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骨度分寸法结合临床经验定点进行非直视下针刀松解疗法,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疗法,2组均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压痛点计数、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压痛点计数、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及颈椎活动度均能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提高临床疗效,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小针刀前外侧入路松解颈椎间孔外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针刀组为超声引导下前外侧入路小针刀松解椎间孔外口 药物注射;对照组为单纯超声引导下椎间孔外口注射消炎止痛药。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0分钟、4周和8周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治疗后4周和8周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8周VAS评分和疗效评价,针刀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见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下小针刀前外侧入路松解颈椎间孔外口安全可靠,椎间孔外口松解结合消炎止痛药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臂引导下针刀颈后侧入路颈椎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06c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在C臂透视引导下分别采用针刀松解颈椎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和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CSR患者60例(以下分别简称为针刀治疗组和阻滞治疗组,每组30例),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6月进行评分。[结果]按《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5),治疗结束后1周的评分显示阻滞治疗组和针刀治疗组的疗效均显著,但阻滞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针刀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1月的评分显示针刀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阻滞治疗组,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6月的评分显示针刀治疗组的疗效仍优于阻滞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C臂透视引导下针刀松解颈椎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比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CSR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是一种符合中医药向现代化发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刀组及联合治疗结3组各30例。针灸组予以针灸治疗,针刀组予以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疗程均为3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完成2周后的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针刀组和针灸组,针刀组优于针灸组(P0.05);3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联合治疗组显著优于针灸组和针刀组(P0.01),针灸组和针刀组表现相当(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为90%,针灸组73.33%,针刀组为80%,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针灸组和针刀组(P0.05),针刀组又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更佳,将超声、针刀、针灸联合运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分组指数(PRI)、视觉核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痹汤联合内热针及针刀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根性疼痛及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本院收治的CSR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颈椎牵引、理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痹汤联合内热针及"T"型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PRI、VAS、PP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PRI、VAS、PPI、MPQ总分、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痹汤联合内热针及针刀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白脉软膏按摩项背部配合颈痛颗粒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用白脉软膏按摩项背部加颈痛颗粒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颈痛颗粒内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颈部疼痛VAS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功能评定积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脉软膏按摩项背部配合颈痛颗粒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对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和颈椎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水针刀治疗,观察组联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NDI、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DI及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项强、恶寒怕风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刀与药物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与颈前药物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与颈前药物注射治疗术。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及物理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疔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各型疗效不同(P〈0.005),根痛型与麻木型的疗效均优于萎缩型(P〈0.001)。结论:针刀松解与颈前药物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于根痛型与麻木型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枕颌带牵引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结局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NDI指数和治愈率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弧刃针刀松解联合封闭、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弧刃针刀松解联合封闭疗法及颈椎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联合颈椎功能锻炼疗法治疗,对两组病患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和疗效有效性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61%及97.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9%和8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还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弧刃针刀松解联合封闭疗法及颈椎功能锻炼均明显优于封闭疗法联合颈椎功能锻炼疗法治疗,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比侧卧按压微调法与传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从CSR患者中选取146例,随机分为传统推拿组和侧卧按压微调组.分别将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及活动度评分、颈椎功能进行评估分析、比较.结果:侧卧按压微调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传统推拿组(均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疼痛评分、ROM活动度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定(包括颈部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等)均显著改善(均P<0.01),侧卧按压微调组较传统推拿组的VAS及ROM评分及颈椎功能评定改善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传统推拿法及侧卧按压微调法治疗CSR疗效肯定,且侧卧按压微调法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于"松紧结合"思路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颈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松紧结合"思路指导下的针刀松解+颈部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弓弦、网眼理论"指导下的大"T"整体松解术+颈部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两组各55例。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和治疗后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53/55),治愈率21.8%(12/55),对照组总有效率90.91%(50/55),治愈率7.27%(4/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松紧结合"思路指导下的颈型颈椎病治疗,对比"弓弦网眼"理论指导下的治疗,能够更有效地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增加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超微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加火罐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麦吉尔疼痛量表各项评分,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显著性。结果 (1)治疗组愈显率为80%,与对照组56.6%比较(P0.05)。(2)两组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PRI和PPI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VAS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维正骨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岳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三维正骨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法,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及超声影像下C5~C7神经根横切面内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NPQ评分、C5~C7神经根横切面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NPQ评分、C7神经根横切面内径低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5~C6神经根横切面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效时间节点上,观察组在治疗1 d、5 d的起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优于电针颈夹脊穴法,能有效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和神经根受压情况,起效时间更快,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CD)对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与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观察组接受PECD。随访3个月评价Macnab疗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后颈痛、上肢痛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CA)及ROM,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Macnab疗效(89.47%)与对照组(86.8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颈痛、上肢痛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CA、NDI指数、ROM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CA低于对照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创口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或神经根撕裂及脊髓损伤;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或吞咽异物感,随访3个月时,3例仍存在吞咽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结论:PECD与ACDF用于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且术后均可增大颈椎Cobb角与颈椎屈伸活动度,降低NDI指数,但PECD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不如ACDF,而在保留颈椎活动度方面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颈痛穴、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取健侧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颈功能活动度测定,综合评定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量表评分(VAS),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67%,治疗组有效率93.33%,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均有所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ASC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痛穴、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症状及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26/42),治疗组为85.7%(36/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DHI、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89-92
目的 探讨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联合颈椎牵引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骨科门诊就诊的CSR 患者86 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对照组患者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颈椎牵引治疗基础上加用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用8 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肩疼痛程度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8 周后,两组患者的颈肩疼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颈椎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 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治疗8 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χ2=4.071,P<0.05)。结论 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联合颈椎牵引用于CSR 患者的效果确切,能明显降低颈肩疼痛,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88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6月—2021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CSR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头痛、眩晕、肩颈痛、恶心或呕吐)、疼痛情况、颈椎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头痛、眩晕、肩颈痛、恶心或呕吐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与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