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阴火”是李东垣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 ,综前贤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概念 ,历代医家多有阐述 ,观点不一。笔者认为阴火是以脾虚为主 ,火热症状为次的综合症侯群。它不同于阳火和阴虚火旺。李氏重视脾胃 ,认为人之所以无病 ,在于脾胃气和 ,元气充足。如果饮食劳倦 ,喜怒不节 ,损伤脾胃 ,阴火由此而生 ,即“饮食劳倦 ,喜怒不节 ,始病热中”之谓。脏腑之间功能是相互协调 ,相互为用的 ,如胃的运化 ,依赖心火的温煦……。在病理是相互影响的 ,“心火乘脾 ,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复于地中 ,地者 ,人之脾也。”“劳倦伤脾… 相似文献
4.
5.
相火根源于命门之火,动中见静,藏于下焦肝肾,故相火主要指肝肾阳气,特别是肾阳。相火、阴火、龙雷之火、浮游之火,其实一也,后三者不过从不同角度说明相火的功能状态及生理病理特点。阴火实为妄动之相火、病理之相火;龙雷之火,乃取类比象,多用以说明肾中水火既济,阴阳互根的机理,且说明相火禀龙雷之性,具有暴烈难制,发病急骤的特点;无根之火与浮游之火同义,言相火不能固守本位,而腾越于上、于外也。 相似文献
6.
阴火与相火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火与相火之论由来已久,但两者之概念与内含一直不是十分明了,历代论述与争论也不少。作者在认真研读《脾胃论》的基础上,参合《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参考朱丹溪、张景岳、赵养葵等人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阴火与相火之说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与见解。主要从“水中之火,乃人生立命之根”,“离位妄行,乃损伤元气之本”,“雷非伏、龙非蛰,其源于水涸水寒”,“脾胃虚、阴火冲,乃属水寒所致”,“肾火离位之治疗,壮水、益火、升提为要”等5个方面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7.
中医火神派及其现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火为生命的动力、热能的源泉
人体体温的恒定与火的温煦、营卫开启汗孔、调节体温的作用有关。人身之火有二:即相火与君火。何谓君火?君火指神志之火,是心神活动的内在动力。《素问·灵兰秘典》:“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为君主之官,在五行中属火。火主动,性热而温煦。相火活性很强, 相似文献
8.
清代名医郑钦安从学于川中宿儒兼名医刘止唐,医术脱胎于《内经》、《伤寒》.其人聪慧早成,传世之作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传唱于今,遗泽于后人.郑氏一生所学尽在阴、阳、水、火四字,精纯无比,尤善用姜附温助元阳,破除阴霾,挽将倾于既倒,拯陈疴于须臾,诚乃中国医学史上承先启后之大家.本文着重探讨《医理真传》中《君相二火解》的理论,阐述对君火的理解和对相火、真火与郑氏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阴火是李东垣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综前贤之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概念,历代医家多有阐述,观点不一.笔者认为,阴火是以脾虚为主、火热症状为次的综合症候群.它不同于阳火和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10.
11.
<正>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生活在金末元初的动荡时代,战争和饥荒使民众突然大量死亡,医者多认为是瘟疫引起的外感病爆发,李东垣却认为,发热症状不是因为外感瘟疫伤寒,而是源于脾胃内伤。他认为民众饱受饥饿、劳役及精神上的创伤,严重损害了脾胃元气,削弱了机体抗病能力。以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著名观点,独具见地,从而创立了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气虚发热中的营卫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虚发热是君相火失衡所致,君相之火失衡却因营卫失调引起,文中揭示脾胃气虚下陷,营卫失常导致体内产热、散热的不平衡,体温调节紊乱而发热的病机。 相似文献
16.
鉴于现代学者对李东垣著作中的阴火所存在的诸多不同认识,以东垣著作原文为依据,从东垣的著作原文中对阴火的论述与治疗主旨及用药出发,阐述了阴火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心火或者相火,阴火的内涵有一定复杂性,不可无视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文章系统阐述了命门之火、君火、相火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命门之火是生命发生之本,一切生理活动的原动力均系于此火;君火是主持神明之火,是正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相火生于命门之火,上寄于心包络,下寄于肾,循三焦通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发挥温煦气化之职。人之初生,命火生成君、相二火,人之即成,君、相二火又赖命门之火之维系,共同发挥着维持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生理功能。如果三火功能失常,则可发生命门火衰、君火虚馁、君相火旺、相火失宣等种种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