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用于产妇阴道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医院收治的180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干预,比较两组产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中转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应用于产妇阴道分娩中能有效缩短第一、二产程,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及中转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自然分娩产妇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产程观察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观测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较之对照组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100.00%,无并发症;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81.48%,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P0.05)。结论:通过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为自然分娩提供干预,更利于自然分娩,且可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指征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各为30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的条件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监测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采用常规阴道分娩,观察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采用B超监测,记录两组分娩方式、产前助产及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与对照组2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B超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分娩中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不会对产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气囊仿生助产仪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 0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电脑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辅助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情况、各产程时间,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分娩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羊水污染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仪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进一步降低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保证优生优育,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情况,并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1421例进行比较。结果1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88例经阴道分娩,51例再行剖宫产,6例产钳助产,1例子宫破裂,无产妇死亡。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31%(57/145)比19.35%(275/1421)](P〈O.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时应提前住院待产,严格筛选阴道分娩病例,严密观察,慎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7.
陈秀琴 《医疗装备》2022,(1):184-186
目的 探讨气囊仿生助产仪辅助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医院分娩的60名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名.两组均开展常规助产护理,第一产程均实施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在第二产程时接受传统屈膝半卧位助产护理,观察组围生期开展气囊仿生助产仪干预,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8.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共80例,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瘢痕子宫孕妇35例为实验组,未镇痛瘢痕子宫孕妇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钳助产、剖宫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无差异;产时出血比较无差异,实验组较对照组产钳助产率低。结论严格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指征,有阴道分娩条件者实施分娩镇痛不增加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有利于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3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186例阴道试产,对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6例进行对照。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29例,成功率69.4%,再次剖宫产(RCS)57例,手术产率30.6%;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36例,阴道分娩率73.1%,手术产50例,手术产率26.9%。两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患者的资料,选择30例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100例正常产妇阴道试产,对两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新生儿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产妇阴道分娩相比,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患者出血偏多,产程时间和子宫收缩情况无差异.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选择阴道试产者,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较为安全,减少再次剖宫产加重盆腹腔脏器粘连程度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效果及对产妇免疫应激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3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80例,分别采取常规经阴道分娩(常规组)或气囊仿生助产术阴道分娩(气囊组),阴道分娩失败者均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和产前产后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CD4+/CD8+)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结果:气囊组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7.45±3.15h)均短于常规组(9.68±2.97h),出血量分娩(108.65±32.14ml)及产后2h( 186.14 ±52.75ml)少于常规组(140.56±38.54ml、248.15±62.24ml),阴道自然分娩率(93.3%)高于常规组( 81.1 %)(均 P < 0.05 );两组出现胎儿窘迫、窒息以及产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和新生儿状态(体重、Apgar评分)无差异,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气囊组少于常规组( P <0.05)。两组孕妇产后12h、48h的CD4+、CD4+/CD8+水平均较产前降低,CD8+升高,但气囊组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幅度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气囊仿生助产术阴道分娩可提高成功率,降低产妇机体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阴道产钳助产对难产产妇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阴道手术助产的难产产妇120例,按照不同的助产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胎吸术助产,观察组则选择阴道产钳助产,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助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产产妇在接受阴道手术助产时,采用阴道产钳助产能让助产成功率明显提高,不但能让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让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而且能对妊娠结局进行显著改善,让母婴安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3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1例患者进行剖宫产分娩方式;观察组79例患者进行阴道分娩方式。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指标更佳,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具有一定风险,采用阴道分娩作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安全性更高,医生要明确阴道分娩指征。阴道分娩对产妇机体伤害较小,生产时出血较少,对母婴不利影响较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非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妇产科接收的104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产妇行常规经阴道分娩,观察组产妇行经阴道试产。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的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质量、Apgar评分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瘢痕子宫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质量、Apgar评分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正常分娩产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较高,且分娩质量与正产分娩的产妇无显著差别,但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预案工作,值得瘢痕子宫产妇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行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80例初次妊娠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7.50%,对照组为86.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75%,略高于对照组的21.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在严密的产程监控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并且还能够较好地避免再次剖宫产引起的二次损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复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后的子宫,其中剖宫产术是瘢痕子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目前,随着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和计生政策的改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由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母儿并发症的风险均增加,分娩时不论是行选择性剖宫产还是阴道试产,都可能出现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因此正确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问题,成为围生医学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阴道分娩现状和产程管理等助产策略,以期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再分娩方式提供依据,不断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范静 《中国校医》2020,34(12):898-900
目的 探讨连续性孕期营养指导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按照手册指南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连续性孕期营养指导,比较2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88.37%)高于对照组(67.44%),剖宫产率(11.63%)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2,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397.43±64.81)min、(46.92±10.56)min,短于对照组的(478.20±89.35)min、(71.78±11.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三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15,P>0.05);观察组母婴结局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连续性孕期营养指导,可有效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复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后的子宫,其中剖宫产术是瘢痕子宫产生的最主要原因。目前,随着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和计生政策的改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由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母儿并发症的风险均增加,分娩时不论是行选择性剖宫产还是阴道试产,都可能出现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因此正确处理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问题,成为围生医学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阴道分娩现状和产程管理等助产策略,以期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再分娩方式提供依据,不断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剖宫产逐年增加及生育政策开放,使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随之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完全可以打破传统二次剖宫产的观念,进行阴道自然分娩,而宫颈成熟度是阴道分娩的重要前提条件,宫颈球囊是用于临床分娩的一种促宫颈成熟设备,以被证实安全有效。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宫颈球囊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中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05-2018-06-18在范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06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孕周和孕次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观察组采用宫颈球囊;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产程时间、妊娠结局、阴道自然分娩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79.25%(40/53),低于观察组的94.34%(5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P=0.022;对照组第一产程(8.64±2.17)h、第二产程(0.68±0.17)h及产后出血量(179.42±40.13)mL,均高于观察组的(6.78±1.92)h、(0.54±0.12)h及(146.58±30.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73、4.898和4.743,均P值0.001;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64.15%),低于观察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2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3%,与观察组5.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2,P=0.241。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球囊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促进引动自然分娩,降低对新生儿影响,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试产对母婴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该院接收的92例阴道分娩瘢痕子宫产妇为阴道分娩组,以95例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分娩者为剖宫产组,对比其母婴安全差异。同时以93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为对照组,观察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的不同之处。结果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分娩后2 h及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升高(P<0.05),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分娩后产后感染、尿潴留、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娩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情况、阴道分娩成功率、产妇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