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建立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预测T1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536例T1期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Bootstrap重采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期乳腺癌肿块纵横比、Adler血流分级、T分期及HER-2表达状态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一致性指数为0.750(95%CI:0.704~0.796)。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联合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所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T1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指标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 038例乳腺癌患者(共1 099个肿块)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按检查时间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制作列线图,利用验证组数据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OR=1.906,95%CI 1.397~2.609,P<0.001)、纵横比(OR=0.425,95%CI 0.284~0.634,P<0.001)、边界(OR=0.373,95%CI 0.267~0.520,P<0.001)、Adler血流分级(OR=3.188,95%CI 2.049~5.107,P<0.001)、病理类型(OR=2.975,95%CI 1.759~5.267,P<0.00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OR=1.439,95...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列线图模型预测微血管浸润(MVI)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RF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2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MVI阴性的HCC患者125例,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MRI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获得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患者1、3和5年RFS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一致性。结果:随访过程中,37例HCC患者复发,中位RFS时间为27.1个月[95%置信区间(CI):43.3~54.1个月],术后1、3和5年RFS率分别为88.0%、71.9%、4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风险比(HR)=4.807,95% CI:1.126~20.526,P=0.034]、肝胆期瘤周低信号(HR=3.755,95% CI:1.736~8.122,P=0.001)、肝胆期病灶-肝实质信号强度比(RIR)(HR=0.019,95% CI:0.001~0.396,P=0.010)是H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整合上述3个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95% CI:0.740~0.882),同时经Bootstrap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指数为0.795(95%CI:0.723~0.867),且校准曲线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概率吻合度较好。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MVI阴性HCC患者的术后RF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动态增强MRI(DCE-MRI)纵向变化的delta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江西省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17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3~74(48±10)岁, 按照软件中的随机种子数以7∶3比例分成训练集(81例)与测试集(36例)。所有患者均在NAT前、NAT早期(2个疗程)后接受乳腺DCE-MRI, 计算肿瘤NAT前、后最大径相对退缩值(D%), 并构建传统影像模型。基于NAT前、早期DCE-MRI提取delta影像组学特征, 通过冗余性分析、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筛选最优特征参数, 以10折交叉验证法构建delta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根据NAT后手术病理结果将117例患者分为pCR组与非pCR(non-pCR)组, 单因素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指标并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最终的指标, 并联合D%、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及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唐雪  杜勇 《放射学实践》2024,(5):694-698
【摘要】新辅助治疗(NAT)加手术是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经NAT后40%~75%的患者腋窝淋巴结可以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有望获得腋窝淋巴结pCR者,理论上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目前清扫术后的病理结果是判断腋窝淋巴结pCR与否的金标准,而这种有创的方法可能使得部分患者接受了过度治疗。因此早期准确判断NAT后腋窝淋巴结状态对后续手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超声、MRI、PET等影像学方法在乳腺癌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年来影像学在预测乳腺癌NAT后腋窝淋巴结pCR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指标和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的347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和CT检查资料。CT资料包括平扫及对比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其中,276例为微卫星稳定状态(MSS),71例为MSI。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43例)和验证集(10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U检验或卡方检验)对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等临床指标及CT征象[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病变肠管的长度及最厚径、病变的部位、强化方式及各期相对CT值(CR=病变CT值/同层面腹主动脉或其分支的CT值)]的差异进行比较。随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CRC患者MSI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随后绘制模型的列线图。分别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PLT)水平、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病变部位、强化方式、四期图像上病灶的CR值在MSS组与MSI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SII、病变部位、强化方式和动脉期CR是CRC患者MSI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MSI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和0.783;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预测CRC患者MSI状态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净获益率。结论:基于临床-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术前检测CRC患者MSI状态的辅助工具,能够协助制定CRC患者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后肿瘤呈向心性退缩时,MRI预测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确诊,并行NAC的17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完全反应(mCR)与非mCR、pCR与非pCR组间肿瘤退缩模式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对所有患者及肿瘤呈向心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模态MRI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同时预测肝细胞癌(HCC)中CK19表达及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诊断为单发性HCC的10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钆塞酸二钠增强多模态MRI检查,且术后病理报告清晰描述CK19及MVI状态。将CK19/MVI双生物学标志物分为双阳组(CK19及MVI均为阳性,19例)与非双阳组(87例),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通过R软件构建CK19/MVI双阳性表达的列线图模型。