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单纯L4-5或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高度.骶骨倾斜角在腰椎CT正中矢状位上测量,两侧髂嵴连线高度于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将L4-5椎间隙平均分为3等份,L4和L5椎体各自平均分为4等份,L4-5椎间隙中1/3赋值0,上方为正值1~5,下方为负值-1~-5.结果 两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比较有显著差异,L4-5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显著高于L5-S1组(P<0.05).结论 高髂嵴、骶骨倾斜角度大的人群易发生L4-5椎间盘突出;反之,易发生L5-S1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2.
穿高跟鞋对中青年女性腰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高跟鞋对中青年女性腰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对20例健康中青年女性志愿者在穿不同高度的高跟鞋后,摄立位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并对其进行2 km行走试验调查腰背不适情况。结果高鞋跟组的LCI、Cobb角、SSA明显高于低鞋跟组(P〈0.05)。2 km行走试验后腰背不适情况,60%发生在7 cm以上鞋跟组。结论穿高跟鞋可使腰椎生理曲度增大,易引发腰痛。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隙高度测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 《颈腰痛杂志》1994,15(4):203-204
通过对30位正常人与5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X线侧位片,椎间隙高度的测量。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隙后缘较正常人明显增宽,即后缘与前缘比值增大,L3—4、L4—5、L5S1三间隙的和在1.91以上(正常组1.72±0.11),P<0.01)提示可作为腰椎突症的诊断与定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对腰椎力学结构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导体激光汽化仪对2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PLDD治疗,一年后127位患者获得随访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CT测量术前术后治疗间隙突出间盘组织阴影变化,以X线片测量椎间隙后缘高度变化、过伸过曲位治疗椎间盘相邻椎体前后位移及成角情况,评价脊柱稳定性变化.结果 CT测量示95位患者治疗间隙突出间盘组织阴影较术前缩小,其中16位患者变化明显(≥3 mm),X线片测量示所有患者治疗间隙高度没有降低,没有腰椎失稳发生.结论 经皮激光减压术对腰椎力学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角度与腰椎曲度和骶骨角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影像学上的分型方法.方法 对77例腰椎退变性侧凸进行X线标准正侧位检查,录入计算机进行侧凸Cobb角、曲度的切线角、骶骨角测量,利用相关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77例平均Cobb角为16.17°±8.88°;切线角为20.40°±9.34°;骶骨角为24.43°±7.53°,Cobb角与切线角、Cobb角与骶骨角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骶骨角与切线角存在正相关关系.将退变性腰椎侧凸按Cobb 角度大小分为4型,Ⅰ型:Cobb角≤10°;Ⅱ型:10°<Cobb角≤15°;Ⅲ型:15°<Cobb角≤20°;Ⅳ型:Cobb角>20°.结论 腰椎退变性侧凸程度与腰椎曲度、骶骨角存在负相关关系,以Cobb角大小分型方法可以在影像学上反映侧凸畸形时腰椎曲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曲线与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的关系,讨论超重和肥胖致下腰痛的机理.方法 对82例患有下腰痛的中老年男性病人进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DQ);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计算BMI和WHR;立位摄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及向心性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正常组.在BMI相同而WHR不同时,WHR超常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高于WHR正常组.在WHR相同而BMI不同时,超重组和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常均使腰椎曲度和骶骨倾斜度加大、Roland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增高,腰臀比对其影响明显高于体质指数对其的影响,超重和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致下腰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行Quadrant通道下腰椎间盘切除单边动态固定术治疗的23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0~40岁(31.0±6.9岁)。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68个月(42.0±6.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于术前及术后2d、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 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手术的临床效果;于术后2d、末次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腰椎MRI检查,应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及信号变化,计算Pfirrmann分级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5±11.6min,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对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的影响,讨论肥胖致下腰痛的机制。方法:对98例患有下腰痛的中老年妇女进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DQ),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并计算BMI和WHR。按BMI将病例分成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按WHR将病例分成非向心性肥胖组和向心性肥胖组。立位摄腰椎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曲线指数(LCI)、腰椎前凸度(Cobb角)和骶骨倾斜角(SSA),对各组所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重组、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正常组,向心性肥胖组的LCI、Cobb角、SSA和RDQ明显高于非向心性肥胖组。结论:体质指数超过24kg/m^2或腰臀比超过0.85时,均使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加大、RDQ评分增高。超重、肥胖,或向心性肥胖可致下腰痛。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度增大,可能是肥胖致下腰痛的解剖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认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依据,提出治疗及手术要点。方法 8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术前被冠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软骨结节突出4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2例临床诊断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存在,术中均见大小不等的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不相连的浮动骨块。结果 8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疼痛症状消失。随访4~18个月,只有2例患者诉残留阴雨天腰部酸痛症状。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扫描见突出物合并有骨化块时,要仔细分析有无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的现象。清晰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病椎间隙CT轴位扫描有助于术前诊断。卧床休息,一般不做牵引及推拿,手术宜采取椎板双侧开窗以求完整切除骨块。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镜单节段髓核摘除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本院行MED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32例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2,3年行JOA评分、腰椎X线检查,在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及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24~46个月),术前与术后JOA评分、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镜单节段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肯定,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认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依据,提出治疗及手术要点。方法:8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术前被冠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软骨结节突出4例,后纵韧带骨化2例,2例临床诊断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存在,术中均见大小不等的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不相连的浮动骨块。结果:8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疼痛症状消失。随访4~18个月,只有2例患者诉残留阴雨天腰部酸痛症状。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扫描见突出物合并有骨化块时,要仔细分析有无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的现象。清晰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病椎间隙CT轴位扫描有助于术前诊断。卧床休息,一般不做牵引及推拿,手术宜采取椎板双侧开窗以求完整切除骨块。  相似文献   

12.
