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刘铁军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学识丰富,在辨治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临证屡起沉疴,疗效卓著。临床多采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每多效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辨证用药原则,刘师认为对呃逆的治疗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现将老师运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验案三则介绍如下。上焦呃逆案治上焦如羽:呃逆在上焦者,其病机重点在肺,其辨  相似文献   

2.
三焦作为物质运行、代谢及化生的通路,是“癌浊”病机理论的核心。三焦气化失司,浊邪内生,是“癌浊”形成的重要环节。在“黜浊培本”学术思想指导下,临证时从三焦论治“癌浊”,提出“疏利三焦,治取中州”的治癌理念,截断病势,给浊以出路,并验之临床。  相似文献   

3.
三焦有部位三焦及六腑三焦之分,部位三焦是从部位上而言的,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六腑三焦是六腑之一的三焦,它是人体津液、元气、相火运行的通道,是气化的重要场所。吴鞠通根据部位三焦创立了三焦辨证,主要用于温病的辨治,他将疾病分为上焦病、中焦病和下焦病,不仅揭示了温病由上到下的传变规律,还对临证选方用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张怀亮教授根据六腑三焦创立了新型的三焦辨治体系,该体系注重六腑三焦通道的畅通,治疗上以宣达饮(柴胡、黄芩、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当归、丹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为基础方,同时兼顾相关脏腑功能而加减变化,通过治疗力求三焦气化的正常进行,临床主要用于辨治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4.
李华  周语平  刘光炜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24-1025
吴瑭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温病学著作。书中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纲领一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了温病学的辨治体系。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吴瑭提出温病三焦辨治养阴思想,治疗温病尤其重视顾护阴液,针对温邪侵袭程度,结合三焦辨证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规律。三焦辨治养阴思想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国家名老中医姜良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善于从经络辨证理论出发,从整体状态辨治,创立了"三焦经络瘀滞"理论。该文率先对姜良铎教授在门诊患者辨证论治中经常采用的三焦经络瘀滞理论进行了中西医临床特点研究总结,探讨其内在规律性。文中首先对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姜教授诊断三焦经络瘀滞的279例患者的中西医疾病特点。通过该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三焦经络瘀滞患者女性多见,多见于中青年人群,病程迁延,舌红苔黄等内热表现常见,其现代西医疾病诊断与传统中医辨证症候群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三焦经络瘀滞症候群表现以热证状态居多,中年患者是三焦经络瘀滞的常见患病人群,西医诊断的相关信息有助于诊断三焦经络瘀滞。  相似文献   

