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输卵管系膜与卵巢门之间的囊肿称为卵巢冠囊肿(paraovarian cyst)。卵巢冠囊肿在临床并不少见,由于其易与卵巢本身的囊肿相混淆,故术前确诊率低。现对2002年9月至201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73例卵巢冠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卵巢冠囊肿临床误诊原因,以提高其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子宫外盆腔浆液性癌包括卵巢浆液性癌、输卵管浆液性癌、腹膜浆液性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将卵巢浆液性癌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浆液性癌,两者临床特征、预后及分子特征完全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大量证据表明前者由卵巢的良性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内膜样囊肿等经交界性肿瘤逐步发展而来,而后者起源不明确。传统观点认为高级别浆液性癌起源于卵巢上皮,但对因携带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易感基因(BRCA)突变行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可发现其输卵管伞端存在上皮内癌灶,可能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前驱病灶。输卵管浆液性癌及腹膜浆液性癌患者的临床及分子特征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相似,且输卵管伞端也可见上皮内癌灶,故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输卵管浆液性癌、腹膜浆液性癌可能均起源于输卵管伞端的上皮内癌灶。  相似文献   

3.
交界性卵巢冠囊肿七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有仲  师宜荃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0):614-616,T065
回顾性分析7例交性卵巢冠囊肿临床与病理特点。7例占同期451例卵巢冠囊肿的1.6%。发病年龄自16岁至60岁,平均37岁。7例交界性卵巢冠囊肿的病理特点为,表面光滑,源于阔韧带,输卵管、卵巢均正常。肿瘤大小自3cm*2cm*1cm至8cm*8cm*7cm。囊内含有浆液性清亮液体,囊内壁有乳头突起。7例中6例源于苗勒管上皮(副中肾管),另1例源于中肾管上皮,后者有明确的基底膜。7例术后随访1-11年  相似文献   

4.
卵巢冠囊肿是一种良性非赘生性肿物,来源于中肾管或副中肾管迹.多发生在生育期.除某些病例发生扭转外,大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多数妇女在普查时发现,由于卵巢冠部位与卵巢接近,而且囊肿形态与卵巢囊肿不易区分,所以手术前准确诊断率很低.我院6年共收治50例病人,误诊率为92%.我们体会到,生育期年龄妇女子附件部位发现活动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物。应考虑卵巢冠囊肿.妇科检查时注意肿物一侧是否触及正常卵巢,而且在 B 赶检查时注意探测囊肿一侧是否有正常卵巢回声.这样可提高正确诊断率.卵巢冠囊肿,如无合并症只行囊肿剥出术即可.50例病人经病理检查无1例发生恶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切除巨大腹膜后卵巢冠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胚胎中肾管残迹的腹膜后、卵巢冠的囊性肿物称为卵巢冠囊肿,在妇女很常见。目前通常采用开腹手术切除肿物。本文报告两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切除了肿物。方法:常规做腹腔镜,用2根5mm探针放置在盆腔中线的两侧,便于操作,首先观察排除恶性肿物。移动附件可发现卵巢冠囊肿。输尿管常扭曲,伸长。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输卵管。与输卵管平行做1.5~2cm切口,暴露囊肿的外包膜,通过此切口抽吸囊液,将抓持器(grasper)插到囊腔内,夹住囊壁,向一个方向扭转,通过腹膜切口取出。囊肿切除后,再扭转取出外膜组织。用双极电凝止血,腹膜切口通常不需要关闭。直肠子宫陷凹处要  相似文献   

6.
正常卵巢扭转少见,多为输卵管或卵巢系膜过长、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所致,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后由于卵巢体积增大,多个卵泡发育形成滤泡囊肿,妊娠后多形成黄体囊肿,使卵巢呈囊实性改变,比重分布不均,成为卵巢扭转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附件囊肿是妇科常见的剖腹探查指征 ,我院 2 0 0 0年开始经腹小切口袋取囊肿 ,皮肤切口仅 3~ 4cm ,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 86例囊肿小于孕 4个月者行经腹小切口袋取出术 (研究组 ) ,其中卵巢上皮性囊肿 36例 ,卵巢畸胎瘤 15例 ,卵巢冠囊肿 12例 ,输卵管积水9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 ,其它 6例。囊肿最大者 2 5cm×2 0cm× 16cm ,最小者 5cm× 5cm× 4cm。随意选择本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94例常规术式为对照组。其中 ,卵巢上皮性囊肿 35例 ,卵巢畸胎瘤 18…  相似文献   

