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及自身抗体的异常情况,探讨乙型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对396例乙型糖尿病患者及41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同时测定其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在健康对照组中,甲状腺激素异常发病率为7.5%,其中男性为5.5%,女性为9.4%,女性亚甲减患病率为4.7%,高于男性亚甲减患病率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对照组中 TPOAb 阳性率为10.2%,TGAb 阳性率为6.6%。在乙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异常发病率为16.2%,男性为12.3%,女性为20.5%,其中女性亚甲减患病率为9.2%高于男性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2DM 患者亚甲减占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的40.6%;TPOAb 阳性率为15.2%,TGAb阳性率为7.1%。结论乙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以女性亚甲减为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筛查及定期监测 FT3、FT4、TSH,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的评估、预后的判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形态、功能状况。方法400例因2型糖尿病就诊的无任何甲状腺疾病临床症状的住院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晨起抽空腹静脉血检测FL(游离T3)、FT4(游离T4)、sTSH(高敏促甲状腺激素)、A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病率为18.00%,性别差异不显著,其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伴甲减、伴亚临床甲亢患病率分别为2.00%,5.00%,3.00%,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最高8.00%;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6%,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0%,性别差异不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伴随无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可能对糖尿病的预后及治疗有一定影响,筛查和随访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与2型糖尿病(T2DM )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T2DM 伴发亚临床甲减患者42例(甲减组),随机另取无亚临床甲减的T2DM 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甲减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糖尿病病程及冠心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甲减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踝肱指数(ABI)、E峰(心脏快速充盈期)与A峰(心脏缓慢充盈期)比值(E/A)低于对照组( P <0.05)。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差异无显著性外,甲减组糖尿病肾病(D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及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PAD )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T2DM患者易并发亚临床甲减,而亚临床甲减可能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合并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终末期死亡的重要原因,T2DM患者并发CHD的几率约为普通人CHD患病率的4倍[1],诸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与T2DM发病存在密切联系,长期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T2DM的发病风险[2],然而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比血清不同维生素D的T2DM患者的CHD发病率,研究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T2DM患者合并CHD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降低T2DM患者CHD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4例。将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71例患者作为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713例患者作为T2DM组。比较甲减组和T2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为9.06%,其中临床甲减16例,为2.04%,亚临床甲减55例,为7.02%。比较甲减组与T2DM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年龄、糖尿病病程、ABI、FCP、E/A、TC、TG、LDL-C、Lp(a)、S-CRP、UAER、TPO-Ab、性别、吸烟、冠心病、DN、DNP、DR、DF、PAD、DM治疗方式有关(P0.05)。将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胰岛素治疗、TPO-Ab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胰岛素治疗、TPO-Ab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合并亚甲减患者血脂和甲状腺激素(T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化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568例DM2非亚甲减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Lp(a))和甲状腺激素(FT3、FT4、TSH),并与51例DM2合并亚甲减组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DM2非亚甲减组FBG和HbA1c水平较之DM2亚甲减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DM2非亚甲减组血清HDL-C和LDL-C较之DM2亚甲减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DM2亚甲减组血清TC、TG和Lp(a)水平较之DM2非亚甲减组明显增高(P均〈0.05);DM2非亚甲减组血清FT3和FT4水平较之DM2亚甲减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DM2亚甲减组血清TSH水平较之DM2非亚甲减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DM2合并亚甲减并非少见,应该定期进行血脂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预防和延缓甲减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52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T2DM合并甲亢患者16例继续胰岛素治疗,11例改用口服药物,1例停用所有药物;T2DM合并甲减患者14例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2例改用口服药物;T2DM合并亚甲炎患者1例继续胰岛素治疗,5例改用口服药物,2例停用所有降糖药物.认为T2DM、甲状腺疾病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关系密切,症状常叠加且相互影响,故两者合并应两病兼治,治疗中应注意血糖的控制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糖尿病(DM )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据WHO 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3亿,其中90%以上是 T2DM [1]。它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T2DM 被认为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缺乏以及相对胰高血糖素过多有关。目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因其具有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胰岛素分泌、减低胃排空速率、增进饱食感等多种生理效应,而成为近年来T2DM 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GLP‐1通过特异性的 GLP‐1受体(GLP‐1R)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3]。GLP‐1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B家族(分泌素家族)中的胰高血糖素受体亚家族,不仅表达于胰腺,也表达于胰腺外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肺、肾脏、淋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组织[4,5]。因此,其对其他疾病的作用也成了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张霞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3):364-366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T2DM合并亚临床曱减的患者,根据入院时TSH水平分为TSH升高组(TSH>5.6 IU/m L,n=28)和TSH正常组(TSH≤5.6 IU/mL,n=72)。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分析TSH水平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TSH升高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低于TSH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升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9.29%(11/28),高于TSH正常组的13.89%(10/7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与入院时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多元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收缩压、TSH、FT3、三醜甘油(TG)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TSH水平与T2DM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1036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和分析糖尿病(DM)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为DM患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确诊为DM患者1036例,其中1型DM(TIDM)患者13例,2型(T2DM)1023例,均分析其病史记录及各项理化指标。结果:1036例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为63.3%(656例),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脂肪肝427例(65.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108例(16.5%);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脂血症76例(11.6%);其他疾病45例(6.8%)。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率(P〈0.01)。结论:DM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以高血压、高脂血症为主,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与治疗,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DM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亚临床甲减,n=40)和对照组(未合并亚临床甲减,n=140例).