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程序性坏死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参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病理过程,主要在疾病前期由各类高危因素触发,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导致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细胞死亡,直接或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反应造成严重的肺泡结构损伤及肺水肿,应用抑制剂阻断程序性坏死可以减轻肺损伤。本文就程序性坏死在AL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筛选高危患者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申兵冰 《重庆医学》2018,(3):406-409
细胞的生存和死亡都是细胞周期中的重要事件,机体细胞不但需要恰当地诞生,恰当地发育,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所以,在健康的人体组织中,“正常”的细胞死亡是普遍现象,也是维持机体功能和形态所必需的程序.而细胞死亡有很多方式,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应答反应、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细胞死亡可以依据的死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死亡途径和方式,以及是否可控等特点划分为细胞坏死(necrosis)和细胞凋亡(apoptosis)这两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程序性坏死( necroptosis)是继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后被新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典型的坏死样形态.但与坏死相比,其过程受到一系列蛋白的精确调控.经典的 necroptosis 需要由起始因子介导,随即形成RIP1-RIP3-MLKL死亡复合体,同时发现存在由 RIP3-CaMKⅡ通路介导的新通...  相似文献   

5.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死亡诱导进程。关于细胞坏死,经典研究认为是一种不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而最新的RIP3基因功能研究突破了关于细胞坏死的经典观点,认为RIP3通过参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等分子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坏死进程(程序性坏死),是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相互转换的功能开关。该文主要围绕RIP3基因和蛋白结构、信号转导、相互作用网络以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坏死是具有独特信号通路、信号传递过程可被特异性抑制剂所抑制而中断、受信号分子调控的有序坏死.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与程序性坏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克服肿瘤细胞的凋亡抵抗进而发生程序性坏死.本综述将阐述细胞程序性坏死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7.
杨锐  赵翠娟  陈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0):191-19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已逐渐取代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 HBV)成为进展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但NAFLD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理论研究,目前尚无定论。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细胞生理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在NAFLD的进展中具有举重若轻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程序性坏死的发生、调控及与NAFLD的作用进行概述,为NAFLD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坏死方式,研究表明,程序性坏死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有紧密的相关性。本文对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形成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程序性坏死是由死亡受体介导的不依赖于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的细胞死亡方式,与细胞凋亡不同,其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程序性坏死受自噬、细胞器和蛋白质转换调节,在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肠病和老年痴呆等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在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部炎症和哮喘等)的发病过程中程序性坏死也起重要作用,其参与调控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但程序性坏死与其他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关系尚未阐明,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细胞坏死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这类死亡细胞形态类似坏死,而其死亡过程受胞内主动机制的调节,由此改变了坏死细胞不受内在机制调控的经典概念。当细胞膜上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细胞内凋亡因子caspase-8被抑制时,激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RIPK1/RIPK3)激酶及关键底物——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的信号通路,从而触发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坏死。后者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肿瘤、免疫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缺血损伤等。本文就程序性细胞坏死的信号通路、重要调控分子及在神经损伤相关疾病致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人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中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RIP1、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的表达水平,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RIP1/RIP3-MLKL在HF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2020年2 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HF患者(NYHA Ⅱ~Ⅳ级)。正常对照组(n=21),Ⅱ级(n=20),Ⅲ级(n=33),Ⅳ级(n=43)。采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IP1/RIP3-MLKL表达水平和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对心功能Ⅳ级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的临床随访,评估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功能Ⅱ、Ⅲ、Ⅳ级组RIP1、RIP3、MLKL表达量均增加(P<0.01);与II级组相比,心功能Ⅲ、Ⅳ级组RIP1、RIP3、MLKL表达量均增加(P<0.01);与Ⅲ级组相比,心功能Ⅳ级组RIP1、MLKL表达量增加(P<0.05)。WB检测RIP1/RIP3-MLKL通路中各蛋白表达量,均存在上调趋势。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F患者RIP1/RIP3-MLKL表达量与Scr、AST、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r=0.375、0.231、0.238、0.339、 0.299、0.373、0.228、0.256、0.253、0.184、0.189、0.18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68、-0.234、-0.322,P<0.05)。此外对临床随访结果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RIP1/RIP3-MLKL表达量更高组临床预后指标更差。