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后给予抗凝剂,虽然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病率,但是外科医生多不愿使用它,因为在术后头几天引起出血的危险性比可能产生致命性栓塞的危险性更大,并且与口服抗凝剂一样,需要多次取血进行测定,同时要有可靠的实验室和医护人员,故预防性应用抗凝剂仍仅限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的患者。近来,在手术后使用小剂量肝素和右旋醣酐  相似文献   

2.
下肢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因身体状况等原因而不能进行手术治疗者需长期卧床,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高,甚至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老年下肢骨折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在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应用系统机械性疗法,通过凝血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虽有许多改进,但肺栓塞仍然是一个棘手且易致命的问题。在美国,每年约有5万~10万人以上死于肺检塞,目前对其处理仍存有争论。对一个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病人,首要问题是究竟选择传统的抗凝治疗,还是用新血栓溶解剂或外科手术。过去通常选用的血栓清除术因术后复发率高而逐渐被放弃,但对重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血检性静脉炎者,最近仍有学者采用外科血栓清除术。一些病人采用暂时的远端动静脉血管瘘可减少血栓再形成。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与血栓溶解治疗已有许多比较研究。静脉造影已显示肝素对防止血栓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多继发于手术、分娩、肿瘤等危险因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及肺栓塞。因此,必须重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规范治疗。目前,国内外均有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可以指导临床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凝(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系统性溶栓、置管溶栓、血栓机械性清除术以及弹力袜治疗等。这些方法的合理选择,将会提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 对44例(56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量肝素 足底和下肢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44例中,2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结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法是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至2007年87例TKR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87例患者中,15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38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使用阿司匹林患者中,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仅使用机械预防措施10例患者中发生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采用药物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可以较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时最紧迫的目标是预防肺栓塞、降低死亡率,其次是局限血栓范围、减轻症状、预防复发性静脉血栓事件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应该即刻开始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同时使用或逐渐过渡到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维持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复发,但存在出血的风险,因而应根据静脉血栓复发和出血的风险,进行抗凝治疗时限的临床抉择。例如无诱因的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人的静脉血栓复发风险较高。对于继发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出血风险较高的病例选择短期抗凝治疗;对无诱因的静脉血栓复发病例或有确认长期存在危险因素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如癌症、抗凝血酶缺乏等,选择长期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松林  吴宇黎  周维江  张穹 《中国骨伤》2002,15(12):712-7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20例(244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远端血栓33例,近端血栓14例,全静脉血栓11例,DVT发生率26.4%,未发生1例肺栓塞。结论:围手术期低分子肝素应用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统     
泌尿科病人术中外用空气压缩绑腿提供长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Salzman E. W.: Surg, 87:239, 1980(英文)〕一种替代抗栓塞药物的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方法是外用的空气压缩绑腿并带一可充气的靴和腿套。为了确定外用空气压缩的需要持续时间,作者在泌尿科大手术病人中做了预期的对照试验。对泌尿科病人以前外用空气压缩的研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无保护的对照组病人中为25%,接受小剂量肝素(5,000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诊断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0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01例,女性107例,平均年龄(59±16)岁.利用肺动脉CT血管造影、肺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筛查肺栓塞,并评估其肺栓塞程度.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程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70例发生肺栓塞,总体发生率为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范围(x2=17.286,P=0.004)、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x2=15 602,P=0.008)对肺栓塞的严重程度有影响.年龄(x2=7.099,P=0.260)、性别(x2=7.014,P=0.067)、明显血栓危险因素(x2=3.335,P=0.345)对肺栓塞的严重程度无影响.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栓塞的程度随着下肢深静脉血栓范围的扩大和部位的增加而加重,髂股静脉血栓(OR =6.172,95% CI:1.590 ~ 23.975,P=0.009)、双下肢深静脉血栓(OR=7.140,95% CI:2.406 ~ 24.730,P=0.001)是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发生严重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高危患者应更加注重肺栓塞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易并发致命性肺栓塞或引起后遗症迁延不愈。