随访2年,观察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群致盲和视力障碍的首要原因[1]。约有20.1%1型糖尿病患者会在10年内发生DM E ,非胰岛素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DM E的10年发生率分别为13.9%、25.4%[2]。超过12.3%的DR患者患有DM E ,且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发病率增高[3]。DM E是黄斑区细胞外液和蛋白积聚所致的视网膜肿胀[4],如果不及时治疗,大约会有20%患者会在三年内出现中度视力丧失(定义为视角重叠)。目前激光光凝一直被作为治疗DM E的标准,多项研究已证实了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有效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ED T RS )结果提示激光光凝治疗可以减少50%视力丧失,但仅有较少部分患者(3%)视敏度得到提高,且已丧失的视力几乎不能恢复。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氟轻松、地塞米松等类固醇药物可以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也被成功应用于治疗DM E ,但存在加剧白内障形成和引起眼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近年来,VEGF被证实广泛参与DME的发生和发展。各种抗 VEGF药物如哌加他尼钠、贝伐单抗、雷珠单抗(RBZ )和阿柏西普的出现为治疗 DM E提供了选择的可能。RBZ已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 )准许用于治疗DM E ,大量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主要就 RBZ治疗DM E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使用 RBZ治疗DM E提供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脂及甲状腺特异性抗体水平,研究亚临床甲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探讨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和非亚临床甲减组,每组各50例。检测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量指数、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非亚临床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较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更易发生血脂紊乱,且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可能未明显参与这两种疾病间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发病率高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根据最近的统计,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多达3.82亿人,约为8.3%其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有效诊断和准确的监测是减少糖尿病的风险并发症的基础[1]。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是妇女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导致围产期母婴不良临床结局。孕期高血糖的危害在于增加包括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此外,母亲患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及其子代在成年后出现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的风险也有增加[2‐3]。近年来GDM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按照国际妊娠期糖尿病专家组(IADPSG )标准在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公告中指出,2013年全球20~49岁妊娠妇女GDM 发病率高达14.2%[4]。中国学者 Zhu等[5]报道中国GDM 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发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7.5%。故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有效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有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而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 )是一种新的血糖检测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短期内血糖水平的变化从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该特性特别适用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及疾病监测,但目前用于妊娠糖尿病筛查的研究尚不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方法 检测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208例(男102例,女106例)已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30岁~80岁)血清中TSH,FT3和FT4水平.对照组为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30岁~80岁).采集空腹静脉血并以电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甲状腺功能.结果 100例门诊体检非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11%,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者80例,发生率为3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4.3%(9/208),10.6%(22/208),6.3%(13/208)和17.3%(36/208);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3.5%)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亚甲减多见(17.3%);且女性(26.0%)明显高于男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甲减或亚甲减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较高尤以甲减或亚甲减较为常见且女性多于男性,同时受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因此,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定期随访促甲状腺素以提高亚临床甲减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35例妊娠中期(孕周13~25周)孕妇为妊娠组,188例非妊娠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受检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值。结果(1)妊娠中期孕妇组和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中期孕妇组TSH、FT3和FT4值低于对照组,T3和 T4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妊娠中期孕妇组甲亢(包括亚临床甲亢)9例(3.83%),甲减(包括亚临床甲减)17例(7.23%),总异常率26例(11.06%)。对照组甲亢(包括亚临床甲亢)1例(0.53%),甲减(包括亚临床甲减)5例(2.66%),总异常率6例(3. 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临床确诊的 T2DM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1例患者合并 CHD(T2DM+CHD 组),69例单纯 T2DM患者(单纯 T2DM 组);另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 患者 Hp-IgG 抗体检出率(49.17%)明显高于对照组(3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T2DM+CHD 组患者 Hp-IgG 抗体的检出率(64.71%)明显高于单纯 T2DM 组(36.23%, P <0.01)和对照组(P <0.01)。T2DM 合并 Hp 感染者的 CHD 发病率(55.93%)明显高于非 Hp 感染者(29.51%, P <0.01)。T2DM 患者并发 CHD 与 Hp 感染呈显著正相关(r=0.203,t=2.715,P <0.01)。结论T2DM 患者并发 CHD 与 Hp 感染具有相关性,清除或预防 Hp 感染可能是防止 T2DM 患者并发 CHD 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住院的22例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发病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占同期肺癌住院患者的11%;糖尿病确诊在肺癌之前、同时及之后的发生率分别为40.9%、22.7%、36.4%。结论肺癌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早期、规律的抗肿瘤治疗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皮肌炎(DM)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DM患者,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死亡率差异.结果 112例DM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达48.2%,最常见表现为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31.3%),其次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10.7%)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6.3%).与正常组相比,ESS组患者多见合并关节炎和间质性肺疾病(ILD),也常出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t)升高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P均<0.05),且死亡率明显升高(P=0.006).甲减组患者合并消化道受累比例、出现蛋白尿比例、IgM升高比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阳性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甲亢组患者血浆胆固醇(cholesterol,CHO)水平明显升高(P<0.05).DM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生率为5.4%,最常见类型为桥本甲状腺炎(HT)(3.6%).结论 DM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以ESS最常见,并且合并ESS的DM患者死亡率更高.DM伴发AITD不少见,最常见类型为H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伴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对外周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DM)组46例和合并亚临床甲减组(DM+SCH)组5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生化指标、血管并发症情况,分析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SCH组在总胆固醇(TC)、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24h尿蛋白水平及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DM组(P0.05);Logistic分析提示高TC、高TSH、高TGAb、高24h尿蛋白是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TC、高TSH、高TGAb、高24h尿蛋白是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应及时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