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外科疾病,其报道的死亡率为 6%-76%,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治疗的关键.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我科近年的17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通过早期的清创、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及辅助治疗,13例患者治愈出院,另外4例患者自动出院后失访.[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的清创、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和优质的护理.虽然坏死性的死亡率较高,通过外科的积极处理,仍可确定不错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颈部感染致坏死性纵隔炎病原学分布,以期寻找最佳的抗菌药物,降低该病的发生,控制其病情进展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口腔颌面颈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坏死性纵隔炎患者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33株,革兰阴性菌占24.24%,革兰阳性菌占75.7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28%、表皮葡萄球菌占21.21%;革兰阴性菌中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有利福平、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均>50.00%,革兰阳性菌中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其他均>43.00%;予以敏感抗菌药物等治疗后总有效率76.19%。结论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早期切开引流是降低口腔颌面颈部感染致坏死性纵隔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诊疗方法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7年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病例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1例死于脓毒性休克,其他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施行感染性手术时,术中妥善保护切口不受污染。关闭切口前用甲硝唑液反复冲洗对预防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有积极的效果;对已明确诊断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人应行早期、多处切开,充分引流,并联合有效抗生素应用,多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顾海斌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45-1646,1649
目的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分析6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X线表现,66例均行腹部平片检查,其中4例行腹部CT平扫,并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文献,对其X线特征进行描述。结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为胃泡影增大30例,肠曲充气多、肠腔扩张32例,肠曲充气不良14例,肠间隙增厚模26例,部分肠曲狭窄变细、形态僵直40例,进展期肠壁积气29例,门静脉积气者6例,腹腔积液20例,气腹6例。结论肠壁积气、肝门静脉积气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特征性X线征象。X线腹部平片检查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病变进展的估计及提供手术适应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伟勋 《现代保健》2011,(2):149-150
目的总结处理会阴坏死性筋膜炎方面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2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例会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年龄19~68岁,平均44岁。75%病例存在合并症,经多次、多处清创引流,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全身支持等处理,12—37d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彻底清创对会阴坏死性筋膜炎的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联合后期微创坏死组织清创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将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7例),A组进行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联合后期微创坏死组织清创治疗,并观察患者压痛症状消失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B组的治愈病例数(59例)较A组治愈病例数(45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相关的压痛症状消失时间(A组5.5±0.7 d,B组2.9±0.8 d)、腹痛症状消失时间(A组68.3±14.2 h,B组21.4±9.3 h)、住院时间(A组37.3±24.3 d,B组26.3±15.2 d)以及并发症(A组16例,B组7例)等的差异相比,B组较A组的效果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微创清创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和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5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早期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的CT诊断与超声、MR检查结果对照分析,进一步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早期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59例临床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59例均采用按照超声、CT、MR检查顺序进行检查,一天内完成。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条件平扫,层厚8mm,增强扫描条件管电流140mA,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2。结果 CT平扫确定坏死灶52例(88%),其中10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11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59例经螺旋CT2mm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明确显示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超声确诊37例,MR确诊21例。结论 螺旋CT2mm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能明确显示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对早期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1年诊治的1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中手术6例,保守治疗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经治疗和护理17例治愈,1例因有合并症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误诊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诊断及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泛性面颈部蜂窝织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1例广泛性面颈部蜂窝织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面颈部蜂窝织炎的感染来源:牙周炎、牙髓炎9例.急性扁桃体炎5例,急性腮腺炎4例,原因不明3例.蜂窝织炎定位:口底和颈部9例,扁桃体周围间隙、咽旁间隙、咬肌间隙和颈部5例,咬肌间隙、咽旁间隙、颊间隙和颈部7例.通过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其中3例先行气管切开防止窒息,3例同时经颈纵隔引流,配合大剂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全部患者均治愈.