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膝关节置换术中辅助右美托咪啶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择期膝关节置换术者随机分两组(n=20):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咪唑安定组(M组).两组均先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5 μg/kg,D组经微量输液泵以1 μg/(kg·h)的速度推注右美托咪啶10 min,M组缓慢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4 mg/kg后,患者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满意后20 min,D组以0.5 μg/(kg·h)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入室(T0)、麻醉后手术开始前(T1)、切皮后10 min(T2)、置换关节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Ramsay镇静评分及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时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手术前后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MAP、HR在手术后较之手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D组在T2、T3时MAP、HR显著低于M组(P〈0.05).两组各时间段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 镇静评分均达到2~4分.D组术中体动、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及寒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膝关节置换术中辅助右美托咪啶麻醉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单膝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8~80岁,随机分为3组(n=30):Ⅰ组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μg/kg,继之以0.2μg/(kg·h)维持;Ⅱ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Ⅲ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μg/kg,继之右美托咪定以0.2μg/(kg·h)维持;Ⅰ、Ⅲ组手术结束前10 min停药,三组用药15 min后开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记录入室(T0)、腰丛穿刺前(T1)、上止血带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手术结束(T5)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 O2)、术中呼吸频率(RR)和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VAS。结果:3组T2时间点MAP、HR均高于其它时间点,Ⅱ、Ⅲ组T2时间点MAP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1时间点HR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Ramsay镇静评分在T1~T5时间点低于Ⅰ、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Ⅱ、Ⅲ组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发生低血压2例、Ⅲ组发生低血压3例,经适当补液或给予麻黄碱5 mg即纠正;Ⅱ、Ⅲ组均有3例术中出现恶心但未吐,自行缓解。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低血氧。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可增强老年患者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镇静效果,无明显的呼吸抑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乳腺手术患者90例,用随机余数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即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 D组与对照组分别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开始静脉注入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内注完)及生理盐水,M 组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观察并记录入室( T0)、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前( T1)、切皮( T2)、肿块切除(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SpO2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组T1-T4时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T2、T3时RR明显增快(P<0.05);D组T2时SpO2明显高于M组和对照组(P<0.05)。 T1-T4时的M组和T1、T2时的D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下乳腺手术的辅助镇静。  相似文献   

4.
包音  李天佐 《北京医学》2013,35(8):625-62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足踝手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12月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前给予芬太尼1μg/kg,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7μg/(kg·10min)负荷量后,以0.4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P组靶控输注1μg/ml丙泊酚。记录给药前(T0),切皮前即刻(T1),手术开始后15min(T2)、30min(T3)、45min(T4),及术毕(T5)、术后1h(T6)时OAA/S评分,BIS值,血流动力学参数(MAP和HR),呼吸参数(RR和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口干、注射痛发生率。术后用测试卷记录患者对镇静满意度。结果两组切皮到手术开始45minOAA/S评分明显低于各自基础值(P<0.05),D组OAA/S评分在手术开始45min明显低于P组(P<0.05)。P组的呼吸频率及SpO2在镇静期明显低于D组(P<0.05)。其他临床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的镇静和镇痛是安全可行的,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是合理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镇静效应。方法:选择60例71~85岁、ASAⅠ~Ⅲ级,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椎管麻醉后(T1)及用药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60 min(T5)的MAP、HR、RR和Ramsay评分。结果:T3~T5时P组MAP显著低于T0时(P<0.05),也明显低于D组(P<0.05);T3~T5时两组HR低于T0时(P<0.05);T3~T5时两组RR均比T0时减慢,但P组明显(P<0.05);T2~T5时D、P组Ramsay评分高于T0时(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镇静,但右美托咪啶0.5μg/kg泵注后继以0.5μg/(kg.h)输注镇静,患者呼吸循环系统更加稳定,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乳腺手术患者90例,用随机余数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即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D组与对照组分别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开始静脉注入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内注完)及生理盐水,M组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观察并记录入室(T0)、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前(T1)、切皮(T2)、肿块切除(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Sp O2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组T1-T4时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T2、T3时RR明显增快(P<0.05);D组T2时Sp O2明显高于M组和对照组(P<0.05)。T1-T4时的M组和T1、T2时的D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下乳腺手术的辅助镇静。  相似文献   

7.
李娜  李少岩 《吉林医学》2014,(19):189-19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肾癌患者微波治疗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经皮穿刺微波治疗术的肾癌患者60例,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5~78岁,体重45~70 kg,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D组)和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μg/kg,注射时间为10 min,负荷量注射完毕后开始手术。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诱导人睡(T1)、手术开始1 min(T2)、手术开始5 min(T3)、手术开始10 min(T4)、睁眼(T5)时的HR、MAP、RR、SpO2,所需丙泊酚浓度、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术中镇静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P组T1较T0MAP、RR、SpO2显著下降,较D组T1时点MAP、RR显著下降(P<0.05);D组T1较T0MAP、HR、SpO2显著下降,HR较P组T1时显著下降(P<0.05)。P组丙泊酚所需量明显高于D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低于P组(P<0.05),D组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以起良好的镇静作用,节俭了丙泊酚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戎明  杨凯杰  郑晋伟 《浙江医学》2015,37(24):2017-20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L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D组),各20例。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结束(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T0时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D组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明显降低,且术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及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例数明显增加,术者满意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和SpO2的比较,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能使患者术中循环呼吸稳定、麻醉管理简便,且不良反应少、术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右美托咪啶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右美托咪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45例,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HR、MAP水平在术中未见明显变化,术中、术后的HR、MAP水平明显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5.56%vs 37.78%,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突出应用效果,能够较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不良反应少,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