结果:临床特征中年龄、AFP、NLR、PLR在双阳组与非双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特征中T1rt-pre、T1rt-20min、ADC值、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肿瘤边缘、坏死、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T1rt-20min、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是CK19/MVI双阳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各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706、0.708。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0.854,校准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尚可。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多模态MRI联合临床特征术前能较好地同时预测CK19表达及微血管侵犯,并通过列线图模型为个体化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个体化治疗与随访。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4例,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筛选,应用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和校准图评价其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变量筛选与COX回归分析,构建了基于年龄、性别、黏液腺癌、中分化腺癌、Lauren混合型、病理N分期以及病理分期7个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复发指数(RI)预测模型,RI的1年、2年ROC曲线下面积>0.7,是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RI,低复发风险患者RFS明显长于高复发风险患者。列线图预测的术后1年、2年复发风险与理想预测值较接近。结论 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证实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BB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及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在术前行CBBCT及乳腺MRI检查的68个乳腺病变的影像特征。其中,恶性病灶46个,良性21个,交界性1个。比较病灶在两种图像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CBB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乳腺MRI检查对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6.5%、98.5%及100%。平扫联合增强(CBBCT)和乳腺MRI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1(95%CI:0.861~0.982)和0.929(95%CI:0.862~0.996),敏感度为95.7%和97.8%,特异度为76.2%和71.4%。CBBCT与乳腺MRI在显示肿块的形态、边缘和内部强化特征以及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和内部强化特征方面的一致性均非常好(Kappa均>0.75,P均<0.001)。CBBCT及乳腺MRI测量的病灶最大径和病灶距乳头距离的一致性较高(ICC分别为0.972及0.976,P均<0.001)。结论:CBB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和对病灶范围的评估准确性与乳腺MRI相当,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等方面可作为乳腺MRI检查的一种替代检查手段,能准确指导临床诊疗决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SL)MRI灌注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中晚期鼻咽癌(ANPC,Ⅲ和Ⅳ期)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0例ANPC患者,在放化疗前行鼻咽MR平扫、ASL和增强扫描,放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内行常规MR复查。记录放化疗前的ASL灌注参数肿瘤血流量(TBF)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在T1WI图像上测量肿瘤最大径(MD)。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放化疗有效组(48例)和无效组(2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间TBF、年龄、MD的差异,以χ2检验比较两组间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差异;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临床病理模型和TBF、临床病理联合模型,并建立联合模型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建立列线图的校准曲线,并获得一致性指数(C指数)。结果放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TBF分别为(113±9)、(97±14)ml·100 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01),放化疗有效组的MD值小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28)。2组间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21、12.95,P均<0.001)。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纳入3个独立预测因子,包括TBF(OR值7.749)、临床分期(OR值0.129)及病理类型(OR值5.228)。TBF模型预测放化疗疗效的AUC为0.84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2.7%;临床病理模型的AUC为0.822,灵敏度为80.2%,特异度为59.1%;联合模型列线图的AUC为0.893,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0.9%。联合模型列线图与TBF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P=0.215),但高于临床病理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31)。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值与临床实际观察值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指数为0.892。结论TBF、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是ANPC患者放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此3项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放化疗疗效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综合并发症指数(CCI)≥26.2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动态网页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入院时间分为主要队列(2020年11月-2021年10月,n=438)与验证队列(2021年11月-2022年4月,n=196)。根据CCI计算器(http://www.assessurgery.com)得出所有患者的CCI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CCI≥26.2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主要队列438例患者中,63例(14.4%)术后CCI≥26.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662,95%CI 1.341~5.285,P=0.005)、低第3腰椎旁骨骼肌指数(L3MI)(OR=4.572,95%CI 2.435~8.583...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3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305例(Ⅰ/Ⅱ级217例,Ⅲ级88例)和验证组132例(Ⅰ/Ⅱ级94例,Ⅲ级38例),将阜阳市人民医院(n=129)和太和县人民医院(n=162)29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Ⅰ/Ⅱ级203例,Ⅲ级88例)作为外部测试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性分析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对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指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评分联合临床指标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性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筛选出3个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列线图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验证组和外部测试组分别为0.811、0.825和0.803,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模型。DCA显示在概率值为20%~60%时,训练组、验证组及外部测试组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净收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结论:基于数字乳腺X线影像组学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效能,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并验证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实现术前对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准确预测。