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公安院校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需求和认知,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指导和调整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改革.方法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2009级公安专业与非公安专业学生.结果 65%的同学在学习法医课之前没有接触过法医学知识;学习法医学后82%的同学认为法医课程的学习对其它公安专业课学习有帮助,90.2%的同学知道如何进行法医学鉴定;93.4%的同学认为需要增设实验课,97.8%的同学认为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结论 公安院学生对法医学课程感兴趣,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的医学基础教育并非本科教学的浓缩版,它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专业就业为导向,以实用够用为度,为学生将来需要面临的执业考试、临床工作服务.因此,高职高专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就医学基础课程中关联紧密的《组织学胚胎学》与《病理学》这两门形态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整合为一门课程《组织学与病理学》.目前,通过对我校2010级助产专业学生在第1学年第2学期进行《组织学与病理学》的试验性教学,学生对病理知识掌握情况比同级护理专业学生有明显优势.下面简单介绍《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的理由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是从医学基础课进入临床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而且也是一门医学名词术语多、难度大的课程 ,对刚步入学校的中护生来说 ,这是一门深奥而枯燥乏味的基础必修课。所以 ,解剖学教学质量高低 ,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对 2 0 0 1级中护专业学习解剖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 ,为护理专业解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1、调查范围和方法首先对我校 2 0 0 1级护士专业 130人护士进行调查 ,采用问卷和无记名方法 ,就学生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对实验课认知度 ,以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实施。针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理念和理论课内容陈旧,实验课内容简单、程序化等缺陷,依照紧跟科技动向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在理论课、实验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改进探索,更新了理论课内容,调整了实验课的总体思路,以自主学习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系统解剖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大体结构一直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点之一。而女性生殖健康不仅仅只局限于医学本身,而是涉及到社会、心理、人文等方方面面。针对这一教学特点,课题组在女性生殖系统教学中进行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课后调查显示,100%的学生认为所采用的社会科学性案例与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相契合,94.34%的学生同意通过本次课的学习,除了知识的掌握,还进行了科学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的相关内容的讨论。100%的学生表示这样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对解剖学习有帮助。以上结果提示,以社会性科学议题进行女性生殖系统的授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在传统解剖教学中结合知识点融入社会科学性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何丽芬  辛金红 《医学信息》2009,22(9):1736-1737
目的 评价<口腔预防保健>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改进教学方式,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及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对口腔保健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结果 学生对课堂情景案例、社区口腔实践的教学评价较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医学思维,增强了口腔预防保健与社区实践、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结论 学生对于<口腔预防保健>课程的改革基本认可,使课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必修课,本文对遗传学实验教学效果及改革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为遗传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和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验操作技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自编"医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估问卷",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的认知情况、实验课程设置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实验课教学效果评价、实验课教学改革评价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147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课程设置(4~20分)、学习效果(8~40分)、教学效果(4~20分)、教学改革(7~35分)进行评分,总体分值分别为8.82±1.60、14.39±3.10、6.22±1.71、14.37±3.77。不同综合测评成绩间学生的比较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分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果和教学改革分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成绩为≥90分,80~90分两组学习效果和教学改革分值明显低于后两组。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98.6%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遗传学实验课程,60.5%的同学支持对实验课内容进行教学改革。结论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学习效果、教学效果均较满意。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更好,接受调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改革意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以培养高素质、卓越医学类专业人才为导向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融入的思考、设计及初步实践效果评价。方法:以医学免疫学课程为载体、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设计课程思政,围绕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疫情时期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现状,提出“一根本、两方面、三针对、四落实”的思路开展教学改革,并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效果反馈。结果:通过分析来自临床、护理及助产等专业的同学对目前免疫课程思政融入的评价情况,80.99%的同学认为课程思政非常好和较好,可明显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发现学生更喜欢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及线上线下教师讲授等形式融入思政内容。结论:经初步的教学评价,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施行“一根本、两方面、三针对、四落实”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很好地实现了以点到面、助力大范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可有效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达到“培养优秀、高素质、卓越医学类专业人才”的思政育人效果,为后疫情时代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学检验专业开设的分子诊断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对本校已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的2004级和2005级医学检验本科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是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感兴趣程度和接触程度;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的必要性;如何上好分子诊断学课程。结果: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感兴趣程度为88.31%,接触程度92.21%;学生认为检验系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必要的为85.71%。学生认为要上好分子诊断学,需要增设实验课为75.32%,增加课时的为89.61%。结论:医学检验专业开设分子诊断学课程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学生在横向学习人体结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提高学生对主要器官从宏观到微观以及发生的纵向认识。