基于DVT的发病机制,合理利用针灸疗法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该文从针刺、艾灸、穴位特殊疗法3个方面,回顾性总结了近10年针灸预防DVT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栓塞最主要的原因。近年采,下腔静脉滤器(IVCF)发展较快,在预防致命性肺栓塞方面瀚便安全有效,但对其临床应用指征和术后抗凝原则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同时其术后并发症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IVCF的发展史、有效性、适应证、并发症、应用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所致最主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致命性肺栓塞。过去所谓“无症状的”肺栓塞病人,常在术后顺利恢复过程中或准备出院时突然死亡。直至目前这种情况尸检时仍非罕见。可促进DVT 发生的备种因素有:以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史、血栓形成倾向、肥胖、恶性肿瘤、静脉曲张、创伤、下肢手术及长期不动等。一般说来,30分钟内的小手术及4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且无上述危险因素者,DVT率<10%;普外科、泌尿外科及妇科大手术病人,且年龄在40岁以上,同时又有上述危险因素存在时,DVT 率为10~40%;严重创伤、髋膝及下肢手术、癌肿病人作广泛盆腔或腹部手术或以往有血栓栓塞史或血栓形成倾向史,这次又作大手术的病人,DVT率高达40~80%,致命性肺栓塞率达1~10%。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对部分病人而言是一种隐匿性威胁。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并不少见,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应建立以“防”为主的观念,对具有危险因素的病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同时临床医生应熟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早期临床表现,结合病史和易患因素综合分析,提高警惕,及时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一旦明确诊断,则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合理治疗,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应用于治疗过程中,争取达到更快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预防及临时性腔静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782例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明确诊断有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选择其中相对年轻(年龄≤45周岁)的91例患者放置临时性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89例成功置入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置入时间15~42 d,平均27 d,取出时拦截血栓78例,拦截率87.6%.82例(92.1%)在预期时间一次取出,7例(7.9%)拦截较大血栓经再次溶栓后二次取出.无一例更换永久性滤器,取出后随访3~6个月并行标准抗凝治疗,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32例(35.9%)患者行肺动脉CT成像(CTPA)检查,证实未发现微小肺动脉栓塞灶.结论 临时性腔静脉滤器能有效地减少下肢骨折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发病率及致死率,并能减少置放永久性滤器所致的中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腰椎创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胸腰椎创伤238例,在伤后、术后24~72 h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无肺栓塞病例、3例伤口血肿,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和死亡的情况.结论 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的胸腰椎创伤中,低分子量肝素可作为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动静脉脉冲系统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76例(76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男25例,女51例;年龄58~79岁,平均66.6岁。左侧41例,右侧35例。患者根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此外实验组术后1~4d不间断应用动静脉脉冲系统,术后5~7d每日应用2次,30min/次。术后7d患者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13.16%,经给予尿激酶、丹参等药物治疗后完全消失;对照组发生小腿深静脉血栓11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发生率36.84%,经同样治疗后好转。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继发肺栓塞及死亡发生。结论动静脉脉冲系统可有效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较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临时滤器捕捉血栓预防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的腔静脉临时滤器后捕捉血栓和预防肺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5 8例患者 ,治疗前经健侧肢体置入腔静脉临时滤器 (antheortemporaryfilter,ATF)并实施手术腔内治疗和 或抗凝溶栓治疗 ,临床观察有无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治疗后拨除临时滤器观察血栓的捕捉。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 ,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平均 (1 2 . 0± 2 . 0 )d取出。临时滤器捕捉血栓患者 4 6例 ,占 79. 3%,其中 2例捕捉到大于 1cm血栓 ,经切开股静脉将滤器和血栓一并取出。结论 临时滤器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 ,无远期并发症之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预防肺栓塞措施置入临时滤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十年中肝素的临床应用明显增加,文献报道用小剂量肝素可预防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在美国许多医院已常规给病人应用小剂量肝素(不超过15000 u/d)。大多数医生井惕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及皮肤坏死而忽略还有其他并发症,本文报告4例用小剂量肝素引起的高钾血症,并举一例为证。 51岁男性,患有糖尿病因右足感染入院。入院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1974-197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危重症,近几十年来虽不断研究,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可因脱落而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此外慢性迁延可能会产生下肢水肿等一系列血栓后综合症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等,以此为依据,查阅近些年关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文献,就DVT的神经肌肉电刺激预防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