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医生慢性病防治能力。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20名基层医生开展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 在所调查的基层医生中,对高血压诊断标准正确回答率最高,但仍有5.2%的医生将血压大于160/95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68.3%的医生不能完全列出降压药物种类;对糖尿病调查中,仍有48.2%的医生将空腹血糖≥7.8 mmol/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84.1%的医生不能完全列出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患者健康意识淡薄、医务人员本身重治轻防、政府投入不足是影响慢性病防治最主要的问题。结论: 应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慢性病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床旁实施快速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影响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重症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并采取葡萄糖脱氢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的静脉血与动脉血以及指尖血的血糖含量,并与实验室标准法测定的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准确性及影响测定值的相关因素.结果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静脉血和动脉血以及指尖血的血糖值均明显的高于实验室标准法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氢化酶法测定患者静脉血和动脉血以及指尖血的血糖值与实验室标准法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和动脉血以及指尖血的误差率均明显的高于葡萄糖氢化酶法测定静脉血和动脉血以及指尖血的误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床旁快速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因素分析,血糖低和低APACHEⅡ评分以及低血细胞比容均是影响床旁快速血糖监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临床中重症患者的血糖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床旁快速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仫佬族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13名世居贵州麻江县年龄≥60岁的仫佬族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仫佬族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SWB得分(24.94±5.50)低于非慢性病患者(26.35±6.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家庭关系、生活自理、睡眠质量、喝茶习惯、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SWB的主要因素(P <0.05或P <0.01)。结论:贵州仫佬族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慢性病医疗保障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与措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5.
汪琴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2)
目的探讨取右侧卧位(抬高床头15~30°),导丝引导置入胃管对神经科老年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插胃管的清醒老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新编护理学基础》^[1]中的插胃管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改进,采用右侧卧位,导丝引导置人胃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恶心、呕吐、呛咳、流泪、插管所需的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等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取右侧卧位(头部抬高15—3护),导丝引导置胃管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7.
8.
背景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困扰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目的 计算甘肃、河北、四川、浙江4省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评估4省慢性病患者HRQoL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选取4省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五维健康评定(EQ-5D-5L)量表对健康效用值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obit模型、截断最小绝对离差(CLAD)模型对其HRQoL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4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在〔-0.391 0,1〕。4省不同特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存在差异,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月收入水平、BMI、医疗保险类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bit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是4省慢性病患者HRQoL的影响因素(P<0.05);CLAD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BMI,是否拥有健康档案是4省慢性病患者HRQoL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对于慢性病患者HRQoL影响因素分析,CLAD模型的回归效果要优于Tobit模型。除了户籍、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BMI、过去一年内是否进行过体检、慢性病数量、医保报销比例、是否有健康档案等因素值得被重点关注。不同省份应根据省内实际特征,制定相应的卫生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9.
11.
12.
不同性别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昭通地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不同性别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7—11月,在昭通地区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昭通地区抽取农村居民并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庭人口数、经济状况、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家庭成员收入)、人口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3 700份,回收3 700份,有效问卷3 697份,有效回收率为99.92%。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12.7%。男性慢性病标化患病率为12.1%,低于女性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高龄、职业为农民或无职业、婚姻状况为在婚或离婚及丧偶和较少的家庭人口数是男性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低收入、高龄、较低的文化程度、少数民族、职业为农民或无职业、婚姻状况为离婚及丧偶和较少的家庭人口数是女性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关注高龄,低收入,职业为农民和无职业,离婚及丧偶者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女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文化程度低的女性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其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了方法学评价的COPD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OPD V1.0)对86例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经济状况及医疗保障形式的COPD患者其生命质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年龄和经济状况。结论影响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几类常见慢性病参合农民住院服务的利用情况,分析常见慢性病的住院负担和新农合的补偿现状,为完善新农合制度的补偿方案提出理论依据。方法:将长治市襄垣县2010—2013年参加新农合农民中住院病人报销的原始资料统一汇总。采用 SPSS18.0软件,对几种参加慢性病不同年份、不同医院级别及不同病种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负担比例和药费比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组间的 Z 2检验、χ2检验等。结果:常见几类慢性病中,除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次增加比(-7.91%)有所下降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住院人次增加比分别为42.80%、15.80%和2.37%;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0462.56、6864.67、6715.15、4684.96元,药费比分别是52.62%、50.59%、63.32%和38.41%;省级及以上医院次均住院药费最高14559.70元,乡镇医院住院最低1096.09元;省级及以上医院药费比(78.89%)最高,市级医院(33.21%)最低,乡镇医院(42.50%)居于第二位。