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0人,在正常教学基础之上,为其开展4个器官(心、肝、肾、肺),共16学时器官整合的教学实践,引导其建立上述4个器官从宏观到微观以及发生这一主线的纵向认识。结果学生学习过程及作业通过"云班课"平台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值。该经验值和其它学习活动的经验值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人体结构学总成绩。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课程整合情况。调查问卷显示:93%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容整合。95.5%的学生认为中国数字人软件和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软件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内容的记忆;94.5%的学生认为该软件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97%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有帮助的。88%的学生对整合内容的考核方式表示满意。结论以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以"云班课"平台作为考核平台,综合利用人体结构学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器官内容的整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激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医学物理学的兴趣以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方法:针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结合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医学物理学课程的教学从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及实验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教学做了一些初步尝试。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结论:经过对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探讨和初步的实践表明,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医学 免疫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抽象、内容繁杂、知识点多的特点。因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提供学生和相关人员能够随时在线学习的便利性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及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新乡医学院的《医学免疫学》课程 是首个在中国大学MOOC 上线运行的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开课第一学期,选课总人数1 734 人。本文以我校在线开放课程 《医学免疫学》课程为例,从课程规划、内容设计、微课制作、推广使用及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情 况,并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物理学实验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物理学实验的兴趣,使其在科学实验能力和方法上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学生普遍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情形,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医学物理及实验的重要性,医学和物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想学好医学就必须学好医学物理。然后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增加与医学有关的实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注重教师的指导方式,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等手段进行改革。结果:医学生开始重视医学物理实验,并对其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结论: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及教师的指导方式等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医学物理及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教学质量,使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多学科、多种成像技术和诊断知识,与实践联系紧密。由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知识面广、内容多、抽象难懂等特点,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学生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入门难、学习难。随着医学影像物理学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足以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并采用适当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尝试进行教学改革。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的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的策略及路径。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大学注重专业教育。大学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培养具有专业理论和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不同专业设置同一门课程的目的和角度有一定的差别。对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体现专业特色。本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方法。本专业的特点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将工程技术应用于解决医学问题。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当中,需要适当补充应用于医学研究中的信号与系统实例。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如何利用与医学密切相关的信号分析实例上好绪论课,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与内容。阐述了如何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重点难点内容。探讨了利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方法。将医学信号分析融入课程实验,强调了Matlab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内容与生理学课程大部分重复。将麻醉生理学与生理学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减少学时,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对麻醉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模式和教学改革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医学生最先学习的医学课 ,也是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 ,如何上好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 ,不仅关系到学生此后的医学课程的学习 ,而且也是对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因此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院解剖学教学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学生普遍认为医学影像学课程学习和临床应用衔接困难,主要是因为相关教学和引导的欠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临床医生主导的影像学教学改革,将医学影像教学渗透到临床工作中,通过具体生动的病例,术前、术中、术后多角度开展读图教学,注重临床思维培养,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一种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的教学方法,课题组在济宁医学院在线教育中心自建线上课程提供学习资源,将教学病例引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实施"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翻转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表示认可,认为该教学方法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的有效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医学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各专业医学生对于医学统计学的看法与建议,以及医学生们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对医学统计学教学的需求,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以纸质问卷形式发放给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基本信息调查、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调查以及自身学习情况与未来职业规划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477人,82%)对学校设置的医学统计学相关课程感到满意,且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认为自己的应用能力普遍偏弱。结论应注重统计学思维的培养、建立适合不同需求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推行多样化、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