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8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耀芳  季闽春  金蕾  夏静 《中国药房》2010,(19):1803-1804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不良反应(ADR)表现及其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自发呈报的85例中药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是神经系统(31.63%);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51.76%)。结论:中药ADR不容忽视,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15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冠桦  袁穗榕  王邵晟 《中国药房》2010,(27):2576-2578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08年2月~2009年6月154例中药ADR报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剂型以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最多。结论:应重视中药制剂,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工作,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我院中药注射剂354例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病例回顾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我院354例ADR在患者、药物、处方及护理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5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给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输液配制时间过长,老龄患者未作肝肾功能检查,适应症不合理等。结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处方和护理行为可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张恒金 《北方药学》2013,(12):128-129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不良反应(ADR)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线资料。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11年1月~2012年6月179例中药ADR报告,以年龄、性别、用药品种、给药途径及涉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9例中药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工作,降低ADR的发生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药以其毒性小、安全性好的优点,在现代医药保健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中药ADR报道逐年增多,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ADR反应时有发生,为了了解我院ADR的发生情况,现对我院1998年至2006年底收集的58例中药ADR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表现及其特点。方法:对济南市2011年32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剂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40.12%);静脉滴注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62.04%)。结论: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五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彦  缪婧 《中国药师》2010,13(8):1155-1157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4~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其中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记录。结果:调研药品不良反应报表736例,其中91例为中药注射剂,占药品不良反应的12.4%,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占52.7%。结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按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相似文献   

8.
我院3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侯春霞  文敬辉 《中国药事》2009,23(4):403-405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3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6.8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80.47%;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院2011年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传 《安徽医药》2012,16(11):1713-171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该院收集到的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43例(占65.15%),男性23例(占34.85%),且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有58例(约占87.87%)。引起不良反应的的药物中多为生脉注射液(13例),参麦注射液(13例),注射用双黄连(12例),痰热清注射液(6例)等。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最高的为全身性损害,有31例,约占38.75%,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损害,有12例,约占15.00%。结论辩证看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提倡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护,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临床发生的3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药物不良反应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给药途径,过敏史,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及临床表现,并对涉及药品的品种构成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①本组31例ADR患者中,男性17例(54.83%),女性14例(45.17%);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间比较中,60~80岁年龄组出现ADR15例(48.38%),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4例(12.91%),给药途径分别为静脉注射29例(93.56%),肌肉注射1例(3.22%),口服1例(3.22%),静脉注射明显高于肌肉注射与口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③ADR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全身性反应为主,共13例(41.93%),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④ADR涉及的中药注射剂中,以心脑血管类为主(12例,38.71%),其次为清热解毒、抗炎类(8例,25.81%),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中要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关注高发人群,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3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1月收集的341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较多,分别占36.95%、24.3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占总报告例次的48.39%;静脉注射方式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63.93%。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全  曾永兰 《中国药房》2007,18(29):2304-2305
目的: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4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76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4.4%(64例),抗肿瘤类、神经系统类和中药制剂类药物引起的ADR也较多;静脉途径给药的ADR占70.8%(102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4~2006年1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爱武 《中国药房》2008,19(5):381-382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2006年12月收集的13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18~60a人群发生ADR为72例(占52.94%);抗微生物药与中成药引发的ADR分别占总例数的51.47%、14.71%;静脉给药为87例(占63.9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1例,32.69%),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36例)、消化系统损害(24例);严重ADR16例,占11.76%。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21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娟  边潮 《中国药房》2013,(43):4098-4100
目的: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年3月-2011年12月ADR监测小组收集并上报的218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年龄、性别、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品类别和品种、ADR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218例ADR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37.16%);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别占48.62%、51.38%);ADR通常发生于给药后5~30min内(占56.88%);引起ADR的主要药物品种为清热解毒类(占47.25%);ADR涉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1.74%),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0.64%)。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一般规律和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上报的208例ADR/ADE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ADR/ADE涉及78种药品,其中抗微生物药居首(70.67%),其次是中药制剂(14.90%);0~1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使用布洛芬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1986-2013年文献报道的儿童使用布洛芬致ADR病例,就收集到的15例ADR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ADR中,男性患儿9例(占60.00%);所有患儿均为口服给药;ADR大部分发生在首次给药后(占73.33%),最快为首次服药后2 min,最慢为服药后第5天;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0.43%);ADR经停药并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恢复。结论:布洛芬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但临床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以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9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琳  郭桂明 《中国药房》2014,(31):2949-295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成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2012年上报的209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9例患者中有63例>7080岁患者发生ADR,占30.14%;最易引发ADR的药品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抗肿瘤的中药注射剂;ADR损害类型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98例,占46.89%;新的一般ADR 65例,新的严重ADR 2例。结论:中药注射剂致ADR与用药人群、患者体质、用药剂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静脉滴速等有关。临床应加强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院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定峰  黄金城 《中国药房》2007,18(14):1101-110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2006年9月收集到的4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47例ADR中,患者性别无差异,41~60a发生率较高;中药注射剂16例(占30·2%),生物制品15例(占28·3%),抗感染药8例(占15·1%);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其质量监测,并进一步完善我院ADR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9.
穆惠荣  王继美 《中国药房》2007,18(32):2534-253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85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5例ADR中,医师上报33例(占17.8%),新的、严重的ADR上报12例(占6.5%),药剂科、输液室、皮肤科分别上报数最多(占62.7%),个别科室上报数为0。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121例,65.4%);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138例,74.60%);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08例,58.4%)。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ADR报表135份,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ADR构成比排序居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4类46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d139.26%);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1.1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8.15%);严重的ADR4例(占2.96%)。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