结论 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在HF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加,与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慢性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构建小鼠早期妊娠模型、人工诱导子宫蜕膜化模型、雌二醇和(或)孕酮处理子宫模型;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应用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和二丁酰环腺苷酸诱导其蜕膜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小鼠早期妊娠子宫、蜕膜化子宫和激素处理子宫中ML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LKL mRNA在体外诱导的人蜕膜化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MLKL mRNA及蛋白在妊娠第1~4天的子宫腔上皮表达量较低且不规律,在妊娠第5天的子宫腔上皮及其周围的蜕膜细胞中表达,妊娠第6~8天主要集中在蜕膜组织中表达,着床后表达量逐日增高并在妊娠第7天达到最高峰,妊娠第8天表达稍有下降。(2)在人工诱导蜕膜化的小鼠子宫中,MLKL mRNA表达量很高,整个蜕膜区域均有表达,而在对照组小鼠子宫中则无明显表达。MLKL蛋白的表达与mRNA相一致。MLKL mRNA在体外诱导的人蜕膜化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孕酮处理的小鼠子宫中MLKL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KL受孕酮的调控参与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程序性坏死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凋亡通路抑制条件下,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可调控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具备典型的坏死样形态学特征,可触发显著的炎症反应。含死亡域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3在程序性坏死的调节中发挥特异性激酶作用,且可被坏死性抑制剂特异性抑制。程序性坏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研究已发现其在心、肾、脑组织及视网膜等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作为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5 (PDCD5) in tissues of normal human prostate (NP),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and prostate cancer (PCa) in order to assess the clinical role of PDCD5 in PCa. Methods PDCD5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EnVisi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12 subjects with NP, 22 with BPH, and 22 with PCa. In addition, PCa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low/middle-risk (Gleason sumS7) and high-risk (Gleason sum〉7) on the basis of Gleason grad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and intensity of PDCD5 protein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nd analyzed with computer imaging technique. Expression of PDCD5 was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prostatic tissu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PDCD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issue of PCa than in tissues of NP and BPH (P〈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DCD5 expression between tissues of NP and BPH.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PDCD5 was further downregu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leason sum in PCa. Conclusions By downregulating apoptosis, low PDCD5 express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Ca. PDCD5 is supposed to have a potential clinical value to be a new predictor of progression and target of gene therapy in PCa.  相似文献   

15.
瘦素、肿瘤坏死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艳 《华夏医学》2003,16(2):259-261
本文介绍了胰岛素抵抗(IR)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众多临床慢性致死致残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脂质代谢紊乱等的共同代谢缺陷,而瘦素、肿瘤坏死因子在这代谢缺陷的发病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揭示胰岛素抵抗的病因、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X线照射在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后,其膜TNFR-p75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NFR-p7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X线照射后的TNFR—p75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光镜及电镜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核缩小,染色质凝集,染色质呈颗粒、块状均质无结构样物质,细胞间散在膜包裹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X线可通过上调TNFR—p75蛋白的表达抑制其脱落,诱导细胞凋亡增强照射肿瘤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天然皂苷类化合物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OPD'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后,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Fitc和PI双染,Western blot检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1,RIP1)、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区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的表达,结晶紫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OPD'抑制PC3细胞生长活性,24 h IC50值为(6.25±0.31) μmol/L.5μmol/L OPD'处理24 h诱导PC3细胞凋亡和坏死,5μmol/L OPD'处理6 h PC3细胞在晚期凋亡/坏死象限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r =0.728,P<0.001).OPD'诱导PC3细胞Caspase非依赖性死亡,且其死亡能被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所抑制(P =0.047),表明OPD'诱导PC3细胞程序性坏死.OPD'下调Cleaved-RIP1、上调RIP1的表达;上调p-MLKL四聚体的表达,并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r =0.907,P=0.005).形态学上OPD'诱导PC3细胞坏死样改变.结论 OPD'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而诱导其通过RIP1/MLKL通路发生程序性坏死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多西他赛加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78例NSCLC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9例。对照组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并酌情予对症处理。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应用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和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估生活质量,记录毒性不良反应情况和生存情况,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降低(P<0.01),QLQ-CCC量表躯体、心理、社会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P<0.01),KPS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EA、CA125、Cyfra21-1水平较低(P<0.01),QLQ-CCC量表躯体、心理、社会评分及总评分均较高(P<0.01),KPS评分较高(P<0.05),客观缓解率(ORR)较高(P<0.05);截止随访,对照组生存率为35.96%(32/89)低于研究组生存率64.04%(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多西他赛加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有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