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体生成素(LH)为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促性腺激素,本文从生理、病理、人为干预条件下等方面,对其在不同条件下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对于辅助生殖中诱发排卵或超促排卵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LH在支持卵泡发育中的作用作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
黄体是雌性动物生殖周期中形成和退化的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组织,由排卵后残留的卵泡组织发育而来,这一过程与血管的快速增生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节血管增生过程的最重要的刺激因子,在新生黄体形成中同样具有重要调节作用。VEGF受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亚单元和β亚单元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HIF-1调控。由于卵巢卵泡的破裂排卵以及新生血管网的缺乏,导致卵巢局部处于缺氧状态,诱导了HIF-1α表达的增加,并通过VEGF依赖性血管增生参与新生黄体的形成过程。本文主要从排卵前与排卵后卵巢局部缺氧情况阐述黄体形成过程中卵巢功能与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旨在进一步理解缺氧在黄体形成与卵巢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免疫细胞包括抗原递呈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三大类。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虽然 IgE 介导的肥大细胞和其它细胞在有效的排斥变应原中起了主导作用,但在气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免疫细胞之间、细胞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特别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应答,日益引起重视。本文简要介绍支  相似文献   

5.
陆杉  李红发 《医学综述》2002,8(4):200-202
黄体的形成、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及黄体退化是正常生理周期必不可少的特征。尽管由卵泡发展而来的黄体大体上依赖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 ,但近年来黄体功能与黄体溶解的局部调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 ] 。大量实验表明 ,免疫系统参与黄体的局部调节[2 ] 。体内免疫细胞和它们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局部效应 ,人们对这些细胞因子的潜在作用极为关注 ,不仅体现在黄体生命期 ,而且在黄体退化阶段[3 ] 。目前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黄体生理及退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多 ,综述如下。1 黄体细胞上TNF α的来源及定位Petrof…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子代性发育受母体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母体效应的作用机制,选用近交系C57BL/6J小鼠,分别以阴门开启和阴茎包皮分离作为雌鼠和雄鼠性发育启动的指标,建立模型并研究了妊娠母鼠体内促黄体激素(LH)水平对子代小鼠性发育启动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药组所生雄鼠性发育晚于对照组(P<0.010),且两组小鼠性发育启动时的体重有较明显的差异;用药组所生雌鼠性发育启动早于对照组(P<0.002),但两组小鼠性发育启动时的体重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母鼠体内LH激素水平对小鼠性发育启动时间有重要影响,但影响方式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黄体生成素(LH)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中游,其主要功能是刺激性腺分泌性激素。LH的分泌水平会随着机体的老化而逐步升高,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体内的LH水平会异常升高。异常升高的LH在AD发病过程中处于相对关键的地位,并能加重认知功能的增龄性下降。为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LH与AD的关系,本文主要对LH与AD的流行病学研究、认知损伤、病理特征以及LH受体之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Rurtx3(Runt相关转录因子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属Runt结构域(Runt domain,RD)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参与对细胞生长与凋亡的调控.研究发现其表达异常(如甲基化、突变等)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有关[1] ,近年来研究发现,Runx3与多种免疫细胞的发生发育也有关,尤其在淋巴细胞发生、发育及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Runx3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黄体生成素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程序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对控制性超排卵及其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481个周期的资料。按注射HCG日血清LH水平由低到高分3组,A组LH<1IU/L,B组:LH≥1-<5IU/L和C组:LH≥5IU/L。结果 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其注射卵泡刺激素(FSH)剂量增加(P<0.001),用药天数延长(P<0.001),而获卵数较多(P<0.05),但受精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的注射HCG日的E2水平,卵裂率,平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控制性超排卵治疗中应维持适量的血清LH水平,如LH水平过低,应适当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量或加用LH。  相似文献   