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20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45)、验证组(n=63),在训练组患者选取矢状位T2WI、增强T1WI及轴位DWI图像,在病灶最大层面边缘勾画获取感兴趣区(ROI)提取影像特征,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建立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建立MRI影像组学列线图。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应用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基于临床参数及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AUC:0.852)的诊断效能高于临床特征模型(AUC:0.723)及影像组学模型(AUC:0.788)。结论 结合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评分的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预测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常规超声(CUS)、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VTIQ)、声辐射力成像(VTI)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参数在术前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的乳腺癌患者,共91例患者94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US、VTIQ、VTI、CEUS检查,术后完善病理结果。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特征参数,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特征参数为Alder血流分级、增强速度、最大剪切波速度(SWVmax),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95%CI:0.568~0.795)、0.643(95%CI:0.520~0.754)、0.681(95%CI:0.559~0.788)。基于以上三个超声特征参数建立预测模型方程Y=-6.903+2.100×Alder血流分级+1.790×增强速度+0.423×SWVmax,该预测模型AUC为0.814(95%CI:0.703~0.897),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78.05%。一致性检验(Kappa=0.625,P=0.002),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检验中高度一致。结论:CUS、VTIQ联合CEUS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后MRI上乳腺肿瘤的不同退缩模式,探讨不同退缩模式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9年5月经术前穿刺活检及NAC后手术病理证实为单侧乳腺癌,且NAC前及NAC 8周期结束后手术前一周内均进行了MRI检查的50例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乳腺癌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位医生分别阅片,分析肿瘤的退缩模式,将其分为3型:向心性退缩;碎片样退缩;混合型退缩。根据NAC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pCR)组和非pCR组。记录NAC前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测的肿瘤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 Ki-67的表达情况,并将乳腺癌分为Lunim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四种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pCR组及非pCR组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评价2位医师对肿瘤退缩模式分类评价的一致性,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肿瘤强化模式及退缩模式在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比较NAC前肿瘤的不同强化模式在NAC后退缩模式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NAC后经手术病理证实,pCR组16例,N-pCR组34例。pCR与非pCR组间,年龄、绝经状态、病灶最大径、治疗前淋巴结是否转移、T分期、分子分型、肿瘤内ER、PR和Ki-67的表达状态、MRI上肿瘤强化方式及NAC前BP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异常(P均>0.05);HER2状态和退缩模式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医师对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定性评估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为0.719)。不同分子分型间肿瘤退缩模式及NAC前肿瘤强化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向心性退缩组、碎片样退缩组及混合型退缩组NAC前MRI上肿瘤强化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NAC后肿瘤退缩模式及HER2状态是影响疗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乳腺肿瘤NAC后在MRI上的退缩模式及术前HER2表达状态可作为评估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HER2受体阳性的乳腺肿瘤NAC的疗效更佳,pCR患者NAC后肿瘤表现为向心性退缩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其预后意义。采用单变量、多变量Cox生存分析确定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以多变量分析的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其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总生存期(OS)能力。绘制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概率与实际OS结局间的一致性。结果 CONUT评分预测OS最佳截断值为4,AUC值为0.766(95%CI=0.691~0.841)。高CONUT评分(≥4)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P=0.014),血清AFP水平更高(P=0.002),肝储备功能(P<0.01)和TACE治疗反应(P<0.01)更差,中位OS更短(P<0.01)。Child-Pugh分级、肿...  相似文献   

18.
正摘要目前越来越有必要建立可更准确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 CR)的模型。目的建立用于预测 p CR、基于 MRI 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列线图。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并验证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2年5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9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利用MaZda软件获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得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在测试集中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集134例,其中淋巴结转移43例;验证集61例,其中淋巴结转移28例,术前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32.4%(23/71),特异度为96.0%(119/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像组学得分、MRI提示宫颈间质浸润、Ki-67、MRI提示淋巴结转移为独立危险因素,依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40,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在训练组、验证组拟合优度良好(P=0.689、0.167)。结论 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提高了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联合血液炎症指标的综合列线图评估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PA-TACE)早期复发的效能。方法 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外科手术后1个月接受PA-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30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组92例和验证组38例。收集、评估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组学数据、病理学资料、PA-TACE术前1周内血液学指标。评估PA-TACE术后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影像组学特征筛选、LASSO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列线图建立及DCA曲线绘制。结果 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CT影像组学预测PA-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79(95%CI:0.70~0.89)、0.78(95%CI:0.62~0.94)。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GLR(P<0.01)是与PA-TACE早期复发相关的血液学指标。训练组中,临床模型、综合列线图模型预测PA-TACE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68(95%CI:0.56~0.79)和0.80(95%CI:0.71~0.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