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总结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到2009年1月来院治疗的患儿,随机抽取110例细菌性痢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中105例临床表现典型,15例症状严重,确诊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经过有效的治疗全部好转.结论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节.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临床特点,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以高热、反复惊厥、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为特点,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腹泻,用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留取大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大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细菌性痢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35例临床表现典型,5例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确诊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结论: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节。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临床特点,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以高热、反复惊厥、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为特点,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腹泻,用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留取大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可作为诊断依据,大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可确诊。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 ,本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可伴有发热 ,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 2 0 0 1年 7月 15日成功治疗 1例细菌性痢疾伴感染性休克的患者 ,现就本例的护理及体会作一探讨。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5 0岁 ,因“发热、腹泻、腹痛 2d”于2 0 0 1年 7月 15日上午 8时入院。患者于两天前食用“海产品”后出现发热 ,继之出现腹痛、腹泻 ,开始时为黄色稀水便 ,以后逐渐转为粘液脓血便 ,日大便10余次 ,伴明显里急后重 ,且伴恶心、四肢酸软、乏力。入…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腹泻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为两岁以下小儿常见病。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泻,严重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在其治疗过程中,周密细致地观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观察鉴别某些非婴幼儿腹泻,如肠套叠、肠梗阻、细菌性痢疾等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20.怎样防治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病变主要在结肠内,细菌引起结肠化脓出血,全身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便。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可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还可出现惊厥、休克,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及生命.本院2003年6月份集中收治了78例细菌性痢疾患儿,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文 《开卷有益》2009,(12):51-51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即痢疾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短杆菌,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来传播的。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误诊2例报告蒲强本陶丹1(大理教学医院传染科大理671000)恙虫病2例,1例误诊为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及病毒性脑炎(以下筒称病脑);1例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现报告下:例1:男性,36岁,农民。因发热、腹泻7天,于1996年9月2日入院。...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指除了霍乱、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病原体随食物或水进入健康人的胃肠道 ,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小肠分泌大量水分及电解质 ,引起腹泻 ,同时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原体随排泄物排除体外 ,污染环境、食物及水源 ,可以引起疾病流行。本章所述仅限于某些常见的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1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的细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 ,是国内外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在发展史国家占感染性腹…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常年散发.以夏秋季多见,为我国特别是我市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清香坪片区是攀钢目前最大的生活区,为了解本片区菌痢的发病动态,更好地做好菌痢的防治工作,我们整理分析了1992-1997年以来的相关资料,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智 《英国医学杂志》2006,9(3):155-155
一项关于从发展中国家所在地区返回的西方旅行者所患疾病的调查发现.从亚撒哈拉非洲或东南亚返回的人最常见的病患是发热,从中亚南部返回的人最常见患有腹泻。从地中海地区和中美或南美返回的人更容易患有皮肤疾病(通常为昆虫叮咬或皮肤游走性幼虫病)。在大多数地区,寄生虫引起的腹泻(贾第鞭毛虫病、阿米巴病)比细菌引起的腹泻更为常见。疟疾和登革热是引起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又名急性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我国,急性菌痢仍是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典型急性菌痢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发热、头痛、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达10次/d或更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痢疾后关节炎是一种急性菌痢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病变。典型的细菌性痢疾后关节炎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收治二例报如下。病例1:男,21岁,民工。入院前因腹痛、腹泻、发热在门诊被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三天症状逐渐缓解。入院前三天,左膝关节、右踝关节肿痛,逐渐加重,活动受限,高热。人院时T39℃,WBC13.8x109/L,N89%,L11%,血沉66mm/H,左膝关节、右踝关节触痛明显,皮温高,左膝关节腔内有积液,X线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第二天,右膝关节肿胀、疼痛,继而出现关节腔内积液。双侧膝关节均抽出淡黄色混浊液体…  相似文献   

14.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8):1707-1708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脑型中毒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之一,多发生于2~7岁儿童(成人以休克型为多见),以突发高热或超高热起病,出现意识不清、反复抽搐,部分患者腹泻症状轻,且腹泻较中毒症状出现晚,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对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资料表明暴发流行是由福氏型痢疾杆菌污染食物引起,开始几天发病是通过食物型传播,以后续发病例可能为接触型传播。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并伴有不同程度中毒症状,本次流行均为青年,由于治疗及时,故流行过程较短,共13天。  相似文献   

16.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过200g,粪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含不消化食物.腹泻常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的病因颇多,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为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细菌、寄生虫、旅行者腹泻或服用药物所致.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便及口传播,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细菌性痢疾一般宜选氟喹诺酮类,也可选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磷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7.
缪忠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77-2578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和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血水便者红细胞可满视野。我院一病区连续发生菌痢9例,经过一系列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及时避免了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道感染性腹泻仍是各种腹泻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原因,病原体极多,现分述如下:一、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福氏、志贺氏、鲍氏、宋内氏等痢疾杆菌引起,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由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19.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粘腋脓血便、里急后重。严重可短期内出现抽搐、休克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既往病人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现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明显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20.
一、A1型题(请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慢性腹泻A细菌性痢疾B过敏性紫癜C消化不良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变态反应性胃肠炎2.患者,女,32岁,左下腹痛伴黏液便1个月,里急后重,无发热及消瘦。便培养(-);钡灌肠未见异常;结肠镜示:直肠广泛充血、水肿,散在糜烂;病理示:隐窝脓肿,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痢疾B溃疡性结肠炎C阿米巴痢疾D Crohn病E直肠感染3.患者,女,13岁,3个月来腹部隐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食欲下降,有时还出现便秘,此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A急性中毒性菌痢B混合型菌痢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