-1001
目的:介绍国家药包材标准物质的发展历程、现状,探究我国药包材标准物质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分析比对的方法,总结国家药包材标准物质现存的问题,为药包材标准物质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国家药包材标准物质发布5年,在控制药包材质量和提升检测机构检验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覆盖面和推广度方面有待提高。结论:国家药包材标准物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和《国家药包材标准》2015年版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需进一步发挥药包材标准物质在国家标准中起到的“砝码”作用。目前所发行的药包材标准物质涵盖添加剂品种较少,各品类不能全覆盖,在实际检测中有局限性,亟待更多品种的研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立药品包装材料气体透过量测定中适宜的真空度。方法:采用不同的药品包装材料,用不同的抽真空时间,测定气体透过量。结果:实验验证最适宜的高压室和低压室压力值。结论:真空度对药品包装材料气体透过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