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椎体强化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2采用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体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2例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5(4~2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滑脱椎体均获得满意复位,随访过程中无椎体再脱位、椎弓根钉松动脱出,末次随访时均获得椎间融合。术后7 d、3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后3个月各指标均较术后7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技术注入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体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可以有效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及再滑脱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优化剂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在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6-05—2020-07经椎间孔减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3例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其中21例术中采用优化剂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22例术中未注入骨水泥强化(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椎体复位满意率、椎间融合率、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43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未发现骨水泥渗漏及骨水泥毒性反应。对照组1例S1椎体内的2枚螺钉松动,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观察组术后滑脱椎体复位满意率、术后12个月椎间融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术中采用优化剂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即刻稳定性和螺钉把持力,提高滑脱椎体复位满意率和术后椎间融合率,同时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骨量丢失,降低远期螺钉松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4—2014-01采用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42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术中先将钉道攻丝后,在钉道内注入适当粘度的骨水泥2.4 ml,随即置入椎弓根钉,椎管减压后进行滑脱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12~40个月,平均24.8个月。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骨水泥分布于钉道及周围松质骨中,无椎体外渗漏。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3.18±0.62)分,腿痛VAS评分(2.92±0.44)分,ODI指数(30.44±4.50)%,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可即时增强螺钉的固定强度及稳定作用,而正确掌握骨水泥推注及椎弓根钉进钉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常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易发生螺钉固定不牢靠,出现螺钉松动、退钉,造成固定失败。目的:探讨应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6例,均采用可注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后路钉棒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发生,骨水泥无明显渗漏,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X线及CT检查示,椎体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螺钉松动、断钉。患者术后7 d、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患者末次随访上述指标与术后7 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提供坚实稳定性,有效恢复脊柱序列,维持椎体复位后高度,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6-06—2013-08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后凸畸形30例。观察术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程度。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15~178 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量660~1 240 ml,平均810 ml。30例均获得随访7~48个月,平均21.5个月。植骨骨性愈合,后凸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固定相邻节段无明显椎间不稳征象。末次随访胸腰段后凸Cobb角、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并后凸畸形既增强了椎弓根钉的固定强度,又矫正了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经后路减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椎体间植骨融合,并进行定期随诊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经平均24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1.3%,固定节段滑脱无复发,植骨椎间隙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棒发生。结论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固定节段短,临床效果可靠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3采用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PVP治疗的56例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结果56例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62.0~70.5 min,平均67.1 min。术中出血量45.0~65.0 mL,平均54.0 mL。椎弓根钉内骨水泥注入量2.0~2.5 mL,平均2.1 mL。伤椎内骨水泥注入量2.0~4.0 mL,平均3.5 mL。2例因肿瘤骨转移导致邻近椎体骨折,予以对症治疗。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PVP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腰背疼痛、改善伤椎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恢复较快,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60~79岁,平均63.6岁.退变性滑脱9例,峡部裂性滑脱11例;Ⅰ度滑脱4例,Ⅱ度滑脱12例,Ⅲ度滑脱4例.单节段滑脱14例,其中L3 3例、L42例、L59例;双节段滑脱6例,其中L4、L5滑脱4例,L3、L4滑脱2例.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隙撑开复位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钉道手术.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测量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及滑脱角,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随访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3例,但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不适.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1例裂口较小,术中未予处理;1例裂口较长,术中缝合后以明胶海绵覆盖,术毕紧密缝合腰背筋膜及皮肤切口,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脱水等治疗,未见脑脊液漏出.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均症状消失.术后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OD1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7~49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上述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ODI评分疗效判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分别为89.2%及91.3%.随访期间矫正程度无明显丢失,钉道无松动.融合成功18例,融合率90%.结论: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9例腰椎滑脱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改良自体棘突及微粒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年2个月.所有患者原有症状及Oswe-strt伤残指数(ODI)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动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路改良自体棘突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节段椎体增强后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起应用骨水泥强化椎体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2例,观察后凸Cobb角矫正度、内固定稳定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12例患者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无松动、脱落、折断。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24.2°,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7分降至术后平均2.5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71.5改善至术后平均32.5。