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丙酚与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可以引起一系列神经化学,蛋白质与核酸代谢的改变。 本文主要通过异丙酚对氧自由基,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子和γ-氨基丁酸受体这四个环节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对脑缺血 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多研究显示,异丙酚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异丙酚对钙离子的调节、氧自由基、γ-氨基丁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等几方面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研究显示,异丙酚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异丙酚对钙离子的调节、氧自由基、γ-氨基丁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等几方面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中枢EAA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和G蛋白耦联受体两类。研究表明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离子通道型EAA受体有密切关系。其中拮抗NMDA受体的作用被认为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异丙酚对EA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的作用现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异丙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中枢EAA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和G蛋白耦联受体两类。研究表明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离子通道型EAA受体有密切关系。其中拮抗NMDA受体的作用被认为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异丙酚对EA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的作用现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6.
谷氨酸及其受体变化与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是一典型的兴奋性氨基酸不仅参与神经细胞的某些重要生理功能,也是引起脑细胞毒性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谷氨酸及其受体变化在脑损伤、脑缺血和缺氧及癫痫时造成神经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引起和加剧继发性脑损害。本文着重综述谷氨酸及其受体变化对脑的兴奋毒性作用和有关的损伤机理。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对大鼠脑星状神经细胞抗坏血酸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组织中富含抗坏血酸物质,具有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但在炎症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时,抗坏血酸被氧化而转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并且造成抗坏血酸浓度大量减少^[1,2]。本实验拟采用星状神经细胞通过脂质过氧化物氧化后,观察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对细胞内外抗坏血酸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麻醉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制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异丙酚组、 尼莫地平组对照组,观察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机制。结果: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明显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知/再灌注死亡率,明显缩小脑梗范围,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乳酸脱氢产肌酸激酶的升高程度,改善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明显升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脑组织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减少丙二醛的生成,结论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钙离子超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h后断头取脑,采用脱氧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结果:光镜检查发现,异丙酚组细胞肿胀坏死明显减轻,异丙酚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调亡。结论: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具有拮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的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住损伤时蛋白激酶B(Akt)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90只,体重260~300 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n=18):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P1-3组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开放22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前3 min至再灌注5 min时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5ml、异丙酚1、2、5 mg/kg(异丙酚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 ml).于再灌注22 h时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大鼠脑梗死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kt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再灌注22 h时IR组、P1-3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质量比升高,脑组织caspase-3表达上调,P1组和P2组Akt活性升高,IR组和P3组Akt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1组和P2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质量比降低,腩组织caspase-3表达下调,Akt活性升高(P<0.05).结论 静脉输注异丙酚1、2 mg/kg可通过升高Akt活性,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背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对于实验性全脑缺血的效应却不得而知。β-受体阻滞剂对缺血损伤后的易损脑组织是否有效应还未被检测。因此,我们通过大鼠研究了在缺血前或缺血后给予普萘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和兰地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前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5%异氟炕麻醉,雄性SD大鼠双侧颈动脉阻断合并低血压(35mmHg)8分钟,在缺血前30分钟和后60分钟,静脉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μl·h^-1、普萘洛尔100μg·kg^-1·min^-1、艾司洛尔200μg·kg^-1·min^-1或兰地洛尔50μg·kg^-1·min^-1。所有给药持续至再灌注后5天,此后所有的动物接受神经学和组织学评估。结果应用普萘洛尔、艾司洛尔或兰地洛尔对海马前脑缺血进行预处理不能提供神经保护。用普萘洛尔处理的大鼠运动能力评分更低,并且死亡率增加(达64%),但是与其他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应用艾司洛尔、兰地洛尔而非普萘洛尔进行缺血后处理可以减少前脑缺血的神经损伤。然而,使用任何β-受体阻滞剂或生理盐水进行缺血后处理,各组大鼠之间的运动功能并没有差别。结论应用艾司洛尔、兰地洛尔进行缺血后处理可以对双侧颈动脉阻塞合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海马提供神经保护作用,而普萘洛尔却未显示有神经保护作用。在休克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非但不能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相反有可能会产生全身抑制而导致脑缺血加重。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关异丙酚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所进展。现就异丙酚脑摄取、异丙酚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以及对γ-氨基丁酸受体复合体(GABA receptor complex)、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异丙酚全麻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缺氧模型,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单个海马神经元内Ca2 浓度随缺氧或加入谷氨酸、KCl前后的实时变化。结果 异丙酚可明显降低神经元缺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P<0.01),异丙酚对缺氧、谷氨酸和高浓度KCl诱发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的升高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异丙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异丙酚抑制[Ca2 ]i异常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脑缺血时引起的兴奋性氨基酸过量释放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递质及其受体的改变能改善兴奋性氨基酸过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往对抑制性递质系统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近年来,研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增强GABA能系统功能可以改善脑缺血结局。目的探讨GABA能系统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内容综述GABA递质、GABA受体结构、分布、生理作用机制及其在脑缺血过程中不同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机制。趋向GABA能系统有望为临床脑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等新技术的应用 ,有关异丙酚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所进展。现就异丙酚脑摄取、异丙酚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以及对γ 氨基丁酸受体复合体 (GABAreceptorcomplex)、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的影响等方面 ,总结异丙酚全麻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异丙酚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沙土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损伤组、异丙酚预处理组(脑缺血前48h、24h、12h、6h、1h各组分别以异丙酚100mg@kg-1.腹腔注射)等7组,观察指标为脑组织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改变并制作电镜标本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异丙酚预处理各组ET含量、ET/CGRP含量的比值及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损伤组(P<0.05),而CGRP含量和SOD、GSH-px活性明显高于缺血损伤组(P<0.05),其中尤以异丙酚预处理24h组的ET及ET/CGRP值降低更明显,而CGRP值明显高于其余异丙酚预处理组(P<0.05);电镜结果也显示异丙酚预处理24h组脑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最小、损伤最轻.结论缺血前48h至缺血前1h各时点异丙酚预处理对沙土鼠缺血性脑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尤以缺血前24h给药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其它各时点异丙酚预处理组.  相似文献   

17.
氯胺酮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多研究显示,氯胺酮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凋亡;与NMDA受体结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及钙离子内流;抑制炎性因子生成和蛋白激酶表达等几个方面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药理性脑保护的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Shapiro等观察到巴比妥酸盐能降低颅内压。当今外科医生和麻醉医师已达成共识,麻醉药物本身可以提供较好的术中脑缺血的保护,有证据显示.缺血期刺激某些兴奋性受体,可导致神经原损伤,而某些静脉麻醉药具有受体拮抗,此项理论已成为神经保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神经精神紊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精神损害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栓及低灌注,但与病人的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再灌注及低温损伤有关,目前的治疗主要采取人工冬眠的方法。谷氨酸受体阻滞剂及氧自由基清除剂能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逆行性灌注是一比较新的灌注技术,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脑血氧饱和度及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是比较重要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确定微栓的来源及微栓的数量,这些均有助于减少心脏  相似文献   

20.
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神经精神紊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精神损害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栓及低灌注,但与病人的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再灌注及低温损伤有关,目前的治疗主要采取人工冬眠的方法。谷氨酸受体阻滞剂及氧自由基清除剂能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逆行性灌注是一比较新的灌注技术,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脑血氧饱和度及颈静脉血氧馆和度监测是比较重要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确定微栓的来源及微栓的数量,这些均有助于减少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神经精神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