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1990—2019年老年人群跌倒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为制定老年人群跌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库的研究结果,选取老年人群因跌倒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YLD率、损失寿命年(YLL)、YLL率等指标,对跌倒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分析,并描述1990—2019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跌倒造成的死亡人数、DALY、YLD、YLL分别是10.07万人、318.29万人年、181.00万人年、137.29万人年;死亡率、DALY率、YLD率、YLL率分别是39.19/10万、1238.95/10万、704.35/10万、534.42/10万。1990—2019年,跌倒造成的老年人死亡人数、DALY、YLD、YLL增长率分别为294.90%、220.70%、213.80%和230.26%,死亡率、DALY率、YLD率、YLL率上升趋势显著。 结论 跌倒给我国老年人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仍在增长,应当以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为重点人群,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昆山市1987-2014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为昆山市预防自杀死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昆山市1987-2014年居民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7-2014年昆山市自杀粗死亡率为9.46/10万,标化死亡率8.15/10万,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s)10.24%。自杀死亡的平均减寿年数(AYLL)27.65岁。65岁以上年龄组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自杀死亡在15~34岁和65岁以上年龄组有两个高峰,15~34岁年龄组自杀死亡居女性死因第一位。结论 1987-2014年昆山市自杀死亡模式已发生变化,政府和社会应将老年人和15~34年龄组女性作为预防自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苏省无锡市2008—2019年跌倒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8—2019年无锡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跌倒死亡率和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变化趋势及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结果 2008—2019年无锡市居民跌倒粗死亡率AAPC为7.0%(95%CI:4.8~9.4)(P<0.05)和标化死亡率AAPC为3.7%(95%CI:1.4~6.0)均呈上升趋势(P<0.05)。2008—2019年因跌倒死亡中,女性占比达到57.62%,略高于男性,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89.98%。2008—2019年因跌倒死亡导致的期望寿命平均下降了0.11岁(6.43%),且对女性影响大于男性。2008—2019年全人群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跌倒死亡导致的YLL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3.3%(95%CI:1.2~5.5)(P<0.05)和4.5%(95%CI:2.0~7...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昆山市1987-2014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为昆山市预防自杀死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昆山市1987-2014年居民自杀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7-2014年昆山市自杀粗死亡率为9.46/10万,标化死亡率8.15/10万,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s)10.24%。自杀死亡的平均减寿年数(AYLL)27.65岁。65岁以上年龄组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自杀死亡在15~34岁和65岁以上年龄组有两个高峰,15~34岁年龄组自杀死亡居女性死因第一位。结论 1987-2014年昆山市自杀死亡模式已发生变化,政府和社会应将老年人和15~34年龄组女性作为预防自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中山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现状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中山市死因监测数据,按照ICD-10对疾病编码和分类,利用Excel-2010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心血管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计算去心血管病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寿命损失指标并比较。结果 2014—2019年中山市心血管病平均粗死亡率为227.91/10万(标化死亡率189.3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心血管病死亡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死亡主要集中在45岁及以上年龄组,15~44岁组、6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1)。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占心血管病死因的95.63%。全死因期望寿命为80.00岁,去心血管病死因后,男性和女性寿命分别增加3.50岁和2.75岁。因心血管病死亡导致的PYLL为137 845人年,PYLLR为14.02‰,AYLL为5.95年。PYLLR呈现总体逐年下降趋势,而AYLL总体逐年上升。男性PYLL、PYLLR和AYLL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中山市心血管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心血管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仍然严重,其中男性和4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高危人群,应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提高居民健康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为自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中江苏省居民的自杀死亡和疾病负担数据,采用R 4.1.1和Excel2010计算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的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指标,并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估江苏省居民自杀疾病负担的长期趋势。结果 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死亡率为6.9/10万,80岁及以上人群自杀死亡率达37.1/10万。2019年江苏省居民DALY率为232.8/10万,DALY率分别在20~29岁、7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两个高峰。1990—2019年江苏省居民自杀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42%、-4.41%,P<0.01),且女性下降速度均快于男性。结论 江苏省自杀疾病负担不断下降,但老年、青年、男性人群的自杀预防和干预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云南省老年人自杀死亡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减少老年人自杀,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5—2019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全省监测数据,对云南省老年人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间云南省老年人报告自杀死亡率为25.02/10万~28.59/10万,标化自杀死亡率为25.29/10万~27.17/10万;历年老年男性自杀报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老年人自杀报告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同年份之间,自杀报告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80岁及以上男性的自杀死亡率最高(44.67/10万~57.81/10万);8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报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7.92%,P<0.05)。