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total lymphocytecount,TLC)与CD4阳性(CD4 )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了解用TLC预测CD4 T淋巴细胞数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602例HIV/AIDS患者共计1883例次TLC和CD4 T淋巴细胞数相关性,根据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估计预测CD4<100个/μl、CD4<200个/μl和CD4<350个/μl的TLC的临界值.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结果 TLC与CD4 T淋巴细胞数显著正相关(r=0.631,P<0.001).用TLC<1200个/μl预测CD4<100个/μl灵敏度为70.3%,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71%,阴性预测值为80.6%;TLC<1500个/μl预测CD4<200个/μl灵敏度为71.1%,特异度为75.4%,阳性预测值为80.6%,阴性预测值为64.4%;用TLC<1800个/μl预测CD4<350个/μl灵敏度为76.1%,特异度为75.9%,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45.1%.结论 在无条件检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情况下,可用TLC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以TLC<1200个/μl、<1500个/μl和<1800个/μl预测CD4<100个/μl、<200个/μl和<350个/μl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2例BCG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1为5岁男孩,入院前4个月即有脑膜炎体征,脑脊液(CSF)中细胞数为400/μl(67%为多形核白细胞,33%为淋巴细胞),蛋白1.95g/l,葡萄糖0.4mmol/l,氯化物112mmol/l,常规细菌学培养阴性。以头孢噻肟治疗病情继续恶化而入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0—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2000—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县过去12年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2 0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78/10万(2 015/3 487 563),2010年发病率达到139.87/10万(436/311 715),2 015例患者中95.88%(1 932/2 015)未进行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MMR)接种;全年每月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分为4—6月和10—12月即初夏和冬季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5月份,占总病例数的13.05%(263/2 015),第2个高峰期是12月份,占总病例数的10.02%(202/2 015);0-14岁占总病例数的84.22%(1697/2 015),其中0-6岁占28.73%(579/2 015),7-14岁占55.48%(1 118/2 015);男女之比为1.63∶1;全县11个乡镇均有病例报道,其中以城关、六寨和吾隘镇3个镇的发病人数最多,占总病例的51.71%(1 042/2 015),发病人数最低者为中堡乡,12年中发现腮腺炎病例仅21例。结论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高于全区41.20/10万的平均水平,因此,近2年发病率明显上升,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的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1例31岁女性因痛风急性发作,口服别嘌醇0.1 g,2次/d,秋水仙碱1 mg,1次/d。服药15 d后出现肉眼血尿,尿常规检查示潜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4439个/μl,白细胞921个/μl。立即停用别嘌醇和秋水仙碱,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停药后第10天尿常规:潜血(++),白细胞(-),红细胞2~4个/μl,白细胞0个/μl;第16天尿常规:潜血(-),白细胞(-),红细胞1个/μl,白细胞0个/μl。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管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策略和措施,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来自管城区2009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管城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64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9.88/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为主。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3∶1。病例主要集中在3~9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83%。病例以托幼儿童(70例)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2.68%;其次为学生(56例),占发病总数的34.15%。结论幼托儿童和小学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幼托机构和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管理的力度,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覆盖率,从根本上减少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新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尽早发现机体免疫功能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罗定市2014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共检测83例HIV/艾滋病(AIDS)的外周血样本,HIV/AIDS首次检测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158.04±180.45)个/μl,其中≤200个/μl有54例,占65.06%;201~350个/μl有22例,占26.51%;351~500个/μl有2例,占2.41%;CD4>500个/μl有5例,占6.02%。不同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不同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0,P<0.05)。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较低,HIV感染者发现较晚。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AIDS的重要措施。对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或是否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周口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7至2009年周口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8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60/10万,3年发病率依次为:10.45/10万、19.78/10万、17.76/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流行特征为3~7月为发病高峰,占总数的57.22%;3~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67.92%;发病以学生(占68.46%)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15.86%)和幼托儿童(10.60%)。结论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仍为学龄儿童,应加强对3~9岁儿童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并与病毒唑进行比较.方法:9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炎琥宁治疗组52例,给予炎琥宁10 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病毒唑对照组40例,给病毒唑10 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症状及体征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能安全有效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9.
李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10-210
目的掌握辽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辽阳市2007年至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辽阳市2007年至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病例19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8/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全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12月份报告病例最多,在冬季形成明显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17.88%。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0~14岁年龄组,占总发病例数的79.6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05∶1;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学生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6.52%。结论人群密集场所和机构是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重点单位,应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使用自拟清热解毒饮配合西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利巴韦林15 mg/(kg·d)静脉滴注,5~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饮1剂/天;配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利巴韦林15 mg/(kg·d)静脉滴注,其他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相同。观察两组腮腺肿大消退时间、出现的并发症、退热时间及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腮腺肿大消退时间(2.47±0.39)d,退热时间(0.9±0.37)d,住院时间(4.47±0.39)d,观察组腮腺肿大消退时间(4.59±0.51)d,退热时间(2.42±0.53)d,住院时间(6.51±0.31)d,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在输利巴韦林过程中出现面红、烦躁等症状,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消失;治疗组在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自拟清热解毒饮配合西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 1993年9月16日—1993年11月2日。深圳市南山区中心幼儿园儿童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该所为全日制幼儿机构,入园儿童数为287名。在短短的45天里,发病89例,发病率31.01%。年龄最小的31/2岁,最大的6(1/2)。男66例,女23例,病例均分布于大、中、小7个班里。每个班均发生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7例成人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中,男性44例(65.67%)。68.66%的患者年龄在18~30岁之间。全年均可发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月和5月。31例(46.27%)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50例(74.63%)患者无腮腺炎疫苗接种史。36例(53.73%)患者出现1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结论:成人流行性腮腺炎以男性多见,多无疫苗接种史,多有明确的接触史,全年均可发病;成人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应加强针对成年人的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3.
