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临床心脏病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脏病确诊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上性期前收缩检出率、室性期前收缩检出率、阵发性心房纤颤检出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窦性心动过缓检出率、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室性心动过速检出率、阵发性房速检出率以及窦性静止与窦房传导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纤颤检出率和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心脏病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具有较高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A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ECG和AECG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AECG检测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以及室性和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期前收缩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大于ECG,且p<0.05。结论与ECG相比,A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更大优势,值得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AECG)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实际价值。方法:从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先后接受了常规心电图检查与AECG,其中,将常规心电图检查设为常规组,将AECG检查设为动态组,对比两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ST段抬高检出率与ST段压低检出率等情况。结果:比较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动态组为88.0%,远比常规组的54.0%更高;比较心律失常检出率,动态组为83.0%,远比常规组的60.0%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常规组,动态组的ST段抬高检出率与ST段压低检出率均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室内早搏、房性逸搏、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等指标,两组检出结果差异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动态组检出的例数比常规组多。结论:临床检测冠心病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可选择动态心电图,不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而且检出效果好,为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9例,均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77.53%,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阳性检出率47.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组检查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整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相比于常规心电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检出的阳性率,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诊收治的18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对比,除窦性传导阻滞窦缓这项之外,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颤、房速、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这些心律失常上,检出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准确率高,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和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1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59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除常规心电图外同时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9例患者归为观察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阳性诊断率和心电指标,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71.79%,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窦房阻滞检出率为22.03%、房室阻滞检出率为16.95%、短阵性房颤检出率为18.64%、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为25.42%、窦性心动过缓检出率为23.73%、期前收缩检出率为79.66%、房性心动过速检出率为35.59%、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为40.68%,与对照组患者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短阵性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缺血性ST-T改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单成花 《医疗装备》2019,(23):25-27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中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及检查情况。结果两种方法的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检出率分别为71.43%、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房性期前收缩早发检出率为73.33%,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检出率为81.25%,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为80.00%,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6.67%、18.75%及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幅度为(0.16±0.04)mV,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11.53±1.92)min,与常规心电图的(0.13±0.03)mV、(7.24±0.68)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可更好地反映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58例。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交接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类型的房性早搏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阵发性房扑房颤的诊断阳性率为16.28%、6.98%,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类型的室性期前收缩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率较常规心电图明显提高,特别适用于对房性和室性前期收缩类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动态心电图组)与对照组(静态心电图组)各54例,分别应用不同的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所有对象均伴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现象,观察组患者对各种性质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率非常高,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阳性率为7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心律失常阳性率为40%,两种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为5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仅为20%,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准确、快速的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收集、整理患者各项检查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226例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间差异不明显(χ2=1.547,P=0.081);动态心电图对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无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常规心电图更有效、更灵敏,对于评估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63.3%,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80.0%,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查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与常规心电图相比较,动态心电图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分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抽取奇数的患者纳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抽取偶数的患者纳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电图,观察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例数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患者37/45例(82%)优于对照组30/45例(67%),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中,观察组患者36/45例(80%)高于对照组28/45例(62%),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检查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有效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赵慧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189-19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0月-2012年8月间268例老年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同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二者的检查结果。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87.5%,常规心电图检出率55.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和室性早搏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短阵房速。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更优于常规心电图,是心律失常重要的有效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期前收缩及心脏停搏的昼夜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分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各100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心脏病组中室性期前收缩组51例为A组,室上性期前收缩组49例为B组;非心脏病组亦按此分为A组(54例)和B组(46例)。比较各组昼夜期前收缩频度(个/小时,x±s)和心脏停搏阵数的差异。结果心脏病B组(室上性期前收缩)昼夜频度无显著性差异,A组(室性期前收缩)昼夜频度有显著性差异。非心脏病A组和B组昼夜期前收缩频度有显著性差异。心脏停搏阵数92.3%以上发生在夜间。结论植物神经活性对老年患者的期前收缩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更重要。推测心律失常的昼夜变化规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期前收缩及心脏停搏的昼夜变化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分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各100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其中心脏病组中室性期前收缩组51例为A组,室上性期前收缩组49例为B组:非心脏病组亦按此分为A组(54例)和B组(46例)。比较各组昼夜期前收缩频度(个/小时,x^-±s)和心脏停搏阵数的差异。结果心脏病B组(室上性期前收缩)昼夜频度无显著性差异,A组(室性期前收缩)昼夜频度有显著性差异。非心脏病A组和B组昼夜期前收缩频度有显著性差异。心脏停搏阵数92.3%以上发生在夜间。结论植物神经活性对老年患者的期前收缩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更重要。推测心律失常的昼夜变化规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分别为两组患者进行诊断,对比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在两种心电图诊断中的表现.结果:就心肌缺血、室性心率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受阻以及短阵室上速检出率而言,常规心电图为51.25%、42.50%、40.00%、6.25%、12.50%;动态心电图为72.50%、66.25%、62.50%、22.50%、32.50%,两种心电图检查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世纪今科医疗公司MIC-12H型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进行体表心电图检查对心悸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及诊断。结果240例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共发现各种心律失常228例,检出率95%。房性早搏48例、室性早搏43例、其中短阵室速10例、短阵房速37例、阵发性室上速18例、阵发性房颤和心房扑动7例、慢快综合征3例、快慢综合征2例、窦房传导阻滞5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预激综合征6例、窦性心动过速2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8例、部分患者合并存在2种以上心律失常,另外尚有3例出现ST—T改变。240例心悸患者常规六导联心电图检查共发现各种心律失常68例,检出率28.3%,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心悸患者中有很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前后心电图变化,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64例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病原菌与心电图的关系以及感染前后心电图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前房室期前收缩52例,占81.25%;感染后61例,占95.31%;室性期前收缩感染前为41例,占64.06%;感染后55例,占85.94%、束支阻滞感染前16例,占25.00%;感染后29例,占45.31%;窦性心动过速感染前19例,占29.69%;感染后33例,占51.56%,以上感染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与医院感染病原菌关系方面,心律失常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主要的心电图改变是ST-T改变,占81.16%,而这其中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存在着异常P波、Q波、QS波等改变,分别占13.04%和5.8%,而其他的病原菌在以上的异常心电图中均为0。结论房室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前后心电图存在差异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