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期整体针刺疗法"中痉挛期的针刺方法配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月末采用改良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肌痉挛,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进入分离运动期(BrunnstromⅣ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现代康复技术相比,现代康复技术结合针刺治疗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益肾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早餐后口服,连续用药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疏肝益肾通络方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柴胡、枳壳、石菖蒲、白术、郁金、茯苓各15 g,当归、炒枣仁各20 g,甘草6 g。辨证加减用药:嗳气频繁发、脘闷者加法半夏15 g;胁肋胀痛者加青皮10 g;失眠者加龙骨、牡蛎各10 g;郁火烦躁者加牡丹皮15 g。水煎服,首煎加水500 m L,取药汁150 m L;二煎加水300 m L,取150 m L药汁,相混合,早、晚两次服用,每天1剂,连续服用4周。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测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AMD评分为(28.21±1.36)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28.30±1.53)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HAMD评分为(12.15±1.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1.37)分,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ADL评分为(50.91±10.16)分,对照组ADL评分为(65.73±8.46)分,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为(77.15±8.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3±8.46)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疏肝益肾通络汤治疗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邓俏  陈超 《当代医学》2022,28(11):23-26
目的 探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弛缓瘫和痉挛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中风弛缓瘫和痉挛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中风后的偏瘫痉挛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中风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两组病人按标准分别进行针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0d,即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MAS评分结果显示针药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CSI指数比较,针药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后出现肌张力增高是机体锥束功能逐渐恢复的一个表现。但如果出现持续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状态可限制患者再学习随意运动的功能,出现异常姿势或偏瘫步态,重者导致肢体的关节挛缩畸形,从而成为造成患者终身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临床中运用电针法治疗偏瘫后肢体痉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0例患者全  相似文献   

7.
徐磊  华启海  阎兴洲  江勇  王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45-1747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为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53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急诊内科的住院患者。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简称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选择统计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结果 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康复训练均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康复训练更有效,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常出现肢体偏瘫,其肢体功能恢复包括软瘫期、痉挛期、分离期和恢复期,90%以上患者都会进入痉挛期,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痉挛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因此抗痉挛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推拿结合Boath技术治疗脑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推拿与现代康复训练皆是当今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结合两者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文献不断被报道,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现将近年来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文献综述如下。1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观察1.1推拿结合PT、OT疗法。王亚锋~([1])采用推拿结合PT、OT疗法,肢体痉挛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除了降低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同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组,每组38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以中药内服.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7.31%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11.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31例)和针刺组(30例),针康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针刺组只给于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疗效。[结果]针康组在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I评分比针刺组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关节痉挛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此类患者达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万氏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及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及万氏温胆汤.2组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的方法及临床疗效,以探索改善中风后肢体痉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中风患者在经过1~3周,就进入偏瘫的痉挛期。一般而言,中医认为脑卒中的急性期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脑络,蒙闭清窍,神失所用以及血行不畅,经脉失养,四肢经络无主致肌肉弛缓而瘫。而恢复期与后遗症期(痉挛期)则因邪阻脑脉,神受所扰,同时肝肾阴虚,四肢肌肉失濡痉挛,表现为肢体强痉拘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划分为各30例的3组,行单纯电针拮抗肌腧穴疗法组(A组)、行新Bobath治疗的新Bobath技术组(B组),行电针拮抗肌腧穴疗法联合新Bobath治疗技术的C组(C组)。对比分析3组不同治疗方法前后Fulg-Meyer评分、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erg平衡量表具体改善情况。结果三组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Ashworth痉挛评定指标方面均有效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Ashworth痉挛评定较其他组明显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行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改善效果,且能够有效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27例中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采用中药熏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对照组9例采用单纯作业疗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4.44%,对照组有效率占77.78%,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拮抗肌侧取穴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研究以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对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技术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结果经简化Fugl-M eyer运动评分、Ashworth痉挛评定、ADL日常能力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拮抗肌侧取穴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能明显地抑制痉挛,有提高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手法治疗.5d治疗1次,4~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计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各项症状评分中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颈肩部疼痛不适、颈部活动度、上肢及手指麻木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结论: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疗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合谷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痉挛改善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合谷刺法可有效治疗中风痉挛,通过调和阴阳气血、降低肌张力,起到显著的痉挛抑制效果,促进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