结论:常见慢性病是参合农民的重要疾病负担,新农合针对慢性病的报销范围和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文献证素比较研究,探析PBC的证素分布特征及病机特点。方法:基于万方及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结合人工筛选,获取2000年1月至2014年6月公开发表的非重复PBC中医研究文献,参照CHB证素研究方法建立PBC证素数据库。通过与CHB的对比显示PBC证素分布规律与特点。结果:①文献特征:纳入56篇文献,病例1368例,研究快速增加,高质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级甲等中医院。②证型分布特征:析出证型56个,依次为肝肾阴虚等10个高频证型,按照证素聚合后形成6大核心证素群依次为:血瘀、脾虚、阴虚、肾虚、湿热及肝郁,与CHB中湿热、肝郁、血瘀、毒、阴虚有所不同。③证素分布特征:PBC病位证素依次为肝、脾、胆、肾;CHB为肝、脾、肾、胆、络。PBC中胆为高频病位,胆络、肝络为特有病位。PBC中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郁、湿、热;CHB为气郁、湿、热、阴虚、血瘀、阳虚;与CHB相比,PBC中气虚、血瘀为高频证素,气郁、热、阴虚、阳虚为低频证素。结论:PBC中瘀、气虚(脾虚)等6大核心证素群值得重点关注;胆、肝络及胆络是特有病位,应在实践中丰富关于胆系的中医治法;气虚、血瘀是PBC绝对优势证素,早期使用补气活血治法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结合前期研究,提出PBC三阶段演变假说,气虚血瘀为核心证型,毒损胆络是关键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和肝癌中HCV核心区三种寡肽抗原的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148例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3种寡肽抗原的抗体,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在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为7.7%,23.1%,,23.5%和16.3%。在抗体阳性者中80%以上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证据,提示我国HBV和HVC重叠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患者首诊率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6月选取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新都区4个城区内517例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17例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中,39.3%在不适时倾向于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医疗保险、居住地到基层医疗机构距离、自评健康状况是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低,受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应强化医疗服务内容及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推动优秀资源共享和下沉,提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且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提高基层用药服务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合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并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于家庭医生用药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满意度。方法 于2019年7月在江苏省通过典型抽样和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1 816例老年慢性病签约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制患者问卷调查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用药服务利用情况和满意度。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用药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经数据清理,1 583份有效问卷纳入数据分析。1 167例(73.72%)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购买药品,184例(11.6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药品;1 449例(91.53%)签约患者的用药方案来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1 546例(97.66%)按医嘱服药;621例(39.23%)有自购药品行为。1 402例(88.57%)对家庭医生提供的用药服务感到满意,不同家庭总收入、合并慢性病数、购药地点、用药方案来源、自购药品行为的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购药地点患者的药费、自购药品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医生讲解易理解程度、家庭医生控制病情发展情况和家庭医生处药费易接受程度是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江苏省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用药服务利用总体情况良好。仍有 1/4 签约患者有自我购药行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用药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签约患者对药品费用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家庭医生用药服务质量是影响签约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议继续宣传家庭医生用药服务优惠政策,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签约患者疾病负担,并着力提高家庭医生专业能力,丰富可提供药品数量和种类,增加慢病长处方用药服务,切实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数量接近1亿,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另一疾病负担重大的慢性疾病,但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规模和管理水平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诊治水平较低,且尚未得到患者、医生及政府足够重视。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控、管理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筛查、稳定期患者管理及肺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医院-社区-家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模式、开展专科-全科医生之间的分级诊疗及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防控迫在眉睫。本文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就全科医生在慢性病早期诊断和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流动大国,且江西省为我国劳动力输出的主要省份之一。妇女是农村家庭的关键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慢性病患病情况常被忽视。目的 了解人口流动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27个行政村3 600户居民,2006-2014年,每两年进行一次一对一的入户问卷调查。共15 634名15岁及以上农村妇女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人口学信息(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是否为劳动力、是否外出)纳入此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加权前农村妇女总人数为15 631名,其中常住妇女11 660名(74.60%);加权后妇女总人数为2 245 283名,其中常住妇女1 621 026名(72.20%)。加权后,妇女整体慢性病患病率为11.2%,其中常住妇女慢性病患病率为14.5%,高于外出妇女(2.8%)(χ2=428.035,P<0.01)。年份〔2008年:OR=0.778,95%CI(0.767,0.789);2010年:OR=1.569,95%CI(1.546,1.592);2012年:OR=0.820,95%CI(0.808,0.833);2014年:OR=0.818,95%CI(0.805,0.831)〕、年龄〔35~54岁:OR=5.425,95%CI(5.324,5.529);55~岁:OR=9.807,95%CI(9.609,10.009)〕、职业〔农民:OR=1.371,95%CI(1.353,1.388)〕、婚姻状况〔已婚同居:OR=1.424,95%CI(1.386,1.463);离婚或丧偶:OR=1.198,95%CI(1.163,1.235)〕、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OR=1.371,95%CI(1.353,1.388)〕、收入水平〔中等:OR=0.898,95%CI(50.888,0.908);高等:OR=0.899,95%CI(0.885,0.914)〕、是否为劳动力〔否:OR=1.618,95%CI(1.600,1.636)〕、是否外出〔否:OR=1.667,95%CI(1.637,1.697)〕为江西省农村妇女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江西省农村妇女慢性病患病率为11.2%,且常住妇女慢性病患病率较外出妇女更高。年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是否为劳动力、是否外出为江西省农村妇女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