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在鉴别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RD)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行肾活检、病理诊断明确且病史资料完整的66例DN、78例NDR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合并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D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DN及NDRD组不同CKD分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明确其贫血性质及贫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DN组糖尿病罹病时间、肾病罹病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贫血的比例均高于NDR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罹病时间长(OR=1.012,95%CI 1.005~1.019)、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 4.265,95%CI 1.616~11.255)、血红蛋白水平低(OR= 0.952,95%CI 0.929~0.976)及合并心血管病(OR=2.875,95%CI 1.089~7.593)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CKD1~3期DN组及NDRD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差异在CKD 4~5期消失;DN及NDRD组共有60例诊断为贫血,均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OR=0.928,95%CI 0.879~0.980)、血清肌酐升高(OR=1.011,95%CI 1.004~1.019)、病理诊断为DN(OR=6.213,95%CI 2.690~14.347)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红蛋白与DN显著独立相关,早期对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可能为临床鉴别DN与NDRD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mg/24h;糖尿病肾病组(DN组):UAER≥30mg/24h。DN组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两组,DN早中期组(EDN组):GFR〉30ml·min^-1·1.73m^-2;DN中晚期非透析组(LDN组):GFR≤30ml·min^-1·1.73m^-2。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测定血清SAA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N组SAA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SDM组SAA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LDN组SAA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P〈0.01)。SAA水平与尿白蛋白、腰臀比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DN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观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足细胞排泄特征及氯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入选30例2型DN患者,经6周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50 mg/d×8周,继以氯沙坦100 mg/d×8周治疗。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镜检法检测单克隆抗体podocalyxin标记的尿足细胞。结果 DN患者组尿脱落足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氯沙坦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排泄,但未观测到大剂量氯沙坦比小剂量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排泄计数与系统血压、尿蛋白量无显著相关。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CKD2期组(21例)比CKD3期组(9例)尿足细胞排泄计数显著增多。经治疗后CKD2期组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CKD3期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尿脱落足细胞可能是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早期有效因子,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KD)是最常见的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优化血糖控制为DKD的主要防治手段。糖化白蛋白(GA)是由白蛋白经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的酮胺,可反映患者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已应用于DM患者的血糖监测中。相较传统的血糖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GA具有不受血红蛋白变异率、红细胞平均寿...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胰岛素抵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时期的胰岛分泌功能及特点。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4例,按照蛋白尿及肾功能将DN分期:正常白蛋白尿期(DN0)30例,微量白蛋白尿期(DN1)23例,临床蛋白尿期(DN2)22例,肾衰竭期(DN3)19例。观察血压(B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功能试验、尿白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等。按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DN各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DN病程、DBP、TG明显升高(P〈0.05),HDL-C、IAI明显下降(P〈0.05-0.01),各组研究对象间FG、SDP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DN各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HbA1C、GSP、FBP、2 h PBG、FINS、BMI、W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各个分期的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肾活检病理特征,寻找疾病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7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肾活检的76例T2DM患者病例。根据活检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组30例,非糖尿病肾病伴/不伴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with/without diabetic nephropathy, NDRD±DN)组46例,对其临床指标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diabetes mellitus, D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活检常见原因有活动性尿沉渣,其次为DM<5年且无大量蛋白尿和新出现的肾病综合征。NDRD±DN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IgA肾病次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DR、糖化血红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10月间在我科住院的30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06例DM患者包括151例DN和155例非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及Scr水平,DN组患者再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组。DN组尿微量白蛋白、Scr和血、尿β2微球蛋白(MG)均较非DN组显著增高(均P < 0.01);且尿微量白蛋白与收缩压、血β2-MG呈正相关(r = 0.187, P < 0.05; r = 0.297, P < 0.01),而与GFR呈负相关(r = -0.287,P < 0.01)。DN组高血压发生率高(60.27%),血压显著高于非DN组(P < 0.01),且以收缩压更显著。DN组发生尿毒症者14例(9.27%),死亡8例(5.30%),其中5例死于尿毒症;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例(13.25%);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者6例(3.97%)。 结论 西藏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即有明显的蛋白尿、血压及血、尿β2-MG增高,后期GFR急剧下降且并发症多而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组,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50例(45.5%)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蛋白尿、血尿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合并的非糖尿病肾病中,IgA肾病的比率最高为34%,其他依次为膜性肾病22.0%,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4%,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0%,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10%,高血压肾小球硬化4.0%,FSGS4.0%,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0%,狼疮性肾炎2.0%。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发生率45.5%,IgA肾病最常见。血尿、蛋白尿同时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烈提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肾活检是一项排除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抗oxLDL抗体)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和其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人(NC组)21例,IgA肾病患者(IsAN组)18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尿肌酐<30rag/g)患者(DM组)2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62例。空腹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80℃冻存,ELISA法测定抗oxLDL抗体、高敏IL-6,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各组患者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糖尿病肾病进展程度下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变化的危险度。结果:(1)NC组、DM组、DN组和IgAN组间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和IL-6水平,DM组、DN组和IgAN组明显高于NC组,DN组明显高于DM组。(2)与DM患者比较,早期DN(尿蛋白<1g/d和GFR≥90ml/min)患者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升高的危险度显著增加;中期DN(尿蛋白1~3.5g/d和GFR30~89ml/min)患者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晚期DN(尿蛋白>3.5g/d和GFR<30ml/min)患者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降低的危险度明显增加。(3)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与血清hs—CRP、IL-6和球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生物学标志,但不能预测糖尿病肾病进展;糖尿病肾病患者循环中的氧化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由糖尿病(DN)肾病和非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方法:选择62例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的DN患者,均无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其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与152例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匹配的非糖尿病的CKD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相比较。结果:在对62例DN患者和152例非糖尿病CKD患者动态血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1)DN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DN组。