疟疾患者77例血常规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穆善  张涛  陶志勇 《淮海医药》2002,20(2):118-118
目的 观察疟疾患者血液常规中三项主要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为阳性的标本 ,同时使用 CEL L- DYN16 0 0型血液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检测标本中血红蛋白含量 (Hb) ,白细胞数 (WBC)和血小板数(PL T)。每份标本二种方法的均值做为统计值。结果  77例疟原虫阳性血标本中 ,Hb值低于 110 g/ L 6 6例 ,占85 .7% ;WBC数大于 10 .0× 10 9/ L 5例 ,占 6 .5 % ,WBC小于 4 .0× 10 9/ L 35例 ,占 4 5 .5 % ;PL T低于 10 0× 10 9/ L 5 4例 ,占 70 .1%。 77例标本中 ,Hb、WBC和 PL T三项指标中至少同时二项低于正常水平者 4 4例 ,占 5 7.1% ;三项指标都低于正常水平者 2 7例 ,占 35 .1%。结论 疟疾患者中 ,大部分病例其 Hb、PL T和 WBC三项主要指标中至少有二项低于正常水平 ;少数病例也会出现白细胞数超出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用重组人α_2干扰素(rHuIFNα)治疗1例毛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患者男性,52岁,因全血细胞减少及脾脏肿大而收治入院。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4×10~9/l,淋巴细胞占70%,酒石酸/酸性磷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肿瘤患者和19例健康人外周血CD11c 、CD123 的树突状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11c DC占白细胞比例为0.19%±0.08%,绝对数为(9.3±3.9)× 106个/L;CD12 3 DC点白细胞比例为0.1 5%±0.07%,绝对数为(7.5±3.5)× 106个/L.肿瘤患者组外周血CD123 DC占白细胞比例为0.09%±0.06%,绝对数为(4.7±3.1)×106个/L;CD123 DC占白细胞比例为0.10%±0.06%,绝对数为(5.3±3.2)× 106个/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CD11cDC比例和绝对数显著下降(P<0.05);而CD123 DC比例和绝对数下降无显著性差异.另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数增均减低(P<0.05);B细胞绝对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肿瘤患者外周血CD1c DC数量下降,伴随T、Th、T s、NK细胞数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颅内低压(PIH)系无任何外周引起的颅内压力降低,临床少见,通常经腰穿方可确诊。现报告1例初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PIH病例。患者女,38岁。因持续性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头痛呈刀割样,后枕部明显,放射到双肩及背部,平卧减轻,抬头及直立位时加重。同时伴频繁恶心及呕吐。查体:神清,颈项抵抗,颏胸距3横指,Kerning征阴性,余未见异常。病前无外伤及腰穿史。入院后腰穿:脑压为0,用空针抽出2ml淡红色脑脊液,红细胞数17650/μl,白细胞,0/μl,蛋白1.09/L,糖氯正常。初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给止血、脱水等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4天后第2次腰穿,脑压仍为0,空针抽出血性脑脊液,压颈及压膜试验通畅,红细胞数76000/μl,白细胞0/μl,头颅CT未见异常。改每天静滴生理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边远山区天峨县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5-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县过去的7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420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37.5/10万,超过国家22.8/10万的年均人群发病率水平。②该县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高峰期在4~6月份,占全年病例数40.5%;小学生入学前后三年即4~10岁儿童人群发病率占总数的67.6%;男女之比为1.76∶1。③2005-2007年该县未进行人群MMR接种,而2008-2011年MMR接种率为0.3%~2.1%,远低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结论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而MMR接种率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院传染科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5月对 6 0例伴有发热或高热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患儿 ,男 34例 ,女 2 6例。年龄2~ 13岁。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 6 0例 ,体温 37.8℃~4 0 .5℃。腮腺肿大 6 0例 ,一侧肿大 2 2例 ,双侧肿大 38例 ,腮腺管口红肿均无流脓 ,有颌下腺肿大 18例。伴有头痛4 0例 ,乏力、食欲不振 5 3例 ,有抽搐 4例。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4 .1~ 9.8× 10 9/L ,淋巴细胞 0 .5 6~ 0 .98。 4例做脑电图 ,2例轻度弥散性异常 ,2例未见异常。1…  相似文献   

19.
石友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92-3292
目的观察α-1b干扰素肌内注射加青黛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0例,随机抽取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α-1b干扰素,剂量5~10万U/(kg.d),每天1次,用青黛、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肿块,疗程3~5 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剂量10~15 mg/(kg.d),分2次肌内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1次静脉滴注,疗程3~7 d,其他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58.0%),有效18例(36.0%),无效3例(6.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11例(36.7%),有效12例(40.0%),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其退热、腮腺消肿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干扰素加青黛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优于病毒唑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98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综合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并发多器官损害,以颌下腺炎(77.55%)脑膜脑炎(62.24%)最多,依次为胰腺炎(25.51%),心肌炎(31.63%),睾丸炎(4.81%);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并发症占32%。治疗上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全部患儿均好转治愈出院,无死亡。结论加强卫生宣教,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人工免疫与采用预防性药物治疗,能有效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