6.
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思想和三焦分治探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发 《四川中医》2009,27(6):45-47
吴瑭根据温病在三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整个病变,创立了一种新的辨治温病的方法,即三焦辨证。概括性的提出了三焦分治大法,对温病的治疗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升降相因"理念是在"天人合一"学说的宏观前提下,遵循"人"与"天"相合,以自然现象类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升降共存,对立相携,是以一种变化且平衡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的理念,其核心是使人体周身气机通畅调达,从而使精微即化即布、邪气虽生即散,使素体无恙.在运用中医辨治支气管扩张症时,"升降相因"理念为其提供了鲜明的辨治思路,主张重视三焦在支气管扩张症发展与治疗中的重要性.中医辨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理论基础与临床思维以"升降相因"理念作为治则从三焦展开,以期对此类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明倩  陶琳 《环球中医药》2020,13(8):1367-137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其应归属"吐酸""嘈杂""食管癉"范畴,该病病位在食管和胃,临床多从脏腑辨治,但该病与三焦功能密切相关,涉及上、中、下三焦,三焦逆乱、清浊失调致病,本文将从三焦病机及三焦治疗角度对GERD进行阐述,并浅析脏腑辨治与三焦辨治异同,为临床从三焦辨治胃食管病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中医中药治疗上海的8例非典患者,体会到中医温病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治非典有临床实用性,以及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非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 论述DN的辨治思路, 认为本病病机可归于邪犯三焦, 使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 虚实错杂, 其病变符合三焦传变规律, 该病的治疗重在疏利三焦, 分期论治, 具体可采用益气养阴、温阳利水、活血祛瘀等多种治法以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水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他从事临床30余载,近20年致力于糖尿病的研究,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师认为:2型糖尿病肾病是微血管病变,为湿热、痰浊、瘀血互结损伤肾络所致。其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病理演变符合三焦传变的规律,运用“三焦辨证”分期论治,辨治准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从浊毒致病观阐释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浊毒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浊毒内蕴、沉淫脑络为其病理基础和启动因素,而浊毒凝滞、损络伤髓则是其病理过程和结果,化浊解毒是基本治法。临证在辨识脑梗死浊毒证候的前提下,治以化浊解毒法,以自拟“解毒化浊通络汤”方治疗,取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六腑三焦的功能与部位三焦的协调性出发论治脾胃病,主张辨证时首辨六腑三焦是否通畅,其次辨部位三焦之中焦是否和健,以"燮理三焦、补益中气"为主要治法,方用小柴胡汤、三仁汤、丹参饮、四君子汤加减,旨在通三焦、祛痰湿、调气血、安脾胃、调脏腑。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是指肥胖、高血压病、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个体中同时存在的临床综合征。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梁惠卿教授认为代谢综合征多因过食肥甘厚味之物,加之缺乏运动,从而阻碍三焦气机,导致三焦气化不畅,使得人体的津液失于输布,各种病理因素如痰、浊、瘀、热等产生瘀滞体内,故三焦气化失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三焦是通行诸气、运行津液的通道,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焦气化失常,水湿泛滥,痰浊内盛,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梁教授认为如果单从脾、肾、痰、瘀论治只是侧重于三焦气化障碍的某一个环节均不够全面,而应从三焦气化理论角度治疗代谢综合征,故在其辨治上应注重通利三焦,使三焦枢机畅通,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梁教授从“三焦气化”理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经验,在运用药物治疗本病的同时需要患者饮食控制以消除浊脂化生之源、加强运动促进气化功能,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3,(9):1208-1209
三焦辨证和三消症一个作为辨证论治思想,一个作为病名及治疗纲领沿用至今,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临床应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通过临床跟师侍诊,收集大量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整理、总结张素清主任医师应用三焦辨证理论及"三消症"辨治理论,精当选药治疗消渴病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对帕金森病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梁健芬结合临床提出肝肾虚损、浊毒内蕴为帕金森病辨证之机要,基于帕金森病本虚标实病机,把握住浊毒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采用"化浊解毒"法辨治帕金森病,能有效缓解或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机体自身内在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使机体更趋于自稳状态,从而恢复自身或达到一个新的排毒稳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多运用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T2DM)。倪青教授依据中医四诊信息,认为T2DM辨证属湿热证者病位在三焦,可采用《温病条辨》之三焦气化理论作为其辨治依据,三焦气化辨证方法融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卫气营血辨证于一体,治疗用药应升降通施,以调畅气机,恢复脏腑气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与治法,本文从李佃贵“浊毒”理论出发,结合“浊阴归六腑”的思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外邪、情志、饮食、房劳等因素致浊阴毒化,窜伤六腑,六腑气偏,出现胆火烦扰生精浊,膀胱失权生饮浊,三焦不化生湿浊,肠道壅积生热毒,而腑气相通,易伤中气,导致浊毒内蕴,胃失和降,损膜伤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故在治疗时李佃贵以化浊解毒为大法,通过六腑辨证审查浊毒源头病位,辨证采取疏胆气、利膀胱、行三焦、通肠腑的治法以泄精浊、下饮浊、化湿浊、清热毒,从而清除源头浊毒,恢复胆腑、水府、三焦、肠腑气运,最终恢复胃腑和降之性,对临床治疗本病取得切实疗效。  相似文献   

19.
总结霍介格教授辨治恶性肿瘤患者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经验。霍介格从三焦理论出发,重视三焦与脏腑、经络、营卫的联系,以三焦气化失司为关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认为气化失调而浊毒内生、火郁脏腑、营亏络瘀,导致舌体疼痛。临证施治时,以恢复三焦气化为目的;辨脏腑,多脏通调,以恢复脏腑功能、疏调三焦通道;辨虚实,裁抑清泻或培补助敛,温清并用,消散三焦郁火;强调中焦与营气的密切联系,建运中焦、调和营卫,以助祛瘀通络;随证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中医》2021,43(7)
目的 湿热之邪是当代中医皮肤科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湿热之邪在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多表现为气分湿热和血分湿热;三焦辨证是将湿热侵入人体从上到下的具体部位来划分,可有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应用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辨治皮肤科湿热证,其中舌象改变在临证辨证中尤为关键,明辨清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