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VWF,t—PA及PAI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化。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 提示Ⅰ、Ⅱ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0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组30例,B级组32例,C级组18例。均同时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聚体。结果 随病情的加重,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下降,D-聚体和t—P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活性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A随病情加重而显著性升高.PAI无显著性变化,t-PA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利于了解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PAI为9.7±1.2AU/ml,去卵巢组PAI为7.8±1.9AU/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并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变化在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和60例同期住院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活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相比,t-PA活性明显减低,PAI活性显著增高(P均<0.01)。恢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平衡失调,故检测其血浆t-PA,PAI活性动态变化可作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的一个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世德  陶新智  伍伟锋 《临床荟萃》2004,19(13):724-726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0例CHF患者 (CHF组 )和 2 0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t PA及PAI 1抗原含量。结果 CHF组血浆t PA和PAI 1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CHF患者血浆PAI 1含量增高随心功能恶化而愈加明显。结论 CHF患者纤溶功能明显下降 ,可用血浆t PA、PAI 1含量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纤溶系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41例复发缺血性脑卒中、58例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42例健康对照组血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溶酶的(Plg),纤溶酶(Plm)及纤维蛋白原(Fig) 含量。结果: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tPA-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lg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复发中风组明显高于初发中风组和对照组。TPA-1与房颤和中风家族史呈正相产;Plm与冠心病心绞痛呈正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加和纤溶功能的降低在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降低血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和纠正降低的血纤溶功能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后对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测定38例降纤酶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α2-抗纤溶酶(α2-PI)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bg、D-D、PAI-1及α2-PI明显升高,t-PA明显降低;降纤酶治疗后Fbg、D-D、PAI-1及α2-PI明显降低,t-PA明显升高,其中,Fbg、t-P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降纤酶有良好的降纤、溶纤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颖  梁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4):330-332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的变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影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并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降低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比值升高,常规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肾炎患者存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失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纠正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和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周游泳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和t-PA/PAI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C组)、高蛋氨酸饮食组(M组)和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T组)。T组和M组喂饲含蛋氨酸为3%的高蛋氨酸饲料,T组每日同时进行90min无负重游泳运动,C组喂饲普通饲料,共8周。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t-PA和PAI含量。结果:M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是正常安静饮食组的两倍以上,表明M组大鼠诱发高半胱氨酸血症;与M组相比,T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性下降(P〈0.01),且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适宜的运动可以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预防高半胱氨酸血症形成。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浆t-PA显著下降,PAI含量显著提高(P〈0.01),t-PA/PAI比值显著下降,表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失衡,诱发纤溶功能紊乱;与M组相比.T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显著提高,PAI含量显著下降(P〈0.05),t-PA,PAI比值显著提高(P〈0.01),且与C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适宜运动能明显通过改善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t-PA/PAI平衡,纠正纤溶系统功能紊乱,预防动脉硬化及其相关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刘廷全 《临床医学》2011,31(1):11-12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EH)时对纤溶活性、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4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8例EH患者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及ET、NO、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EH患者t-PA活性、CGRP和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AI活性、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后,血t-PA活性及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PAI活性、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 EH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异常,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改善EH患者纤溶性和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透析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30例慢性肾衰竭未透析患者(CRF组)、30例血液透析患者(HD组)、30例健康自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VCAM-1与vWF的水平,并比较透析前后的变化。结果 VCAM-1水平在HD组、CRF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 638.4±372.2)ng/mL、(6 723.5±136.4)ng/mL、(2 901.3±253.2)ng/mL,HD组、CRF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vWF水平在HD组、CRF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41.7±13.5)%、(165.6±7.9)%、(90.5±l0.8)%,HD组、CRF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VCAM-1透析后(7 863.4±186.3)ng/mL较透析前(7 638.4±372.2)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透析后(291.3±12.6)%较透析前(241.7±1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重其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两百色市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HD组16例、HFD组16例和HD+HP组16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t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CRP、IL-6、TNF-α血清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3组MHD患者共48例治疗前的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其中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TNF-α值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3个月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微炎症状态,需进一步观察更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2DM)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和常规+替米沙坦(80mg,qd)治疗组(n=30),另选择2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者为对照。