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卫国  朱明丽   《护理与康复》2018,17(7):59-62
总结13例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剖宫产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治疗的准备及抗凝剂给药护理,加强静脉通道的护理,重视低血压、变态反应及溶血、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做好血糖监测及肾功能监测,同时做好产褥期护理。经多次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10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明显好转,均生命体征平稳转入产科。  相似文献   

2.
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共治疗40例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血常规、电解质、血浆氨、内毒素变化及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显著下降,胆碱酯酶(CHE)上升,凝血酶原时间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升高,血浆氨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治疗前后均呈阴性,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肾功能、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40例次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中38例次顺利完成治疗,1例次因管路内凝血提前终止治疗,1例次出现血压下降,经对症处理后继续完成治疗.结论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5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掌握技术操作要点、积极预防并发症;在治疗后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一认为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严重肝损害病人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1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肝损害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的变化。护理重点是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确保机器运转良好;严格无菌操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治疗中的并发症。[结果]经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后高胆红素血症明显缓解,血液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减轻。[结论]对ICU严重肝损害病人应用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明显,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用于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及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11例重症毒蘑菇中毒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治疗并实施护理。结果:1例死亡,2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其余8例均治愈。结论:使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对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及多系统功能损伤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31例重型肝病患者进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凝血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较治疗前下降(P0.05),症状改善。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对呼吸道病毒感染致肝衰竭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肝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致肝衰竭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血浆置换治疗)及观察组(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各42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并对患者治疗后12周生存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3%比61.90%,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短于对照组,国际标准化比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12周生存率为95.24%(40/42)、85.71%(36/42),对照组治疗后4周、12周生存率为85.71%(36/42)、69.05%(29...  相似文献   

8.
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对40例患者进行了80例次血浆置换,置换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置换前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血浆置换疗法的认知,消除不良心理,提高血浆置换的疗果;置换中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病情观察和对症护理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建英  徐宝花  冯莉 《护理与康复》2011,10(11):967-968
总结45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拉米夫定用药护理,使患者按医嘱服药;血浆置换前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完善各项准备,血浆置换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管道护理及基础护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13例血浆置换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3例血浆置换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血浆置换是抢救老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血浆置换治疗中加强护理和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是保证血浆置换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110例次的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及护理,表明双重血浆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减轻症状、减少复发、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强调充分做好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治疗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治疗后注意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同时加强营养并注意休息。  相似文献   

12.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21-1722
目的总结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近5年来,应用金宝PRISMA型血液净化装置及配套的血浆分离器和管路对1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32例次血浆置换,对这些患者的配合与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血浆置换可有效地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其中8例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出院;2例患者成功接受肝移植治疗.应密切观察血浆置换患者的病情变化,强调血管通路的护理,加强生活及饮食指导.结论血浆置换过程中的配合与护理非常重要,以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和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清蛋白水平下降,对照组上升,观察组治疗后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血钠水平无明显变化,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管路凝血、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结论: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肝功能,并能减少血浆用量,利于人工肝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郑琴仙  余焱 《当代护士》2007,(10):50-51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9例重症肝炎病人实施血浆置换疗法,比较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王灵芝 《全科护理》2013,(34):3195-3196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行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病人进行12次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其中成功进行肾移植1例,治愈1例,好转1例,稳定1例.[结论]加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双重血浆置换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总结54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认为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总结7例急性妊娠脂肪肝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期间,加强参数监测、导管维护、并发症观察等护理,做好产褥期护理。6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双重血浆置换患者的精心护理,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20例次双重血浆置换治疗过程及股静脉留置导管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治疗质量,患者感觉良好。结论精心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双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及降低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甲型H1N1流感并发溶血性尿毒症(HUS)临床罕见,两者合并发生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至今国内未见报道.2009年11月,我们采用序贯双重血浆置换(DFPP)-持续性血液滤过(CRRT)救治甲型H1N1流感并发HUS 1例患者,经积极救治,HUS缓解,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病情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有效地清除重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减轻肝脏负担,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同时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对减轻患者的心身压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