老年人自杀死亡案例的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67.21%),自杀方式以服用农药(55.86%)和悬吊(34.12%)为主。结论 自杀是云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采取综合策略减少老年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邹威    胡松波  李中坚  颜玮  赵军  陈小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26-213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情况及其疾病负担,为科学制定本省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14—2019年江西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死亡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江西报告伤害死亡25 638人,年均粗死亡率为 50.81/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 49.5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跌落、溺水、自杀和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分别是0~14岁、15~44和45~64岁、≥65岁的首位伤害死因。2014—2019年江西省前5位伤害死因中,跌落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 = 8.22%),中毒粗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14—2019年伤害PYLL为692 196.73人年,PYLLR为14.24‰,AYLL 为 33.77年。PYLL及PYLLR 交通事故最高,AYLL最高的为溺水。15~44岁年龄组PYLL最高。结论 江西省伤害死亡负担较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2018年重庆市居民高血压及心、肾并发症死亡率、疾病负担的情况与变化趋势,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8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收集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肾病及高血压心脏病死亡病例,采用SPSS 19.0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率(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分析高血压及心、肾并发症的死亡水平与疾病负担状况。采用SPSS 19.0,EXCEL 2016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重庆市居民高血压及其心、肾并发症的粗死亡率由2012年的37.08/10万下降至2018年的25.23/10万,APC为-4.21%,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8年男性、农村及非示范区的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5.54%、-6.57%和-6.48%;城市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为4.92%,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历年非示范区粗死亡率高于示范区;除2015、2017年男性、女性粗死亡率无差异外,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12—2017年,农村粗死亡率高于城市,2018年城市高于农村。高血压及其心、肾并发症的YLL率、AYLL及YLEL分别由2012年的6.54/1 000、17.64年和0.67年下降至3.87/1 000、15.33年和0.33年,APC分别为-6.39%、-2.37%和-9.70%,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城市YLL率和男性AYLL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4.29%、9.64%,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18年重庆市居民高血压死亡率及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城市及非示范区情况仍有待改善,应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率和变化趋势,估计3种疾病的潜在寿命损失。方法利用2009—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分析各年份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 2009—2014年江苏省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居民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硬化的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肝癌的死亡率维持稳定。男性肝癌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60岁人群乙肝相关疾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60岁人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乙肝死亡的高峰年龄呈逐年后移趋势。2009—2014年示范区居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平均寿命损失年(AYLL),分别为16.86、13.21、14.23年/人。结论目前示范区所实施的乙肝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继续加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及慢性乙肝病人规范化治疗工作,以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7年辽宁省彰武县和凤城市(县级市)伤害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为农村居民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年彰武和凤城地区居民的全死因死亡数据和人口学资料,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verage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辽宁省彰武和凤城地区伤害死亡率为54.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69/10万),占总死亡的6.36%,居全死因顺位第3位。男性死亡率为80.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29/10万),女性死亡率为27.1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2.26/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126.24,P<0.001)。伤害死亡前五位原因中交通事故标化死亡率最高,为23.15/10万。伤害死亡导致的AYLL为17.35年。男性伤害死亡的YLL(6 917人年)大于女性(2 087人年)。不同伤害死亡原因的YLL以交通事故(5 052年)最大 ,总体YLL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不同年龄段男性的YLL率均大于女性。 结论 伤害是2017年彰武和凤城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男性和老年人群的危害比其他人群更大。交通事故既是伤害的首位死因,也是造成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有关部门应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伤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2013年脑卒中早死所致的疾病负担情况,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辽宁省彰武和凤城两地2013年全死因死亡数据和人口学数据,计算早死所致健康寿命年损失(years of life lost,YLLs)、每千人YLL(YLL率)、标化YLL率、平均每人的健康寿命年损失(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s)、标化AYLLs、YLL率随年龄的变化情况。结果 脑卒中YLL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男性脑卒中年龄标化的YLL率和AYLLs分别为17.1‰和11.1年/人,大于女性(12.0‰和10.0年/人)。在74岁之前各年龄段脑卒中YLL率男性大于女性,到75~84岁女性超过男性。