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或推拿治疗肠道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肠道气滞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30例(予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治疗2组28例(予穴位埋线联合推拿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予穴位埋线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评分量表评分(CSS)、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及1周内自主通便次数。结果治疗后3组CSS、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降低,1周内自主通便次数均明显增多,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作用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治疗1组为93.3%,治疗2组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1组和治疗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与穴位埋线联合推拿治疗肠道气滞型便秘疗效显著,二者疗效相当,且均明显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可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 例AR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5例﹚与西药组﹙45例﹚。埋线组采用埋线治疗,西药组口服西替利嗪。两组均治疗2月,并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6月随访,观察AR疗效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RQLQ);并观察AR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结果: 治疗中,埋线组脱落5例,西药组脱落6例。治疗后埋线组有效率为62.5%,西药组为 87.2%,西药组有效率优于埋线组﹙P﹤0.05﹚;治疗后6月随访时埋线组有效率为92.5%,西药组为59%,埋线组的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RQLQ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随访时埋线组在睡眠、鼻部症状、情感方面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治疗AR,较西医药物有更好的远期疗效,能更好地提高AR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透刺穴位埋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透刺埋线组、常规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透刺埋线组患者先透刺穴位,再将长约1~2 cm的羊肠线置入穴位中;常规埋线组患者将长约0.5~0.8 cm的羊肠线垂直置入穴位中;西药组患者单纯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分别对比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和半年后随访时的症状体征积分、SF-36生活状况调查表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透刺埋线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最高,与常规埋线组(90.0%)和西药组(8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症状体征积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透刺埋线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透刺穴位埋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明显,且具有稳定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改善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行基础治疗方案,单纯西药组予以口服氯沙坦分散片,穴位埋线组加用穴位埋线,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24hUP)、尿蛋白/肌酐(UA/Cr)比值、血清胱抑素C(CysC)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穴位埋线组下降幅度优于单纯西药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结论:穴位埋线可降低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保护肾脏功能,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RA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基本取穴:肾俞、肝俞、大杼、脾俞、膈俞;配穴则根据患者病变关节循经取穴。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片15 mg/周,叶酸片0.4mg/qd,醋酸泼尼松片10 mg/qd,两组共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月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月时,治疗组中DAS-28评分2.6分有29例,对照组中DAS-28评分2.6分有19例,两组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为9例,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够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且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均优于药物治疗,此为临床治疗RA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在基础生活方式指导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线取百会、四神聪、安眠、风池、心俞、脾俞、中脘、三阴交,每2周治疗1次;揿针耳穴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枕、肾、心、脾、胃,双耳交替进行,每3日换贴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揿针耳穴贴压疗法,取穴、操作方法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各因子评分与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各因子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优于对照组73.7%(28/38),P0.05;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PSQI除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外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除对照组环境领域评分外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及各项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优于单纯揿针耳穴贴压疗法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颗粒口服联合面部皮损围刺及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并统计围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脾虚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医综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口服维生素E丸、维生素C丸,外用2%氢醌乳膏治疗。中药组:口服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房加工之中药颗粒剂,外用2%氢醌乳膏治疗。中医综合组:在中药组口服中药颗粒剂的基础上,结合面部围刺和黄芪穴位注射治疗。综合患者皮损颜色、面积评分、中医主要兼症指标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综合疗效分析的比较:中医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的比较:中医综合治疗组的皮损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的皮损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3组中医主要兼症评分比较: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主要兼症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中药组的中医主要兼症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颗粒口服联合面部皮损围刺及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方法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药物性胃肠道反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胃肠道反应患者共60例,随机分2组,各30例。埋线组将羊肠线置于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穴,15天1次;西药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两月为一个疗程。对比2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HAQ及DAS28评分,并分析疗效差异性。结果埋线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HAQ及DAS28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均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西药组。结论穴位埋线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胃肠道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n=35)和埋线组(n=35),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神门、三阴交、百会、安眠,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埋线穴位和针刺组相同,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埋线针和医用羊肠线埋线,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治疗6周后,针刺组有效率为74.28%,埋线组为9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优于针刺组.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β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 穴位埋线能提高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及增强日间功能,其机理可能与穴位埋线能更好调节睡眠有关的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关元穴合穴位埋线对针刺治疗女性痤疮患者疗效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8例女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关元穴和穴位埋线,对照组采用针刺加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8周)。比较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和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患者的皮损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则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灸关元穴合穴位埋线能一定程度提高针刺治疗女性痤疮患者的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肛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肛周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组给予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外涂,2次/d。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随访6月,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肛周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及渗出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治疗组为9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8.5%,治疗组为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治疗肛周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每日3次,配合协定方穴位埋线,每2周1次,疗程4周;对照组80例只进行穴位埋线,方法疗程同观察组。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项目的评分,依据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计算疗效指数。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脱失,对照组3例患者脱失。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1.43%,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P<0.05)。观察组患者口服润燥止痒胶囊有3例出现大便稀,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穴位埋线后分别有5例和7例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均自行缓解。结论润燥止痒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标本兼治,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脏腑别通”理论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法对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经金华市中医医院临床确诊的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70例,采用数字盲法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埋线组在“脏腑别通”理论的指导下取穴腕骨、三焦俞、膈俞、带脉、天枢、水道、丰隆,将长为1.5 cm的灭菌2-0号羊肠线埋入相应的穴位中,1周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取穴同埋线组,采用毫针刺入相应的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3、6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比,比较治疗前后的脂肪率(F%)、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体重指数(BMI),并观察随访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率。 结果 2组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埋线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埋线组BMI、F%、TC、TG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HDL-C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且治疗6个疗程的疗效优于治疗3个疗程(P<0.05)。 结论 在“脏腑别通”理论的指导下的穴位埋线法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体重、F%、BMI及血清TC、TG,上调HDL-C,且复发率低,治疗6个疗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3个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照组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按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1月进行随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便秘评分量表(CCS)总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CCS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CC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1月后随访时,2组CCS总分均较治疗4周后有所升高,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健脾祛湿方对于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2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对中药治疗组患儿进行健脾祛湿方口服治疗,每天3次温服,对西药对照组患儿进行氯雷他定颗粒口服治疗,每日1次,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连续2周的治疗。对两组湿疹患儿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肤瘙痒程度积分、皮损状态积分、中医症候评分及治疗后的疗效性变化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皮肤瘙痒程度积分、皮损状态积分及中医症候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而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健脾祛湿方能够有效改善湿疹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治疗小儿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综合疗效,为FC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肛肠科收治的FC患者80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1次/d,30 d为1疗程;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15 d埋线1次,2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主要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以外,其他各维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较单纯生物反馈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将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2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1周后、2周后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疗效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于经前、经后、经间期采用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积分,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面部皮损区局部围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8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红花逍遥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口服药物基础上,采用围刺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皮损情况、治疗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积分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皮损面积与皮损颜色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MDA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MDA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围刺联合穴位埋线疗法能够有效提升肝气郁结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提升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