8.
妇女盆腔、主动脉旁、网膜淋巴结内"苗勒氏腺性包涵囊肿",其发生率由5%~20%不等,现较普遍认为由间皮陷入淋巴结内化生而来,因淋巴结内"腺性结构"衬复苗勒氏上皮,多数呈输卵管上皮分化,少数呈宫内膜或宫颈上皮分化,偶可衍化为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上皮或癌变.因此,需与淋巴结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癌鉴别,若出现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伴淋巴结内"苗勒氏上皮或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上皮腺性包涵囊肿",并不影响患者预后,但伴网膜浸润性种植或/及淋巴结内"苗勒氏腺性包涵囊肿"癌变,则影响预后,需进一步根治性手术及化疗.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孕早期超声检查的普遍开展及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近年来妊娠期盆腔包块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所涉及的盆腔包块除最常见的卵巢肿物外,还应注意少数情况,如:浆膜下子宫肌瘤、卵巢冠囊肿、输卵管积水、腹膜或大网膜包涵囊肿及肠道来源的肿物等。尽管大多数妊娠期盆腔包块为良性病变,且相当比例的卵巢肿物有自然消退的可能,但仍有少数会在孕期发生扭转、破裂或病理检查提示恶性。故而对临  相似文献   

10.
应用无气腹腹腔镜行妇科手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二氧化碳气腹的并发症及操作技术上的问题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我院妇产科自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间开展了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共行无气腹腹腔镜手术21例,年龄19~40岁,有生育史者13例,未生育者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3例,卵巢囊肿剥除术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卵巢冠囊肿3例、卵巢上皮性肿瘤4例),输卵管切除术6例,输卵管妊娠局部药物注射2例,绝育术1例。21例手术中辅以气腹手术者4例。2.方法:设备和器械:冷光…  相似文献   

11.
附件非赘生性包块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附件非赘生性包块包括卵巢非赘生性囊肿 ,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等 ;卵巢增生性病变 ,如双侧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卵泡膜细胞增殖症 ;此外还包括发生于附件的输卵管卵巢囊肿、卵巢冠囊肿以及病因较特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1972年WHO关于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中将以上各种包块均归类于“瘤样病变”。1 卵泡囊肿 (滤泡囊肿 )  卵泡囊肿一般不引起症状 ,常在 4~ 6周内吸收消失 ,囊肿直径一般罕见能超过 8cm者。较大的囊肿可以出现下腹部坠胀或不适感 ,亦有腰酸及性交痛。由于囊肿内富含雌激素 ,可以抑制垂体释放FSH ,抑制…  相似文献   

12.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亦称卵巢瘤样病变,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组织分型,已确定了11种,近年文献又增加3种,共计14种类型,现分别介绍其病理形态如下.一、孤立性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①滤泡囊肿就是卵巢内成熟或闭锁滤泡呈囊性扩张.直径超过25cm,多数为4cm 左右,能发生于不同年龄(胎儿及新生儿亦不例外),但胎儿及新生儿诊断标准为直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开腹袋取附件囊肿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应用微创开腹袋取囊肿手术480例(观察组),其中上皮性囊肿197例,成熟性畸胎瘤115例,巧克力囊肿91例,卵巢冠囊肿43例,输卵管积水34例.与同期50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7.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54.4ml,胃肠恢复时间18.9小时,术后病率25例,切口重度疼痛312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开腹袋取囊肿在附件良性病变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卵巢中的生长形成的卵巢包块。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从输卵管返流的子宫内膜在卵巢附着、生长而成。根据这个理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个假囊肿,其囊壁是内陷的卵巢皮质。因此,卵巢子宫内  相似文献   

