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评价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术前、术后内分泌辅助方法治疗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2007年11月~2012年10月,在该院确诊为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患者46例,年龄62.5(37~75)岁;术前PSA 38.7(6.3~96.8)ng/mL。术前所有病例均行为期3~6个月的新辅助治疗,再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所有病例均再行6个月以上的内分泌辅助治疗。运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参数(包括术前PSA值、术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和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生化复发生存率进行分析,采用Log.rank Test对患者Kaplan Meier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Gleason评分7.7(6~10)。术后病理确诊盆腔淋巴结转移(LN+)15例,淋巴结阴性(LN-)31例。术后随访时间37.5(6~63)个月,46例患者中有20例出现生化复发,其中LN(+)组11例出现生化复发,而LN(-)组9例出现生化复发。46例患者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及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56.5%(26/46)和97.8%(45/46)。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术前、术后内分泌辅助治疗可提高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减瘤性肾切除术在细胞因子治疗时代一度被推荐用于体能状态良好的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近年来,虽然靶向治疗广泛应用,减瘤性肾切除术仍是转移性肾细胞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CARMENA和SURTIME两项前瞻性研究的发表,减瘤性肾切除术在转移性肾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被重新审视。本文重点结合上述两项研究的结果以及相关思考,对减瘤性肾切除术在转移性肾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癌根治术通常被认为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一般则采取激素治疗和(或)放射治疗。目前有些研究表明对前列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可提高其特异性生存率。本研究将慕尼黑癌症数据库中1413名前列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以是否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分为两组,比较其总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内分泌治疗是中晚期前列腺癌及不能耐受根治手术的主要治疗方法.前列腺癌作为负性事件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加上去雄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严重地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癌症病人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1].我科2006年3月-2009年2月共收治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40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65例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SA。并对患者进行IPSS以及QOL评分。本组6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4~7(6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6±14)ml。45例患者导尿管拔出后可自行排尿,13例患者进行功能训练,7例患者尿失禁。且术后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血清PSA、QOL以及IPS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97-1798
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所收治的30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仅给予睾丸切除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比卡鲁胺治疗,C组患者给予比卡鲁胺联合醋酸戈舍瑞林药物去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8个月、2年的血清PSA值变化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A、C两组患者的血清PSA值以及2年生存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8个月、2年的血清PSA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内分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且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02-103
选取2009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5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内分泌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外放射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内分泌和外放射联合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10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其术前l周、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状况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且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个月患者总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均低于术前1周(P<0.05),术后3~6个月患者总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较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有提高(P<0.05,P<0.01).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面对、屈服、SDS、社会支持、疾病因素、经济状况、重返工作岗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需给予有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HT)联合近距离放疗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IHT,观察组给予IHT联合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比较2组治疗情况、生化无进展生存期(BPFS)、5年无事件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观察组中位BPFS为33.9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2个月(P0.05)。观察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HT联合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率优于单纯IHT,延长BPF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次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伽马刀分次治疗脑转移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伽马刀(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分次治疗,治疗剂量为3.2~3.6Gy/次,治疗总次数为8~9次,等剂量曲线为40%~60%,治疗完成后评价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1)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治疗中死亡病例。患者脑转移瘤数目1~3(1.4±0.6)个;单发转移灶病例38例,2个转移灶病例76例,3个转移灶病例36例。(2)CR 51例,占34.0%;PR 69例,占46.0%;SD 23例,占15.3%;PD7例,占4.7%。总有效率(CR+PR)为80.0%。对本组患者随访6~18个月,存活96例,存活率为64.0%。(3)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较轻微,仅出现3例乏力、5例恶心,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分次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可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且毒副反应轻微,是当前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59-1160
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65例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观察手术前后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SA。并对患者进行IPSS以及QOL评分。本组6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4~76(6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6±14)ml。45例患者导尿管拔出后可自行排尿,13例患者进行功能训练,7例患者尿失禁。且术后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血清PSA、QOL以及IPS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采用盆底肌锻炼联合膀胱训练的治疗措施后患者控尿能力改变的情况。结果:治疗后LT、ICI-Q-SF1及1小时尿垫试验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PVLP和PMU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8例术后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治愈5例(62.5%),有效2例(25.0%),无效1例(12.5%)。术后控尿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盆底肌联合膀胱训练的综合康复锻炼在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控制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相对无损伤、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欧美国家高发,是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美国和北欧,在全球范围内,PCa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PCa在不同种族和国家的发病率相差较大。我国属于PCa的低发国家,但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被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转移的12例。平均的无疾病生存间期(DFI)为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18%,其中DFI等于或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2年的总生存率(84%)高于DFI小于6个月的同时转移患者(50%)。对比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对患者DFI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尤其是对于DFI大于6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手术方式上,腹腔镜下肾上腺转移切除时安全的、对患者有益的,可作为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寡转移(转移器官≤3个,转移病灶≤5个)的患者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9例晚期NSCLC寡转移患者。根据入组的患者系统治疗原发病灶稳定的基础上是否联合局部治疗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conformal radiotherapy,IMRT)。接受SBRT的患者47例,处方剂量48~52 Gy,治疗4~5次。接受IMRT的患者42例,处方剂量60~65 Gy,治疗25~30次。B组患者60例,接受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等。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对两组患者的P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社会-细胞理论,通过目的性抽样于2022年1月—3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12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1个亚主题,分别为疾病因素(症状困扰、基因问题、有效治疗)、个体因素(认知差异、不确定感和复发恐惧、应对方式)、家庭因素(家庭角色、家庭影响)、社会因素(社会歧视、社会支持、经济负担)。结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心理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突出,且受到疾病诊治、个人、家庭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在今后工作中需多维度、系统化评估各因素对病人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根据病人不同特质,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支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比,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60例胃间质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瘤体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术后随访3~36个月,研究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2组随访期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腹腔镜与内镜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对胃间质瘤患者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且并发症和复发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