10.
在女性生殖器官中,T淋巴细胞分布在子宫、卵巢、输卵管、宫颈、阴道及外阴组织中。在子宫内膜及卵巢卵泡液中,其变化与局部免疫机制有关。子宫内膜中还有颗粒淋巴细胞和抑制细胞分布,二者在妊娠蜕膜内明显增加,推测与早孕及妊娠成功有关。巨噬细胞在上述生殖器官中也有分布,其数量及分布受性激素调节。郎格罕细胞主要分布于宫颈、阴道及外阴的复层扁平上皮,其作用是作为T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胎儿能够在母体存活,可能与子宫内膜T_4/T_8比值,颗粒淋巴细胞和抑制细胞的分布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97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2年对97例经基础体温测定示黄体功能不全(LPD)的不孕不育患者,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催乳素(PRL)水平。结果显示: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LH及FSH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PRL值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高血清PRL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对黄体功能不全不孕不育患者测定血清PRL值,对寻找病因、指导治疗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酪,丝,苏氨基酸对催产素促黄体细胞孕酮生成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催产素(Oxytocin,OXT)对PMSG-hCG顺序处理的未成年大鼠离体黄体细胞孕酮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0mIU,100mIu,1000mIu的催产素对黄体细胞孕酮分泌均有促进作用,以100mIU时作用最强。0.2mmol/L丝氨酸或酪氨酸可抑制催产素所引起的孕酮分泌,以酪氨酸的作用较强;0.2mmol/L苏氨酸对黄体细胞孕酮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AnordrinisasteroidwithalossofonecarbonatomatAring(2α,17α-di-ethynyl-A-nor-androstane,2β,17β-dioldipropionate).Researchperformedprevious-lyhasdemonstratedthatithasantifertilityandterminationofearly-pregnancyfunc-tionobviously[1-3].Clinicalobservationc…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大鼠黄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右旋( )和左旋(-)棉酚对孕酮产生的影响。观察到在基础状态下,( )、(-)棉酚对孕酮产生有促进作用。浓度为20μmol/L时,孕酮产量(±SD)分别为60.3±10.1、70.2±5.1ng/10~6细胞,各自对照组分别为40.5±3.9、55.2±4.6ng/10~6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 ),(-)棉酚均抑制hCG促孕酮产生的作用,浓度为20μmol/L时,孕酮产量分别为142.5±17.8、159.2±8.6ng/10~6细胞,与各自对照组173.4±8.4、192.5±17.0ng/10~6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  相似文献   

16.
肠相关淋巴组织在防御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害侵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其中肠道树突状细胞最为关键。作为最强有力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能够摄取、加工肠道微生物抗原和其他口服抗原,呈递给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淋巴细胞并使之致敏,通过这些致敏淋巴细胞及其合成的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清除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对肠道正常菌群以及口服抗原保持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大鼠黄体萎缩时期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以PMSG和hCG处理后黄体萎缩时期大鼠为实验材料研究黄体萎缩与细胞凋亡关系。经电镜细胞超微结构分析发现黄体组织萎缩时大量黄体细胞发生调亡,其染色质浓缩,边集,被膜包裹形成表面光滑有的凋亡小体,而这一过程中细胞器却基本完整,这些凋亡小体的所吞噬。以上均上显示出细胞凋亡所具有的形态学特征,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细胞凋亡参与了黄体组织萎缩,为深入了解黄体退化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抗生育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早孕大鼠蜕膜、黄体组织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酮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观察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蜕膜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加入米非司菌培养24h后,蜕膜和黄体组织培养液中的t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米非司酮对早孕大鼠蜕膜形态学的影响表现为蜕膜组织退化,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及组织间血细胞渗出。结论 提示米非司酮还可能通过激活黄体和蜕膜的纤溶过程,引起黄体溶解及蜕膜细胞外基质退化、蜕膜剥脱,从而达到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骨骼肌炎症的现象逐年递增,轻则影响人日常运动作息,重则引起人的急性器官衰竭。在骨骼肌炎症中,损伤肌内免疫细胞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精细地调控着骨骼肌炎症的转归。该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骨骼肌炎症的研究,从免疫细胞调控方面分别对急、慢性骨骼肌炎的炎症转归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学者对骨骼肌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为临床治疗骨骼肌炎的药物研发方面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8例黄体不健患者的基础体温、睾酮/雌二醇比值、甲状腺功能、子宫内膜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及甲皱微循环的研究,表明黄体不健是卵泡发育异常的结果。此外,植物神经系统和甲皱微循环功能异常,似参与黄体不健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