结论应用椎体增强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症及合并症的患者78例,比较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恢复率、植骨融合率以及复位丢失率。结果术后28例Ⅰ度滑脱及37例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获得解剖复位.9例Ⅱ度滑脱及4例Ⅲ度腰椎滑脱患者矫正至Ⅰ度滑脱。随访时总体优良率为89.72%,42例椎体间植骨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36例后外侧植骨者有12例复位丢失,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小于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Ⅱ度以上峡部裂性单纯腰椎滑脱者以及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加伤椎体内及后外侧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伤椎体内及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1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4.2个月。术后及终末随访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及椎管狭窄率均较术前改善,无钉棒松动或退出、骨水泥泄漏并发症。结论该技术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无神经损伤的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Cobb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术后X线片示Cobb角平均矫正23.2°,术后VAS评分为(1.7±0.6)分。随访12个月后显示Cobb角平均丢失约2.2°,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邻椎骨折。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中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骨质疏松性腰椎滑脱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18例,女29例;年龄50~79岁,平均(62.55±7.4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滑脱距离、腰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结合影像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平均(8.50±2.12)个月的随访。4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术中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中、术后无特殊不适。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放置引流管7 d后拔除,未见脑脊液漏出。术后出现手术切口延迟愈合2例,其中1例经清创缝合后愈合,另1例经反复换药后愈合。术后出现神经残余症状5例,经脱水、营养神经、骶管注射及物理治疗3个月后痊愈。所有滑脱椎体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椎间孔面积、滑脱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的椎间隙、椎间孔面积、滑脱距离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ODI评分却有改善(P0.05)。随访期间未见螺钉松动及复位丢失,椎间植骨融合100%。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可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同时联合骨水泥进行椎弓根螺钉强化,有效提高螺钉把持力,增加复位与固定的可靠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年期间收治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12例,平均68岁.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Ⅱ级4例,Ⅲ级8例.所有患者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骨水泥强化提高螺钉稳定性,植入椎弓根螺钉共26枚,观察椎弓根螺钉术中及术后的稳定性.结果 患者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腰腿痛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比较改善明显.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4个月.1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显示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或脱落,螺钉周围未见透亮线出现.结论 经椎弓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化椎体的同时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界面把持力,能够满足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患者脊椎后路固定手术对力学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体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病人16例,观察后凸Cobb角矫正角度、内固定稳定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无松动、脱落、断裂.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22.1°,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8分降至术后平均2.1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86.5%改善至术后平均31.2%.[结论]应用骨水泥强化椎体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后凸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VAS)疼痛评分、ASIA残损分级方法进行评定,应用X线片评估术后内固定效果。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6424个月(平均13.4个月)随访,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7.9分降至术后平均1.2分,7例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ASIA残损分级术后改善1~2级。61枚椎弓根钉中44枚行骨水泥强化,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骨水泥渗漏有关的神经症状和体征。X线片示椎弓根钉未发生松动及脱出,周围无透亮线出现。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2.6°改善至术后平均10.3°,末次随访时后凸角平均为14.3°。结论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腰椎滑脱症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π式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的彻底减压,切除病变椎间盘,利用椎弓根钉复位,行病变椎体间前方植骨,左右椎间融合器融合及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48例。结果 36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有9例复位,1例Ⅳ度滑脱完全复位,滑脱复位满意率98%。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用JOA评分,术前JOA平均评分6.715分,术后JOA平均评分13.343分。术后根据X线片检查,所有患者椎体间“式融合均骨融合;椎间隙高度保持正常,滑脱未复发。术前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80.81%。随访18~2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88.74%。结论 后路π式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恢复了椎体间高度,扩大了椎体间植骨接触的面积,减少了椎弓根钉的应力,即防止了滑脱矫正度数的丢失,又有利于椎体间的骨融合,同时减少了椎弓根钉的断钉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胸腰段骨折患者,23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并结合磷酸钙骨水泥伤椎内注射强化手术治疗(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26例采用单纯经皮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术(单纯内固定组)。对患者的术前、术后1 w及末次随访时的VAS疼痛评分、腰椎ODI评分,伤椎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5±2.2)个月,随访率100%。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手术时间长于单纯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01)。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在伤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方面,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9,F=17.830,F=3.351,F=3.840,P<0.05),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923,F=352.555,F=956.735,F=347.468,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伤椎前缘压缩比均较术前增加,末次随访时较术后下降,且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压缩比优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两组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末次随访较术后增加,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术后和末次随访Cobb角均优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两组ODI评分逐步降低,且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末次随访ODI评分低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强化组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单纯内固定组(P<0.05)。 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段骨折,可有效的恢复椎体高度,增强早期椎体内支撑强度,改善患者功能,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