15.
妇女盆腔、主动脉旁、网膜淋巴结内“苗靳氏腺性包涵囊肿”,其发生率由5%-20%不等,现较普遍认为由间皮陷入淋巴结内化生而来,因淋巴结内“腺性结构”衬复苗勒氏上皮,多数呈输卵管上皮分化,少数呈宫内膜或宫颈上皮分化,偶可衍生化为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上皮或癌变。因此,需与淋巴结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癌鉴别、若出现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伴淋巴结内“勒氏上皮或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上皮腺性包涵囊肿”,并不影响患者预后,但伴网膜浸润种植或/及淋巴结内“苗靳氏腺性包涵囊肿”癌变,则影响预后,需进一步根治性手术及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包涵体的起源与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自2000年5月至2010年4月间收治的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及行预防性附件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标本共198份.其中,卵巢肿瘤标本138份,包括卵巢浆液性囊腺瘤53份、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44份、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41份;无明显病理学变化的同侧卵巢及输卵管标本116份(卵巢及输卵管分别为60、56份),取自60例行预防性附件切除术患者的一侧附件.HE染色后镜下观察所有标本的病理学形态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单染色法检测其免疫表型配对盒基因8抗原( PAX8)、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微管蛋白(tubulin)、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免疫组化双染色法检测其免疫表型PAX8/calretinin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PAX8、calretinin单染色法检测显示,90%( 54/60)的卵巢表面生发上皮细胞的免疫表型为PAX8阴性(-)、calretinin阳性(+),HE染色后镜下观察符合间皮组织的形态特点,为间皮型上皮;但有10%(6/60)的卵巢表面生发上皮细胞的免疫表型为PAX8(+)、calretinin(-),HE染色后镜下观察其与输卵管上皮组织的形态相似,为输卵管型上皮.60份正常卵巢中共有921个卵巢上皮性包涵体,表现出两种免疫表型,79%( 728/921)为PAX8(+)、calretinin(-),HE染色后镜下观察其与输卵管上皮组织的形态相似,为输卵管型包涵体;21%(193/921)为PAX8(-)、calretinin(+),HE染色后镜下观察其与间皮组织的形态相似,为间皮型包涵体.免疫组化PAX8/calretinin双染色法进一步验证了卵巢上皮性包涵体的这两种免疫表型.免疫组化PAX8、calretinin、tubulin单染色法检测显示,免疫表型为PAX8(+)、calretinin(-)、tubulin(+)的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和卵巢上皮性包涵体均包含纤毛型细胞和分泌型细胞2种柱状细胞,形态上接近输卵管黏膜上皮;而免疫表型为PAX8(-)、calretinin(+)、tubulin(+)的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和卵巢上皮性包涵体则为单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与间皮组织的细胞形态类似.免疫组化tubulin、Ki-67单染色法检测显示,分泌型细胞与纤毛型细胞数的比值和细胞增殖指数在卵巢上皮性包涵体及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中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结论 免疫表型为PAX8(+)、calretinin(-)的卵巢上皮性包涵体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可能与分泌型细胞的克隆扩增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曾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双侧异位囊肿剥除术20例(25周期)患者及32例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40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ⅣF助孕的104例(129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作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3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天数、受精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3雌二醇(E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妊娠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侧囊肿剥除组妊娠率最高(50.0%).双侧囊肿剥除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可冷冻的胚胎个数分别为[(4.95±3.46)个、(56.0±32.0)%、(1.40±1.96)个],明显低于单侧囊肿剥除组[(9.38±4.62)个、(70.1±20.2)%、(3.45±3.05)个]和输卵管组[(10.37±4.14)个、(85.1±19.9)%、(4.36±3.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Gn总用量也明显高于输卵管组和单侧囊肿剥除组(P<0.05).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手术侧卵巢的获卵数[(3.34±2.92)个]低于未手术侧卵巢[(6.06±2.27)个](t=5.784,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影响IVF周期中卵巢反应性,如导致Gn用量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和可冷冻胚胎个数减少,对IVF-ET有一定不良影响,而对ⅣF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腹及阴道联合二维超声诊断附件良性包块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联合二维超声诊断附件良性包块的价值.方法 对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间对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97例附件良性包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腹及经阴道联合二维超声诊断卵巢良性肿瘤、卵巢巧克力囊肿、附件炎性包块的符合率分别为82.87%、86.44%、63.64%。结论 经腹及阴道联合二维超声对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瘤、良性畸胎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和附件脓肿诊断率较高,对卵泡膜细胞瘤、输卵管卵巢囊肿缺乏特异性,进一步提高诊断率需结合临床袁现。  相似文献   

19.
637例直径≤5cm卵巢肿块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直径≤5cm卵巢肿块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剔除且经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直径≤5cm卵巢肿块的临床资料。结果:卵巢肿瘤323例(50.71%),其中,良性肿瘤297例(46.62%),恶性肿瘤23例(3.61%),交界性肿瘤3例(0.47%)。瘤样病变314例(49.29%)。结论:直径≤5cm卵巢肿块中卵巢肿瘤和卵巢瘤样病变占绝大多数,卵巢瘤样病变中黄体囊肿、黄素囊肿、滤泡囊肿、卵巢冠囊肿、卵泡囊肿和包涵囊肿等占44.27%,可不必处理,但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上皮性卵巢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性卵巢癌因难以早期发现而导致病死率高。有效的早期筛查或治疗都应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详细了解。传统观点认为,卵巢癌的所有亚型都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OSE),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BRCA基因突变且罹患隐匿输卵管癌患者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上皮性卵巢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伞部。研究OSE和皮质包涵囊肿(CICs)模式、两条通路模式和卵巢癌起源于输卵管模式这3种上皮性卵巢癌可能的发生发展途径,以期为早期诊疗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