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通过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用药指导、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胺碘酮注射液所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对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我科2011年1月之前胺碘酮注射液静脉输注导致静脉炎的成因进行分析,对采取护理干预前后的局部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胺碘酮注射液浓度、持续输注时间、穿刺血管管径、药液输注速度与环境温度都是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采取护理干预后,胺碘酮注射液所致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胺碘酮所致局部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应尽量采取低浓度、低速率、多位置进行胺碘酮输注,且选取较粗血管穿刺、保持温度与强化护理巡查等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红  学琴 《北方药学》2014,(10):12-13
目的:探讨药物持续湿敷在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使用静脉泵入胺碘酮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在开始泵入胺碘酮时即给予药物持续湿敷,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流程泵入药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输注血管出现静脉炎的例数、出现静脉炎的时间和分级;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出现例数、时间及程度。结果:实验组出现静脉炎和疼痛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出现静脉炎和疼痛的时间较对照组迟,静脉炎分级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持续湿敷可有效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用药依从性,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4.
姜天香 《安徽医药》2018,22(3):544-54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168例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注射液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4%,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对静脉点滴胺碘酮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左静  徐丽  裴大军 《安徽医药》2014,18(1):195-197
目的 通过对不同外周静脉输入胺碘酮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合理选择外周静脉,延长静脉输入胺碘酮留置套管针的置管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有效避免护理纠纷,为输入胺碘酮的患者提供循证护理的依据.方法 将80例静脉输入同浓度、同剂量胺碘酮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穿刺在肘关节以上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任意一条;对照组患者穿刺在肘关节以下的外周静脉.并对其静脉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静脉输入胺碘酮,留置套管针选择穿刺在肘关节以上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任意一条,其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穿刺在肘关节以下的外周静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输入胺碘酮时对外周静脉选择首选肘关节以上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任意一条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浅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减少及减轻浅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2014年3~5月接受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6~8月接受胺碘酮注射液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所致浅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输注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浅静脉炎的预防控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B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另给予干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B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方淑玲 《安徽医药》2013,17(9):1615-1616
目的 通过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减少胺碘酮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将48例使用微电脑输液泵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的病例随机分为集束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集束护理组的病人双侧颈外静脉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并每隔12 h交替输注胺碘酮,浅静脉留置针的贴膜改为康慧尔透明贴,常规护理组在上肢粗直血管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浅静脉的贴膜为3 M的透明敷贴.结果 通过集束护理策略明显减少了胺碘酮在浅静脉输注过程中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方便、易行、安全可以广泛用于临床输注胺碘酮,减少输注胺碘酮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达龙所致外周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可达龙,选择粗大血管停留留置针后,用输液泵持续泵入,待患者自觉输液上方不适时再行更换注射部位。输液完后按常规肝素盐水3 ml封管。实验组则选择左右上肢2条外周粗大血管分别给予留置针穿刺,可达龙泵入液每8小时交替更换静脉管路,封针时用0.9%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射,如果发现有静脉炎时再提早更换另一管路;两留置针穿刺上方给予5%鞣酸制剂涂擦,3次/d;做好告知及健康宣教工作。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发生静脉炎的程度也较轻。结论外周静脉使用可达龙液时,选择粗大血管;每8小时更换管路;维持液适宜速度;鞣酸制剂涂擦提前干预;使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加强患者的宣教等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减轻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90例经外周静脉泵入多巴胺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90例经外周静脉泵入多巴胺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分析,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 90例患者发生静脉炎7例,液体外渗5例,通过采取合理治疗护理措施后均痊愈。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多巴胺静脉泵入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于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7):539-540
目的:观察喜疗妥软膏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2 例静脉输入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敷静脉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静脉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第12小时痊愈率分别为64.52%和35.48%,第48小时分别为87.10%、51.61%,第72小时分别为100%、83.87%(P<0.05).结论:应用喜疗妥软膏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2.
胺碘酮不同注射方法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与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例60例,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研究组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后维持泵入, 对照组应用传统人工手推静脉注射后再维持泵入, 两组推注时间均为10 min, 剂量150 mg. 推注后观察10 min, 并于24 h观察记录静脉炎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为36.7%, 差异有显著性(P<0.05). 研究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对照组为10.0%, 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微量泵注射胺碘酮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外周静脉穿刺输液患者外周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方法 以200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2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方法 完成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纳入200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 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为(22.60%)(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外周静脉输液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胺碘酮注射液所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各种可能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可减少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发生。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4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救治过程中,3例患者静脉炎,3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2例患者心动过缓,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后,均有所改善好转。结论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霞  苏乐群  刘逢芹  李妍 《中国药业》2013,22(13):61-62
目的探讨减轻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116例胺碘酮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策略。结果胺碘酮所致静脉炎重在预防,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配置浓度、适当的穿刺方式及部位、加强患者用药教育等方法进行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结论静脉炎是静脉输注胺腆酮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芮淑静 《中国处方药》2014,(10):122-122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并采取临床护理。在治疗前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并着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治疗时,把药物的浓度控制于正常范围,注意血管的选择,持续进行心电监测,若出现并发症积极进行处理。结果治疗的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占6.0%;有4例患者发生血压下降,占4.0%;有3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占3.0%。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和有效合理的护理,上述13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缓解。结论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使用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吴丽红 《海峡药学》2010,22(6):145-146
目的为了总结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53例不同心脏病患者在并发室颤、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时,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观察疗效、副反应、护理要点。结果 53例不同心脏病在发生室颤、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后,采取静脉注射胺碘酮等措施,心律失常的治愈率100%;53例病人在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3例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心动过缓,8例发生静脉炎,经及时适当的护理,均很快治愈。结论及时妥善的护理措施,是确保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配合。方法: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72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全体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静脉炎、心律不齐、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不良反应发生率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同时给予护理配合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123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护理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非护理干预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最后统计学处理。结果结果为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应用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时加入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感染、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率,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