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乙酸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苯乙酸 (phenylacetic acid,PAA)对大鼠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 ,PAA加入无血清 Neurobasal培养基可剂量依赖地损伤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 ,且干预培养的时间越长 ,神经元存活率越低。而同浓度 (1 .1× 1 0 -3mol/L)的 PAA对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明显高于海马。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补充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 L- NAME、NMDA受体拮抗剂 MR- 80 1及 L型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可显著地抵抗 PAA的毒性作用。以上实验结果提示 ,PAA可选择性地损伤皮质神经元 ,其毒性作用可能与 NO过量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堆积及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研究缺氧预适应对谷氨酸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同时探索一定缺氧浓度下最佳保护作用的缺氧时间。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元,确立谷氨酸损伤模型,对培养至第7天的细胞进行8%氧浓度和不同时间的缺氧预适应及谷氨酸损伤,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O2缺氧4~8 h,皮质神经元谷氨酸损伤模型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O2缺氧4~8 h对谷氨酸损伤模型中的原代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至少可持续6 h。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hEPO对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rhEPO的作用剂量及作用时间。方法新生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7 d~11 d,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损伤组和rhEPO处理组。(1)建立皮质神经元的OGD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rhEPO(0.1、1、10、100 U/ml);(2)在不同时间(OGD损伤后0 h、24 h、48 h)给予10 U/ml rhEPO。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与OGD损伤组比较,rh EPO(0.1、1、10 U/ml)处理可增加OGD损伤的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且浓度为10 U/ml时rhEPO保护作用最强(P0.05)。皮质神经元OGD损伤后立即加入rhEPO(10 U/ml)保护作用最强(P0.05),损伤后24 h及48 h给药没有增加皮质神经元存活率。结论 rhEPO对体外缺氧缺糖损伤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rhEPO有效浓度为0.1~10 U/ml,且其浓度为10 U/ml时保护作用最强;rhEPO在神经元损伤后立即给药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胚胎17d的SD大鼠,取皮质神经元接种培养.通过台盼蓝排除实验评估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测定神经元形态.结果 台盼蓝排除实验显示500nmol/L洛伐他汀预处理3d显著减轻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而不能减少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诱导的细胞凋亡.LOV和L-甲羟戊酸(MVA)共同预处理不能减轻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损害,提示其保护作用依赖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洛伐他汀的神经保护作用呈剂量和时程依赖性.TUNEL染色显示洛伐他汀预处理能减少NMDA诱导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洛伐他汀能改善NMDA诱导的MAP-2神经元形态损害.结论 洛伐他汀选择性地减轻NMDA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害及形态损害,提示洛伐他汀对兴奋性毒性损害相关神经病理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携带Bc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s-Bcl-2)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谷氨酸损伤模型,评价重组Bcl-2腺病毒对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指标是Bcl-2原位杂交和Bcl-2免疫组化染色、TUNEL阳性神经元计数、运动神经元[Ga2+]i的检测以及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培养神经元存活.结果:①Ad/s-Bcl-2可转染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并使其过表达Bcl-2.②过表达Bcl-2可延长培养神经元的生存时间.③过表达Bcl-2可显著减少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亡,并显著降低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ca2+]i的增高.结论:腺病毒中介Bcl-2基因过表达对神经毒性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132在氧糖剥夺诱导原代皮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细胞,构建氧糖剥夺(OGD/R)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GD组、慢病毒对照组(LV-control)、miR-132低表达组(LV-anti-miR-132)、miR-132过表达组(LV-miR-132)。采用CCK-8、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技术研究miR-132对OGD损伤原代皮质神经元的影响和机制。结果 miR-132在OGD诱导的缺血损伤模型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在OGD诱导原代皮质神经元缺血损伤过程中,降低miR-132的表达,会加剧OGD损伤明显减少细胞活力;增加miR-132表达水平,会减轻OGD损伤提升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2会上调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PSD9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过表达miR-132通过上调突触相关蛋白Synapsin-1、PSD95的表达水平改善OGD诱导的缺血损伤,提高原代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体外不同条件培养的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探讨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是否可以减轻tPA对神经元的损伤。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H/R)模型。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使用不同的试剂干预方法。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测定神经元存活率、LDH释放实验测定细胞毒性和Tunel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tPA对正常神经元具有毒性损伤作用。经tPA干硕的H/R组与单纯H/R组相比,前者神经元损伤加重(P〈0.05)。NSP+tPA联合干预的H/R组细胞损伤均轻于tPA干预的H/R组(P〈0.05)。结论:NSP可减轻tPA对神经元的毒性损伤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有研究发现谷氨酸受体(GluR)与难治性癫的发作相关,故研究GluR亚单位抗体(GluR3抗体)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方法:取SD新生鼠海马皮质组织,以此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作为靶细胞。抗体在不同的作用时间(20和40h)和稀释倍数下,通过细胞存活率(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来测定抗体对神经元的毒性;TUNEL染色法测定神经元的凋亡。结果:GluR3抗体对神经元具有细胞毒性和凋亡作用,并与抗体的滴度和作用时间呈剂量依赖性。即使在低滴度的情况下(×1000和×2000),此抗体仍可诱导凋亡,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luR3抗体的致机制可能与其能诱导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帕金森病(PD)患者的血清IgG建立PD的细胞模型,探讨其诱导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四唑盐(MTF)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液闪测定法评价DA能细胞数目、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并检测一些毒性物质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NO用Griess法;O-2用细胞色素C还原法.结果PD IgG在补体参与时,可诱导原代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培养体系的DA能神经元出现选择性损伤(DA摄取力由1012.3 cpm下降至670.5 cpm,P<0.01).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IgG即使在补体存在时对DA能细胞的数目、形态和功能也无明显影响(P>0.05).原代培养如抑制胶质细胞,则PD IgG即使在补体存在时对DA能细胞也无明显的毒性作用(P>0.05).来源于毒性物质的检测、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TNF-α、抗IL-Iβ、L-硝基-精氨酸甲酯的数据表明,PD IgG诱导的DA能神经元的损伤受O-2(4.65 nmoL/106细胞)的介导.结论PD IgG可诱导原代培养的中脑DA能神经元的选择性损伤,受补体、胶质细胞和活性氧自由基的介导,提示PD的发病可能涉及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0.
溶血磷脂酸诱导小脑颗粒细胞氧化性损伤与凋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损伤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LPA中,测定噻唑蓝(MTT);应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细胞的核形态及细胞质和线粒体内活性氧(ROS)的形成.结果LPA对小脑颗粒细胞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效应.经50μmol/LLPA作用后细胞生存率为正常细胞的(54.8±11.5)%,细胞凋亡率达(40.5±2.3)%,细胞染色质发生浓缩和形成凋亡小体,细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形成增加,而经四甲基吡嗪(TMP)预处理后细胞生存率升至(84.7±8.8)%,细胞凋亡率减至(16.7±5.8)%,细胞核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形成被抑制.结论LPA具有神经毒性作用.通过增加线粒体内ROS形成,继而诱导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能减少内源性ROS形成的抗氧化剂可对抗LPA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