治疗4周后测定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显著低下,虽t-PA活性无显著改变,但PAI-1活性增加了约70%(P〈0.01)。常规治疗组t-PA及PAI-1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替米沙坦治疗使PAI-1活性显著下降约60%(P〈0.01),t-PA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纤溶功能低下,替米沙坦可显著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提高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水平与血中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用透射比浊法测定56例NS患者的Lp(a)浓度;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取48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NS患者组PAI活性及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3、2.44,P均〈0.05);其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NS患者的Lp(a)浓度与PAI活性及BUN、Scr水平显著正相关(r分别=0.69、0.65、0.59,P均〈0.05),与tPA活性显著负相关(r=-0.50,P〈0.05)。结论血浆Lp(a)浓度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可能是NS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要对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方娇 《临床医学》2014,(11):6-8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血液净化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MHD患者60例,按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HF组)、血液透析灌流组(HD+HP组),另选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d及治疗后12周检测各组血清Hcy及CRP的水平。结果 MHD患者血清Hcy、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HF组和HD+HP组治疗后Hcy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12周HD+HP组CRP下降明显(P〈0.05)。结论 HD+HF及HD+HP治疗可使M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下降,可能有助于降低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将这些患者依随机样表随机分为3组:低通量血液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LFHD)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 and hemoperfusion,HD+HP)组,分别使用F6、F60透析器、F6透析器联合HA130血液灌流器,分别于入选时、治疗6个月后采集患者血尿标本,计算出RRF,观察其变化情况.并检测了入组时及6个月后3组患者透析前胆固醇、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浓度,研究HFHD、HD+HP和LFHD对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的影响.结果入选时LFHD组、HFHD组和HD+HP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RF均较入选时明显减低(P<0.05).治疗后HFHD组和HD+HP组较LFHD组患者R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3组患者透析前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HFHD、HD+HP组患者透析前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明显低于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和HD+H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RRF均有卜降,但HFHD及HD+HP下降率明显低于LFHD,提示HFHD及HD+HP较LFHD能更好地保护RRF.HFHD及HD+HP均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0例符合K/DOQI专家组标准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分别于血液透析治疗前在未流经透析器的动脉端、透析后回输血液前静脉端采血,检测其血清NGAL、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tive protein,hsCRP),同时与15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NGAL水平作对比,并分析血液透析前后血清NGAL水平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hsCRP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前观察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后观察组血清NGAL水平比血液透析前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后观察组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比血液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胱抑素C则略有升高(P〈0.05),hsCRP无明显改变(P〉0.05)。血清NGAL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hsCRP均无关(均为P〉0.05)。结论:ESRD患者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清NGAL值明显升高有望作为血液透析适应证指标之一。经单次、普通血液透析后,血清NGAL水平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可作为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以及血压、超滤量的相关性分析,探讨BNP在MHD患者血容量负荷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56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心血管事件,分别检测患者一周连续3次治疗的透析前、后血清BNP水平,记录透析前、后血压的变化和透析超滤量(UF),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一周连续3次透析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探讨BNP与MHD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和血容量的关系。结果①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D患者透析后BNP水平较透析前下降(P0.01);MHD伴有高血压患者透析前的BNP水平较不伴有高血压患者显著升高(P0.01),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透析后BNP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1);MHD不伴有高血压患者中,UF≥1.0kg的患者透析前BNP水平较UF1.0kg的患者显著升高(P0.01),UF≥1.0kg的患者透析后BNP水平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5)。②MHD患者血清BNP分别与LVDd、LVDs、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AD、IVST无相关性,与血压、UF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NP、血压和年龄是MHD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BNP水平普遍升高,并且与左心室功能及血容量负荷密切相关,是一个无创和灵敏的指标。测定血清BNP水平可有助于及时调整干体质量,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树脂吸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RA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4例MHD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人,即血液透析(HD)组:每例患者每周2~3次HD治疗(每次4h);HD+血液灌流(HP)组:每例患者在HD治疗基础上,每周1次HD+HP治疗(每次2hHP+2hH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血压、血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II(ATII)的变化情况。结果①HD组治疗前后血压、PRA、ATII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tsw=-0.615、tDBP==0.660,tPPA=-473,tATⅡ=-0.644,tpTH=-0.170,P值均〉0.05);②HD+HP组治疗后血压、血清PRA、ATII及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Bp:--ii.018,tDBP------25.773,P值均〈0.01:tpRA=-8.267,tAII=-26.593,tPTH=3.061,P值均〈0.05),且各指标均较HD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RP=-8.566、tDBP=-24.257,P值均〈0.01;tm=-8.406,tATⅡ=-25.967,tpTH=-2.383,P值均〈0.05)。结论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较单纯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MHD患者血浆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的水平,可使MHD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