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索维普数据库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有关文献和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01/2009-10.检索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再狭窄、康复运动.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共入选相关文献20篇.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于段,而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置入支架后的前期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运动治疗,解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同时,能明显减少血管再狭窄和降低支架血栓的发生率.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有助于减轻血管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多丽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3)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和Pubmed数据库(1990/2009),以"冠状动脉支架,血小板活化,生物相容性"或"coronary artery stent,platelet activation,biocompatibilit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主题内容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关系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结果: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损伤血管壁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内皮细胞、血小板和炎性白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最终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导致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文章研究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及其各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并展望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发展前景.结论:生物可降解支架不仅能够将再狭窄的可能性降至最小,而且提供了对抗血栓的保护作用,这些都为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状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l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erebral disease,fracture;stent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4-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生物材料,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有关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治疗方式的研究.结果:脑血管疾病支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对比剂相关并发症,如过敏样反应、肾脏毒性以及心脏负荷加重等;穿刺部位并发症,如穿刺部位血肿、血管内膜撕裂而形成夹层分离以及严重的盆腔出血;颈动脉窦反射,如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严重时会出现心搏骤停甚至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亦时有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过度灌注综合征,有时会引起致死性脑出血;远期并发症,如再狭窄、支架塌陷、变形和移位等.因此术中采用保护伞技术可明显的降低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塞发生率;术中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技术及时发现血管的痉挛或闭塞;及早应用尿激酶和婴粟碱可使患者得到完全缓解;颈动脉窦功能障碍和窦性心动过缓在放置支架前肌注阿托品提高心率,支架后根据血压情况应用扩充血容量及应用适量的升压药物.结论: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疾病过程中,通过制定置入前、置入中、置入后的整体的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的发生并有效地处理,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置人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置人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8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支架置人后36h~5d;血栓形成后12例行急诊冠状动脉内尿激酶溶栓,11例存活,1例死亡;3例未行冠状动脉尿激酶溶栓者中1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冠状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施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9)
背景:众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参与了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除与支架本身有关,吸烟、糖尿病和不稳定心绞痛等更是触发再狭窄的重要预测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为糖尿病疗效评定的监测指标以及微血管病变的生化标志.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将36例成功接受支架置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分为3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正常组(n=11)、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而空腹血糖升高组(n=1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升高组(n=10).支架置入后患者因胸痛再发或常规行冠脉造影随访,以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对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结果与结论:36例患者中,7例发生冠状动脉内再狭窄,占19%,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正常组中有1例发生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而空腹血糖升高组中2例发生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升高组中有4例发生再狭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均升高组中冠状动脉内再狭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进一步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入院时心电图有典型V1-5ST呈弓背型抬高0.1-0.4mV,V1-5T高尖,胸前导联呈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入院PCI术后数小时心电图ST-T出现动态演变:胸前导联V1-5 ST逐渐回落至等电位线,高尖的V2-5 T降低变为正负双向或倒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予以心血管支架置入后的效果.方法:收集1990/2008发表的老年心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对照实验和临床应用的中文文献10篇,从实验分组、实验材料、观察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加以整理,同时对临床应用中的对象基本资料加以分析,并结合其随访和功能评价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从10篇有关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血管支架置入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支架置入是介入心脏病学中发展最快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目前,包括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的疗效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用支架置入手段治疗解剖形态更复杂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提高慢性闭塞病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桥血管病变的支架置入和征服再狭窄仍然是未来几年内的工作重点.探索和研制新的药物、新的器械和新的支架置入方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正日益增多,血运重建治疗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回答的问题,必须在充分反映当代心血管支架置入和搭桥进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临床与病变特征设计更多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超声波法指导及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波法(IVUS)在指导及评价高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0例58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行支架置入术时进行冠脉造影(CAG)及IVUS检查,IVUS指导选择支架的适应证及支架的大小,当达到CAG理想的支架置入标准时,置入支架并应用IVUS进行评价,观察支架是否充分扩张,血管扩张未达到IVUS的理想标准者再次行高压球囊扩张。结果:支架置入后仅35处(60.3%)符合IVUS理想支架置入标准,23处(39.7%)支架未达到IVUS理想置入标准,再次经高压球囊扩张后全血管面积(VA)及最小血管内膜腔面积(MLA)明显增加,斑块面积(PA)减小,病变均达到CAG理想的支架置入标准。结论: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并不能使支架完全达到理想的扩张状态,IVUS指导下的高压球囊扩张可进一步改善支架置入效果,是目前指导及评价支架置入效果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血管造影下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支架置入操作技术参数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主要危险因子.这些危险因子在不同的组合条件下可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研究结果较一致的可增加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危险的因素为:冠状动脉病变长度、病变血管直径<3 mm、开口病变、支架总长度以及置入支架的个数.同样研究结果较一致的足:药物洗脱支架(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明显降低了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危险;而这2种药物洗脱支架之间相比,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风险方面似乎优于紫杉醇药物沈脱支架.而其他的一些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的疗效。方法:7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其中38例行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组),41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比较2组急性期、术后1 a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和34.1%,病死率分别为5.3%和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a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6%和13.9%,病死率分别为2.8%和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行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安全、有效,对心功能的恢复,减少心脏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冯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5)
性能优良的心血管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扩张比、足够的柔韧性和顺应性、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性等特点,置入患者体内后必须保证能使细胞贴附其生长.在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其与血液和组织的相容性问题.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冠状动脉支架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膜增生,降低了危险并发症的出现,为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支架本身也是一种异物,可以引起心室颤动、急性血管闭塞、血管夹层、冠状动脉痉挛及穿孔、无血流及慢血流、边支血管闭塞、血管内再狭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并发症.因而在冠心病的支架置入治疗已逐渐成为一项成熟技术的今天,仍需认真分析各种并发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背景:心血管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置入后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过程,主要表现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炎性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的显著升高.目的:总结探讨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炎症反应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心血管支架,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同时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ardiovascular stent on plasma,c-reactive protein".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以金属支架为载体携带药物到达血管损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的时间内充分释放到血管壁内,减少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抗炎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抗迁移、抗增生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雷帕霉素、紫杉醇、放线菌素D等.支持内膜愈合的药物涂层支架主要药物为雌二醇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可诱导和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这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有重要影响.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如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对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可显著升高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所以应充分认识炎症反应及血浆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防止心血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早进行预防及干预,从而减少再狭窄率,提高介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姚丽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9)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及预后的影响知之甚少.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01/2008-12邢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男5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1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行冠脉状动造影,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进行Gensini评分.其中6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对支架置入及6个月随访时进行定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分析.结果与结论: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37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相比,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为51%,Gensini积分为23.6±20.7,明显增高(P=0.004);两组患者置入前的平均参考直径、病变长度、即刻获得、手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6个月随访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显示再狭窄率为37%,较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明显增高(P=0.0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的材料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在Medline数据库(Pubmed: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英文.检索词为"冠状动脉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并发症".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最后共纳入16篇文章.结果: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结论: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置入心血管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除提高血管开通的成功率外,还应密切注意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