成年人下腰痛与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的发病与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86 例患有下腰痛病人和90 例无症状者摄腰椎立位X线侧位片,测量腰椎总前凸角、节段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结果 患病组的总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前凸角的丢失主要来自于L4~5和L5S1节段前凸角的减少.两组的腰椎总前凸角与骶骨倾斜角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腰椎前凸和骶骨倾斜角的丢失可能是下腰痛的解剖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可以预测腰椎滑脱手术复位疗效的影像学因素.方法 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后外侧融合术并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42例,男性11例,女性31例;年龄40~79岁,平均56.0岁.其中退变性滑脱20例,崩裂性滑脱22例.L3,4滑脱1例,L4,5滑脱26例,L5S1滑脱15例.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19例.术前及术后1周常规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在术前侧位X线片上测量滑脱率、椎间隙相对高度、滑脱角、腰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在术后侧位片上测量术后滑脱率.对复位率与术前滑脱率、术前滑脱角、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术前腰前凸角和术前骶骨倾斜角的关联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术前滑脱率(22.5±10.6)%,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0.23±0.10,术前滑脱角4.4°±5.4°,术前腰前凸角43°±13°,术前骶骨倾斜角34°±10°,复位率(63.2±27.9)%.复位率与术前滑脱率、术前滑脱角和术前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性,与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呈正相关(P<0.05),与术前腰前凸角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和腰前凸角可以预测腰椎滑脱手术复位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1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临床资料。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椎间隙及相应上位椎体的高度,并计算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在腰椎矢状位MRI上评估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Pfirrmann分级;比较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的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与相应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除L1/L2节段,其余各节段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均随着Pfirrmann分级增加而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同Pfirrmann分级的不同节段椎间盘之间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2/L3、L3/L4、L4/L5、L5/S1节段Pfirrmann分级与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呈负相关(r =-0.568,P < 0.05)。结论 临床上测量L2/L3、L3/L4、L4/L5、L5/S1节段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对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下腰痛患者立位X线侧位片测量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对160例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立位X线平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CLBP患者的腰椎曲度减小,与骶骨倾斜角呈明显正相关(r=0.668,α=0.01),两者在小于40岁年龄阶段内随增龄而呈减小趋势,腰椎曲度顶点下移至L3椎体以下者占55%.同时发现前凸指数与腰骶角呈明显负相关(r=-0.483,α=0.01).另外比较了同年龄阶段单纯LBP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各测量值,结果发现后者腰椎曲度、骶骨倾斜角和前凸指数明显减小(P值<0.05和P值<0.01),而腰骶角加大(P值<0.01).本测量揭示了腰椎在维持自身稳定时骨性结构的内在力学关系,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更大的腰椎不稳定,支持了在腰椎退行性变过程中,椎间盘退化是原发的,而小关节退化是继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单节段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的腰椎峡部裂滑脱患者资料,术前及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胸椎后凸(TK)、胸腰联合角(TLJ)、C7矢状面平衡(SVA)、脊柱-骨盆角(SSA)、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和骨盆入射角(PI),并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PI、TLJ和TK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SA的变化与PT、PI、LL、SS及SVA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可明显改善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状态,术前及术后的SSA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进行评估,SSA的重建可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正常的腰椎X线侧位片,为临床腰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标准的依据。方法抽取正常腰椎侧位片380例,测量各椎间隙与上位椎体前、中及后缘的高度,并求得椎间隙与上位椎体高度的比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男性比值:前缘为0.442~0.607,中份为0.284~0.417,后缘为0.203~0.324。女性比值:前缘为0.440~0.605,中份为0.280~0.414,后缘为0.201~0.321。结论各椎间隙与上位椎体间的比值较恒定。男性较女性的均值稍高,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In-Space经皮置入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椎间孔镜联合In-Space经皮置入棘突间撑开系统,术前、术后1d,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置入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弓根间距离,腰椎活动度.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 (15.5±2.53)个月.术后各时间点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略有下降(P>0.05),术后1d椎间隙后缘高度、术后各时间点椎弓根间距离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活动度由术前的(9.78±1.85)°减小到末次随访的(5.55±1.89)°.在末次随访中,腰背部疼痛VAS、ODI评分[(2.12±1.88)、(20.58±18.30)分]均明显低于术前[(6.82±1.68)、(72.76±1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假体松动、断裂及脱落.[结论]椎间孔镜联合In-Space经皮置入棘突间撑开系统在完成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能够较好地维持脊柱活动度及稳定性,防止椎间隙塌陷及继发腰椎不稳的发生,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X线片正侧位特点.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特点有腰脊生理曲度变直及椎间隙变窄,椎体唇样骨质增生,相邻椎体后角局限性骨增生呈"磨角"样改变和相邻椎体面弧形压迹等.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X线平片摄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诊断准确率为68.33%.结论:X线摄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2016年6月~2018年5月,198例腰腿疼痛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退变滑脱组95例,无滑脱组103例.测量两组患者的BMI、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体、骶骨倾斜角、腰骶角、腰椎前凸角;采用Kalichman关节突退变分级和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评价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