出血性脑卒中YLL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7.7‰和5.9‰,小于缺血性脑卒中(8.6‰和6.6‰),AYLLs和标化AYLLs大于缺血性脑卒中。59岁之前脑卒中YLL率出血性大于缺血性,60岁之后缺血性大于出血性。结论 辽宁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早死所致的疾病负担沉重,且与性别,亚型,年龄均有所联系。农村地区急需开展脑卒中相关健康教育,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轻脑卒中早死所致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省淮安市2009--2011年肺癌死亡分布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肺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09--2011年肺癌发病死亡登记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累积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评价淮安市居民肺癌的死亡及寿命损失情况。结果淮安市居民2009--2011年肺癌的平均粗死亡率为26.90/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1.37/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2.69%;农村居民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2.66/10万,略高于城市居民的20.29/10万;男性居民平均标化死亡率为32.08/10万,明显高于女性居民的11.81/10万;淮安市居民2009-2011年肺癌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9岁,3904例肺癌死亡病例中92.25%的死亡者为50岁以上居民;淮安市2009-2011年肺癌PYLL和AYLL分别为31779和7.5人年,其中男性居民分别为22682和7.6人年,高于女性居民的9097和7.4人年;农村居民肺癌PYLL为16430人年,高于城市居民的15349人年,城乡居民肺癌AYLL均为7.6人年。结论淮安市肺癌死亡率较高,肺癌主要危及中老年人和男性居民,肺癌成为淮安市城乡居民疾病的一大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HIV/AIDS疾病负担在性别中的变化,为制定针对该年龄层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方法  使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资料,按性别和年龄提取1990—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YLD率等指标来分析该群体HIV/AIDS疾病负担在性别中的变化幅度。  结果  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DALY率、YLL、YLL率、YLD与YLD率分别为847人、0.37/10万、62 621人年、27.51/10万、58 036人年、25.49/10万、4 584人年与2.01/10万,相比1990年增幅分别为401.18%,691.49%,370.48%,648.26%,409.53%,710.33%,138.87%与279.25%。2019年中国10~14,15~19岁与20~24岁男性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与DALY率均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增幅均高于女性;10~14岁人群疾病负担增幅高于20~24岁。1990—2019年,随着年龄和年份的增加,青少年死亡率和DALY率的性别差距增大。  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HIV/AIDS感染风险持续增加,低龄HIV感染者增幅明显,性别差异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984-2008年湖北省农村人口自杀死亡水平的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湖北省麻城市1984-2008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自杀死亡水平、自杀死亡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984-2008年间该地人群的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自杀标化死亡率由1984年的113.29/10万降至2008年的20.11/10万,下降幅度为82.25%.自杀死亡占伤害死亡的构成比下降幅度不明显,自杀仍是该地人群伤害死亡的首要死因.自杀死亡者中,女性人数始终多于男性,女性所占的构成比在50%~60%之间波动;≥65岁老年人口所比例近年来明显增加,2008年老年人的构成比达46.81%.结论 自杀仍居该地人群,特别是女性人群伤害死因谱的首位.农村地区自杀预防的重点人群是女性和≥65岁老年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ong-term trend of suicidal deaths among the rural population in Hubei province. Methods Data on suicide deaths from 1984 through 2008 were released from Macheng Death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analyzed by year, gender and age. Results The suicidal death rates were decreasing during the last 25 years in Macheng city, with the standardized suicide mortality rapidly decreasing from 113.29/100 000 in 1984 to 20.11/100 000 in 2008. The proportion of suicide deaths in the total deaths caused by injuries were declining but not obviously. Suicide was still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s among all the deaths due to injuries.Number of suicidal deaths among females was outnumbered the males during the last 25 years,representing 50%-60% in total suicide deaths annually. The proportion of suicide deaths among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recent years, which accounting for 46.81% of all the suicidal deaths in 2008. Conclusion Suicide remained the leading cause of injury deaths among the population in this area, especially in female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emales and the elderly aged 65 and over,in the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2012—2018年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年率、平均寿命损失年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APC,对其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1.86/10万、1.6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66/10万、2.04/10万,APC分别为6.61%与4.29%,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30)。各年度男女精神障碍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精神障碍死亡率比较发现,2014年与2016年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2018年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重庆市精神障碍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due to premature death, YLL)波动于0.47‰~0.58‰,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premature death,AYLL),由2012年的26.08年下降至2018年的17.83年,APC为-6.67%,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7.09,P=0.001)。 结论 2012—2018年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高于其它省市精神障碍死亡率,平均寿命损失年呈下降的趋势,精神障碍纳入社区管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