结论 广泛性面颈部蜂窝织炎病情进展迅速,应采取综合治疗,及时切开引流,缩短疗程,防止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平片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8例患儿,对其腹部平片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平片的诊断结果,肠管充气扩张且充气不均4例,伴胃泡影增大6例,肠管充气且形态显僵直,肠壁增厚模糊3例,肠壁积气6例,门静脉积气1例,肠穿孔气腹3例。临床治愈15例,3例发生中毒性休克放弃治疗。结论 腹部平片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病情发展情况的评估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在诊疗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导致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例MRSA感染致坏死性性肺炎患儿的病史资料。结果 12例患儿中,男5例、女7例,年龄9月~3岁,中位年龄23月,均为急性起病,既往体健,热程12~36 d,住院天数28~70 d。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及感染中毒症状。5例发病时即为脓毒血症,7例以发热、咳嗽入院,8例有呼吸困难,6例伴有皮疹。10例可闻及细湿啰音,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2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2例在病程中合并深部软组织脓肿,无合并急性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病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4.8×109/L~42.36×109/L)、中性粒细胞(78.8%~91.9%)。C反应蛋白(68~140 mg/L),血沉(52~114 mm/h)及降钙素原(0.8~3.7 ng/ml)。胸腔积液检查外观均为粘稠黄色,细胞数明显升高(5 800~12 560)×106/L,蛋白35~60 g/L药敏试验显示所有病例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病初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或肺大片状高密度灶,迅速进展成为多发囊泡影或空腔。所有病例应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胸腔积液多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清脓术。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于6个月左右复查肺部CT基本完全恢复,无进行肺叶切除病例,预后较好。结论 MRSA感染致坏死性肺炎多见3岁以内儿童,发病急、进展迅速,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组织坏死为特点,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其中6例并发阴囊坏疽。均行外科清创、引流、抗感染等治疗。7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5例经二期缝合痊愈出院,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24h至4周死亡。结论肛肠源性Fournier坏疽预后较差,治疗以早期广泛清创,加强局部引流及应用广谱抗生素为主,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0例重症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吻合率100%,治愈151例(84%),死亡29例(16%)。结论:大部分重症胸部闭合性损伤可以诊断并经非手术治疗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治愈;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及早剖胸探查预后好,有效治疗多脏器复合伤等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present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25 operated patients with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and severe cholecystopancreatitis.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was evaluated by the Ranson scale. Diagnosis was made using all available contemporary diagnostic methods. Eleven of the patients were operated in the first 2-5 days after admission because of severe form of acute pancreatitis resisting medical therapy (Ranson > 3) and 8 patients with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underwent surgery within 2-3 weeks after the disease onset. Five of the patients died (26.32%). Only one patient died (16.66%) out of the patients of the second group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acute complicated cholecystopancreatitis (n = 6).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at its onset should be mainly conservative. Laparotomy should be resorted to only in cases of uncertain diagnosis. Surgery or percutaneous drainage should be used in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and the most favorable term of operation is 2-3 weeks after the disease onset. Severe pancreatitis associated with gallstone disease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quire emergency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老年胰周脓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10月于某院就诊并接受该技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胰周脓肿3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过微创治疗,34例(94.4%)成功治愈出院。并发出血3例,肠瘘1例。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胰周脓肿老年患者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螺旋CT表现,进行评价。结果:其中25例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例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腹腔穿刺证实。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显示率达98%,不仅可确定诊断,而且能判断炎症的范围、程度及并发症,还可在CT引导下穿刺、抽液、引流,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顾军  于泽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5):295-296,300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例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的病人,使用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PN)支持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测定治疗前、后颈部引流量和血清清蛋白水平.结果:经PN支持和生长抑素治疗,颈部淋巴液引流量迅速减少.1例经保守治疗成功,另1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通过PN可有效地减少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颈部淋巴漏引流量,提高血清清蛋白水平,从而促进瘘口的愈合和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新型急性期反应物,其在EOS/LOS、NEC早期即明显升高、持续时间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这两种疾病诊治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SAA及其在EOS/LOS、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