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0例接受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患者,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结扎带组),同期使用钢丝固定胸骨的50例患者(钢丝组),分析两组关胸耗材数量和费用、关胸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结扎带组使用2~4条结扎带固定胸骨,关胸手术时间8~15 min,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钢丝组使用2~3条(4~7针)钢丝固定胸骨,关胸手术时间10~20 min,术后3例出现胸骨哆开(1例钢丝断裂、2例钢丝切割),并有3例胸骨无松动患者出现胸部切口愈合不良。结扎带组关胸耗材数量和费用高于钢丝组,关胸手术时间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少于钢丝组(P 0. 05)。结论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应用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效果确切,可显著缩短关胸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胸腺肿瘤患者34例,根据关胸时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胸骨结扎带组(n=13)和钢丝组(n=21)。比较2组的固定胸骨时间、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切口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胸骨结扎带组的胸骨固定时间和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钢丝组[(7.6±2.3)min vs(17.2±1.9) min,(44.0±34.0) mL vs(110.0±36.0) mL],胸骨结扎带组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钢丝组[(2.1±1.0)分vs(4.9±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术中对胸骨的固定可靠、安全、操作简单,并可显著缩短关胸时间,减少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心脏开胸术后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胸带固定。方法将2012年1月-6月201例心脏开胸术后患者根据术后回病房的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胸带固定胸骨及伤口,对照组未使用胸带固定,就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胸骨是否浮动、患者舒适感受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期愈合对照组98例(98.00%),观察组96例(95.05%),两组比较一期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01,P=-0.254),且两组均未出现胸骨浮动;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达69.00%,观察组仅为34.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0.862。P〈0.001)。结论心脏开胸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胸骨浮动与是否使用胸带固定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背景:许多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依赖于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探索创伤小、易操作、安全、存活时间长、存活率高的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两种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的优劣。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胸骨正中切口组、胸骨左缘切口组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监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量、进食恢复时间。术后24 h内测心肌酶学指标,术后4周检测超声心动图。结果与结论:胸骨正中切口组及胸骨旁切口组结扎冠状动脉后心电图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 ST 段弓背样抬高。胸骨正中切口组造模成功率为70%、胸骨左缘切口组造模成功率为80%。两组术后24 h内心肌酶学指标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与胸骨左缘切口组比较,胸骨正中切口组造模成功所需的手术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进食时间短,术后进食量较多,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采用胸骨正中开胸法结扎冠状动脉更适合用于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对锁骨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6例临床完整资料,将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3例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治疗的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治疗可有效促进锁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采用低位切除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行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LCA治疗,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IMA不保留LC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和预防性造口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8±1.26)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06±1.31) 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及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保留LCA的腹腔镜下Dixon术可以达到和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钢丝环扎、钢丝张力带、钛缆内固定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998—2012年收治的114例髌骨下极骨折根据所用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钢丝环扎组、钢丝张力带组、钛缆内固定组3组,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均随访6~12个月,钢丝环扎组优良率89.7%,钢丝张力带组优良率97.6%,钛缆内固定组优良率100.0%,钢丝环扎组与钢丝张力带组、钢丝张力带组与钛缆内固定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丝环扎组和钛缆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丝张力带和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效果确切,且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髓内固定联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93例股骨粗隆间并大粗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髓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张力带钢丝固定大粗隆,对照组51例仅行髓内固定术,评价2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8~32(18.5±2.1)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rendelenburg征阳性例数、Harris评分以及行走疼痛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发生张力带钢丝断裂.结论 髓内固定联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可靠,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步态异常、髋关节疼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探讨和评价两种手术路径的优劣,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该科收治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对其手术结果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引流量方面,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多于右腋下小切口组;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右腋下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矫治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有效,与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创伤小,出血少,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的骨性连续性,防止手术后发生鸡胸,美观效果好于胸骨正中切口,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96-1097
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AO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行髌骨环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下床行走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床行走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及屈膝90°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与对照组的1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优良率明显高于AO张力带钢丝固定,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3例髌骨横行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B组26例行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而恢复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439、4.160,P〈0.05、0.01)。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amma3髓内钉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丹阳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给予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与观察组(n=41,给予Gamma3髓内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总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2.14±1.16)d、术后负重时间(5.63±1.07)周、骨折愈合时间(7.32±1.18)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35、9.884、6.992,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amma3髓内钉与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安全性均相当,但Gamma3髓内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LA组46例与同期OA组46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与术后24h内肛门排气例数等临床资料。结果LA组的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5.75、23.63和13.73,P均〈0.05)。LA组的术后镇痛剂应用例数、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例数与术后24h内肛门排气例数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2.90、39.81和6.13,P均〈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平均住院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9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48例(记忆合金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50例(张力带钢丝组)。所有病例随访3~14个月,平均9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组优良率97.9%,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内固定滑脱松动、内固定物皮肤刺激两项记忆合金髌骨爪组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改良针尾带孔可折断式髌骨针张力带钢丝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02—2015-01收治的5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A组:采取改良针尾带孔可折断式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B组: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通过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几方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未发生内固定松动,B组发生5例。结论改良针尾带孔可折断式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操作方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内固定松动,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治疗非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非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治疗组(22例)和传统切开复位组(20例)。关节镜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传统切开复位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活动受限、行走时疼痛)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关节镜治疗组的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1.4)cm、(9.7±1.2)周及0.0%,传统切开复位组的手术切口、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3)cm、(12.1±1.7)周及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关节镜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3±3.4)分,传统切开复位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3.0±4.6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X线片复查均未见明显关节面不平,未见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术中可行关节腔冲洗,同时修补其他损伤组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关节外科2011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组患者TPA、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94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新型改良经骨缝线修复、多道钢丝独立纵向垂直缝合固定两种术式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因髌骨下极骨折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处理方法的差异分为A和B两组,A组60例患者使用新型改良经骨缝线修复治疗,B组60例患者则使用多道钢丝独立纵向垂直缝合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膝关节活动程度、Bostman评分及疗效评价等指标,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29.2±1.8)mL、手术时间(53.2±7.9)min、膝关节活动度(134.2±4.7)°以及Bostman评分(29.6±0.8)分优于B组的术中出血量(32.7±11.6)mL、手术时间(60.0±7.0)min、膝关节活动度(132.0±4.9)°以及Bostman评分(2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4.990、2.509、8.056,P<0.05);A组住院天数以及医疗费用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出现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应用缝线吻合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79例(7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缝合组和无缝合组。无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单纯明胶海绵固定技术,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缝线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修复时间和肉芽增生等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P=0.137),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缝合组造口黏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无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7,P=0.032),造口肉芽增生少于无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瓣膜缝线吻合并未改善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可缩短造口黏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组织肉芽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