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道菌群在能量摄取和局部或系统性炎症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脂代谢异常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肠道内致病菌增多,益生菌减少,同时肠道致病菌可破坏肠道屏障,增加渗透性,导致内毒素入血。肠道菌群能调节脂类、脂多糖(LPS)含量和短链脂肪酸(SCFAs)的生成,并能影响食物摄入,炎症反应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等。肠道菌群改变或许可作为脂代谢异常的早期诊断标志。在此基础上可改变肠道菌群,为治疗脂代谢异常提供新方法。目前有许多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包括益生元、益生菌、二甲双胍或肠道粪便移植(FMT),这些均对机体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16S rDNA检测技术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肠道菌群特点以及肠道菌群移植(FMT)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STC患者作为STC组,给予2个疗程的规范化FMT治疗;选取同期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粪便16S rDNA测序技术对STC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并对STC患者实施FMT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T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而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MT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菌群多样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上,STC患者实施FMT后拟杆菌门和梭状菌门相对丰度降低,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Wexner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C患者肠道菌群易发...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神经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DNP)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脂多糖、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以及支链氨基酸等相关因子,进而调控炎症反应、肠道通透性、葡萄糖代谢以及调节脂肪酸氧化、合成和能量消耗,达到治疗DNP的目的。该文就肠道菌群治疗DNP的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并对相关中西医干预措施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DN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其发病机理仍未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高血压存在密切联系。该文主要针对高血压状态下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调节血压的分子机制、肠道菌群失衡检测技术,以及肠道益生菌治疗高血压的潜在用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的综合性疾病,而后者被认为是导致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已有报道肠道菌群与肥胖存在关联~[1],同时有诸多研究报道胰岛素抵抗也是一种低级的炎性反应~[2],而胃肠道菌群兼具基因及环境双重因素。假设肠道菌群对宿主的肥胖表型、代谢及炎性状况具有预测性意义,肠道菌群的分布、基因及代谢产物等可以作为研究人体代谢性疾病的生物性标志物。1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人肠道中至少存在1 014个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基因有数  相似文献   

6.
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来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影响到肝硬化的预后。文章就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硬化的进展及其并发症发生中的意义、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肝硬化中的主要作用进行综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70-377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血糖和血脂水平,粪便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和D-乳酸的含量和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以及肠杆菌、肠球菌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GLU、TC、TG和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拟杆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粪便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D-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调节肠道菌群可影响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人体的气道、肠道都定植有大量的微生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气道、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而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又能经"肠?肺轴"参与调节慢阻肺患者肺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本文旨在对慢阻肺患者气道、肠道菌群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组成、多样性的改变,以及吸烟、治疗方式等对其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慢阻肺的治疗提供新方...  相似文献   

9.
很多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发现,合理的应用中药可以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功能,达到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等目的。而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同样可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正暗合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这一点,通过干预肠道菌群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潜在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很多实验证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该文综述了既往研究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饮食、运动、传统降糖药和减肥手术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区系改变的发现,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引起医学领域广泛的关注,肠道菌群也被证实与T2DM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作用T2DM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增加肠道产短链脂肪酸细菌的组成,通过影响胆汁酸代谢,降低肠道内毒素,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失调症。肠道菌群改变可能会导致便秘等肠道功能性疾病,而且肠道菌群的调节用于便秘等相关肠道功能性疾病的治疗疗效已得到确认。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16S r RNA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细菌培养法,被广泛用于肠道菌群分析。不同研究得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不尽一致,但大部分研究指出,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下降以及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降低。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调节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疗效也不尽相同。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等微生态制剂以及粪便菌群移植可用于肠道微生态调节。大多数研究指出,益生菌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排便次数,减轻患者其他的相关症状。该文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性改变以及微生态制剂对便秘的治疗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通过其代谢物、分泌物或细胞成分参与调节宿主代谢和免疫,并保护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环境、营养、生活习惯改变以及抗生素滥用等原因均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与此同时,肠道菌群亦成为极具潜力的疾病治疗手段。本文将对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与菌群的关系以及基于肠道菌群治疗该类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肠道菌群在未来疾病预防和干预中的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脑与肠道以肠道菌群为介导进行双向交流,称为微生物—肠—脑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生后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的失调又会影响到IS的发展和预后。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IS病理上密切相关,或许可以作为IS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指标之一,并且发现调节肠道菌群可以影响IS的预后。现就微生物—肠—脑轴相关性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I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是作为维持器官微环境的重要调节剂,由肠道-重要器官轴发挥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然而,由于儿童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成年人不同,并且其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因此关于儿童肠道菌群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很少。该文从“肺-肠轴”角度介绍了呼吸道感染儿童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分析了儿童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和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期望能为临床从肠道菌群入手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是治疗脑瘫的常用康复手段.现代医学对脑-肠轴进行研究后发现,大脑和胃肠道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等进行复杂的双向调节,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小儿推拿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是改善脑瘫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机制.故文章基于肠道菌群-肠-脑相关的理论,尝试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探讨推拿治疗脑瘫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小儿推拿治疗脑瘫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肥胖症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纤维干预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在预防治疗肥胖的作用备受关注。本文对褐藻膳食纤维改善肥胖相关指标,重塑肠道菌群,从而预防肥胖的发生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物通过代谢营养物质,除了为人体提供营养素之外,还能产生氧化三甲胺、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肠道和肾脏是人体的两大排泄器官,慢性肾脏病时肠道微生态发生改变,循环中氧化三甲胺水平的升高,加重肾脏病变,氧化三甲胺的清除率下降,加剧氧化三甲胺的体内蓄积,进一步恶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文章阐述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主要是氧化三甲胺,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简要探讨了靶向肠道菌群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我国以腹泻型肠易激亚型(IBS-D)最常见。IBS的发生被证实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粪菌移植(FMT)指将供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改善肠道菌群,重建正常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善临床症状。目前,关于粪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一定临床疗效。文章就肠道菌群与IBS-D的关系及IBS-D粪菌移植治疗的治疗作用、安全性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心血管疾病(CAD)的重要原因,其以脂质代谢紊乱为发病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受多种机制的调控。肠道菌群是机体消化系统中数量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定植在肠道以共生的方式协同宿主工作,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反应和维持肠道结构,现已证实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许多人类常见疾病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及其参与的三甲胺(TMA)/氧化三甲胺(TMAO)代谢途径与AS的发生有着复杂的联系,提示TMAO可作为早期预测A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提到肠道微生物在调控全身代谢内平衡和器官生理的重要性.特别是肠道菌群产生的三甲胺(TMA)在肝脏氧化生成氧化三甲胺(TMAO),其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而左卡尼汀是由肠道菌群产生的TMA的重要来源,因此左卡尼汀可能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关键因素.与此相反,许多研究证明了食用左旋肉碱能抵抗代谢疾病的有益性,包括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缺血性心脏病等.本文对最近有关左卡尼汀的肠道菌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左卡尼汀的肠道菌群代谢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