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论述中医阴阳学说与稳态、负反馈、植物神经功能等几个生理学中的重要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阴阳学说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医阴阳学说对理解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植物神经功能等主要生理学问题均有重要的意义,用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理解现代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前言: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黄帝内经》引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医学中诸多问题,使阴阳学说和医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张国伦教授中医学术知识渊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病情的  相似文献   

3.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祖国医学运用阴阳学说阐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指导辨证施治。中医认为,疾病虽是千变万化的,但归根到底不外是阴阳变化,所以《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人在大自然中生活,人体内的阴阳变化必须与人体外的阴阳变化相适应,维持体内与体外的阴阳平衡,维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才能使人的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如果这两种平衡都被破坏,人则产生疾病。也就是说,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时间过程具有周期性相适应的节律,这种节律性变化,现代生物学称为人体内部的生物钟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相互拮抗、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阴阳两个对立面组成的统一体。现代医学也强调神经—内分泌—第二信使系统,通过对立面的拮抗、制约和协同而使机体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由神经—  相似文献   

5.
全国名中医唐汉钧教授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对外科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临证重视阴阳辨证,认为“治病不明阴阳。开口便错,动则取咎”。淋巴结疾病是中医外科临床常见病症,致病因素包括炎症、病毒、结核、肿瘤等。虽然现代医学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但是淋巴结疾病在临床和病理诊断方面仍是难点,当发病原因不明确时容易误诊误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数载,对唐教授运用阴阳学说辨治淋巴结疾病的经验有所体会。愿书之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对阴阳学说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阴阳学说渗透到《内经》,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独特的阴阳学说.中医阴阳学说不仅包涵哲学的涵义,更重要的是赋于它医学的内容.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的各个方面,历代医家对之非常重视,并作了淋漓尽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蓝美成 《广西医学》2000,22(6):1268-1270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被引进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以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1).中医临床辩证分析中,常可见到阴阳转化的证候.因此,充分认识阴阳转化的机理、条件,对于指导中医临床辩证论治,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阴阳转化的理论基础、阴阳转化的因素和条件、阴阳转化的临床意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江志勇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9):124-125
中医理论以整体为根本,以阴阳学说为中医灵魂;西医理论以还原论为根本,以人体解剖、病理学为基础。中西医发展到今天亦有很多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阴阳学说是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阴阳学说来说明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这是中医学的特点。可是在中医教学中,尤其对西医班学生来说,把它引用到医学领域以后,借助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成为祖国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对西医班学生来说,刚开始有一定的抽象性,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所得,谈几点体会如下。1 阴阳学说是对立的统一祖国医学的阴阳…  相似文献   

10.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中医从事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又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近现代以来,众多医家学者围绕阴阳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部分文献,从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史学和哲学的角度、数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和中医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养生等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中医从事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又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近现代以来,众多医家学者围绕阴阳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部分文献,从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史学和哲学的角度、数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和q-医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养生等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老子思想对中医阴阳学说形成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易经>,而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此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中医所特有的阴阳学说,指导着临床实践.老子阴阳思想对中医归纳阴阳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三阴三阳等方面认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与中医理论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从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太极拳和中医阴阳学说、经络、五行学说、气血的关系,目的在于把这项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全民健身,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康复作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古代医学家将阴阳学说用于医学领域,借以阐嬲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阴阳学说理论太抽象、太空洞,在教学中又没有可利用的实验仪器和挂图,使学生理解、学习本章内容有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体会,总结绘制了“阴阳消长盛衰示意图”(见图1),用于教学之中,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针刺疗法强调在不同病情要用不同手法,这一原则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中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它用朴素的对立统一观看待人体的结构、功能、病理以及临床的诊断、治疗。诊病要分虚实,虚属阴,实属阳,治疗要分补泻,用药用针均需按此原则,就是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相似文献   

16.
中医作为中国国粹,其基本理论为阴阳五行学说,它蕴含着古圣贤对自然与人之间的思辨,重新理解其内涵对当代体育(运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地阐述了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与人体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些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直观内涵:阴阳之本意,介绍一些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当代体育(运动)教学内容;又从其引申内涵:对...  相似文献   

17.
阴阳学说在植物神经系统中的应用林传远(广东潼湖华侨农场500250)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中医生理、诊断、治疗、方药等方面,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总纲。本文拟从阴阳学说的范围及其内容,来分析植物神经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临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科学的第二代分水岭,强调心智的具身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中医阴阳理论具身认知不离《素问·著至教论篇》天文、地理、人事的范围,也可称之为医道发展的"天地人"隐喻认知模式,按照此模式对中医阴阳学说重新进行解构,发现日月、四时、水火、山、男女、守使、门、容器等隐喻是中医阴阳学说内涵的最基本隐喻,从侧面反映出阴阳学说的形成是"天地人"隐喻认知的产物。基于此种模式可以发现阴阳学说的同一内容可以源于多种不同的具身经验,阴阳学说中某些内容的矛盾可能由于隐喻种类的不同,阴阳可以称之为"纲纪""根本"等属性很可能源自始源喻属性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七损八益”探究阎晓天(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内经》中医名词,注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认识自然界和人体的重要篇章,其中在论述如何调养人体阴阳之时开宗明义道:“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的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出自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将人体的精神、生活、语言及行为都归纳为阴阳的平衡。保持了相对平衡,人体则健康无疾,反之失去了阴阳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疾病。保持和调节人体阴阳是达到"精气乃治"健康防病的基础。原文:《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