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较多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约2/3的先天性巨结肠病例在出生后1~6天内发生急性肠梗阻。其主要表现为:(1)胎粪性便秘,即24~48小时没有胎粪排出;(2)呕吐;(3)腹胀,大多为中等度腹胀。自1979年1月至1987年9月,我们共护理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57例,本文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9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本病的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曹琳 《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1989,(6)
1、体温管理:患婴较重者,在寒冷环境下易发生低体温,故应在闭锁型保育箱内进行培育。患儿入箱前,保育箱须调至中性温度,避免阳光直射。每1~2小时测直肠温度一次,定时查保育箱各部件,保持箱内清洁。2、营养管理:在禁食期间,采用全静脉营养疗法,并使液体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在新生儿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针对身体抵抗力弱、手术耐受性差的特点,对新生儿做全面评估及完善的肠道准备,进行密切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营养支持、肛门护理,耐心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结果 3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结论 该病在新生儿时期即行根治手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治疗该病的重要环节。术前肠道准备充分、术中精心护理、术后采取妥善的治疗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肛周护理,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手术成功,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达到预期的效果。结论先天性巨结肠在新生儿时期即行根治手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术前予以肠道的准备充分、术后采取精心对症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肛周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尚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3,(4)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2000~5000,占各种胃肠道畸形之第二位。本病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不能承受手术者则采用保守疗法,其中护理疗法是重要的措施,灌肠是本病护理疗法及术前护理中最重要的手段。鉴于灌肠在本病护理疗法中的重要性,并且其操作上有一定的要求和特点,本文对收治的2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灌肠护理及点滴体会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430070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魏红敏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粪便排泄延迟且量少而腹部膨胀,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不良。1984年至今收治了1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0.
11.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目前对先天性巨结肠治疗根治患儿的具体情况可进行保守洽疗、结肠造口术、巨结肠根治术等。现将对 1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结肠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的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性较女性多,为3-4:1,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临床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长期便秘,腹部膨隆,有低位肠梗阻症。临床根据神经节细胞肠段延伸的范围分为短段型、普通型、长段型、全结肠型、全肠无神经节细胞症5型。除新生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及短段型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外,其余各型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技巧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巨结肠诊断相当困难,患儿常有胎粪排出延迟等胎粪排出异常史,伴有腹胀、呕吐等梗阻症状,其中腹胀为多见症状,约占87%,这是由于病变肠管痉挛,胎粪无法通过狭窄段,以致大量潴留于近端肠管,进而使肠管代偿性扩张肥厚,最终造成腹胀,约72%需经采取开塞露纳肛和灌肠等措施方能排便。有效洗肠可以改善营养,清除存积大便,解除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难点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护理,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45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给予术前回流灌肠。结果45例患儿中,42例肠道准备满意,术中肠腔清洁,未见残渣;3例患儿病变肠管的位置较高,肠腔内可见少量残渣。结论针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难点进行护理,为术前准备奠定了良好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技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织间永久性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是目前国内治疗前列腺癌的最新手段,与传统的治疗手段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术后仍有勃起功能等优点,术后不用化疗或化疗次数少于传统术式,为肿瘤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限带来希望。我院自2002年1月开始引进此项技术,至今已成功为6例前列腺癌患者施行经会阴穿刺组织间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是由于巨结肠的远端肠壁内没有神经节细胞,处于痉挛狭窄状态,丧失了蠕动和排便功能,致使近端结肠蓄便、积气、而续发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改变。目前资料统计在4000个正常出生的婴儿中有一例先天性巨结肠病儿,即占0.26%。我院 相似文献
17.
18.
王春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9,(4)
护士长:今天护理查房讨论“先天性巨结肠”,首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过程。责任护士:患儿,男,4岁,间断性便秘4年,患儿出生后即出现便秘,初始2~3天排便一次,一岁后10-15天解一次,均需使用开塞露、果导等才能解出少许大便。时有腹胀,无发热、咳嗽,营养中等,小便正常,于1988年4月1日在当地医院行钡灌肠,提示“先天性巨结肠”即来本院就诊。入院后即行常规检查及术前肠道准备,于4月15日在全麻下行Duha mel手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切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肛门鸭嘴钳位置良好,小便正常。现已术后第七天,鸭嘴钳于今晨自然脱落,局部伤口愈合好,患儿已处于恢复阶段。现将我拟订的术前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巧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7):32-33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死亡率较高.以往传统治疗多先行结肠造瘘后采取巨结肠根治术.创伤大,新生儿不易接受.1998年,Torre 等首先报道了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该手术方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肠粘连等优点,被多数患者接受并广泛使用[1].我院2002-2007年实施新生儿巨结肠经肛门SOAVE术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21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扩张,其中有16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18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3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下段局限性切迹,24h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程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