(2)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夜间血压下降率普遍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N组收缩压负荷均显著高于非DN组。(4)DN组非杓型节律的发生率为90.3%,非DN组为81.6%,两组血压节律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非DN组和DN组24 h尿蛋白量与夜间收缩压均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中晚期DN患者收缩压控制较非糖尿病的CKD患者更差,血压非杓型节律现象比较普遍。夜间收缩压与24 h尿蛋白排泄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与静脉铁剂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8例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口服组22例,静脉组26例。2组血液透析方案和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相同,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300mg/d,静脉组采用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铁100mg/周,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6个月后,静脉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组(P〈0.01),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高于口服组(P〈0.05),2组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而整体费用支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肾性贫血患者的长期巩固治疗,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效果更好,并发症少,且并不增加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期DN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早期DN 182例(A组),以170例单纯糖尿病(DM,B组)为对照,收集年龄、病程、血压及腰臀比(WHR),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uAlb),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比较:病程、SBP、DBP、WHR、HbA1c、TG、HDL、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DL、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UAER为因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其中病程、SBP、WHR、HbA1c先后被列入方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病程、TG,WHR与TG、HbA1c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减肥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炎症改善情况。方法:1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其中 A 组单纯应用益比奥,B 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C 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及左卡尼汀,疗程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C 反应蛋白(CRP)和主要生化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等)的变化。同时将 C 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原发疾病分为糖尿病组(18例)与非糖尿病组(40例),观察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CRP 的组间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有所上升,但 C 组患者血红蛋白较 A、B 组有显著性明显改善(P 〈0.05);3组患者治疗前CRP 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 〈0.05),同时治疗后 C 组较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 CRP 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 〈0.05),但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左卡尼汀联合 EPO 和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简单给予 EPO 和蔗糖铁治疗,并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 MHD 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不同分期及原发病脂质代谢紊乱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为临床调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1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血脂特点及其变化相关因素。结果总胆固醇在前4期均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在前4期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在各期均与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总胆固醇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三酰甘油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1),与年龄、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呈正相关(P〈0.05),与体质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与患者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肾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NAC组。8周后观察尿蛋白排泄量,免疫荧光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和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多(P〈0.01),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P〈0.01或P〈0.05)和肾脏病理病变明显;(2)与DN组比较,NAC组尿蛋白排泄减少(P〈0.01),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较高(P〈0.01或P〈0.05)和足细胞的病变较轻。结论:NAC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与上调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及改善足细胞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related to AT1,apelin-APJ)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只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体重)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组(DN)、apelin干预组(T)。于应用apelin-13前、后4周,8周,12周测定三组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量、尿白蛋白/血肌酐指数;应用apelin-13前和12周时采血分别测定血肌酐(Scr);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PJ受体和AngⅡ相关的1型受体(AT1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血肌酐指数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APJ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AT1R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与DN组比较,T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指数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APJ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AT1R的表达量显著下降。N组与T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指数、肾组织APJ受体和AT1R的蛋白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elin-APJ系统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其可能通过拮抗AngⅡ-AT1R的作用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物学指标的糖尿病肾病血瘀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血瘀证与微观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血瘀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糖尿病肾病182例,辨证为血瘀证104例,非血瘀证78例,以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检测ET、NO、t-PA、PAI-1、HbA1c、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指标与各组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所有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血瘀证组ET、NO、t-PA、PAI-1、HbA1c、TG、HDL、LDL、Fib、PV、TK及L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C、H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瘀证患者存在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纤溶及血管内皮系统异常,可为糖尿病肾病血瘀证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祛浊口服液对慢性肾脏病3期(CKD3期)患者肾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前瞻、单盲、安慰剂对照、双中心的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分配。共纳入120例患者,均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等合并症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扶正祛浊口服液20ml,每日3次,对照组予安慰剂20ml/次,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内中医证侯积分、血清肌酐(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b值、尿蛋白排泄量变化、进入CKD4期比例、与CKD相关住院次数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变化。结果:3例排除,观察期内脱落17例(其中治疗组4例,安慰剂对照组13例);符合并完成试验病例100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进入CKD4期及与CKD相关住院风险明显降低,eGFR、Scr、蛋白尿量、中医证侯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祛浊口服液可以有效的延缓CKD3期患者肾功能减退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selectin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体重)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N组)和法安明治疗组(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N组)。于应用法安明前、后第4、8、12周分别测定3组大鼠的体重、24h尿蛋白总量、24h尿白蛋白、Scr,12周测血脂、凝血功能;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P-selectin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P-selectin,用real-time PCR法测P-selectin mRNA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以及24h尿白蛋白、蛋白定量、Scr均显著上升(P〈0.05);肾组织P-select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0.01或P〈0.05)。与DN组比较,T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下降(P〈0.05)、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量和Scr均显著下降(P〈0.01);P-select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P-selectin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过程,法安明可能通过影响P-selectin的表达从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